本公开是一种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该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即床框,行走器支架承接于床框,横梁横跨于床面之上;悬臂上端支承于横梁,并可绕横梁转动,下端设有弧形腿足托;驱动件可支承于横梁或床框,驱动件与悬臂之间设有实现悬臂摆动的连接件。当人体需要做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时,可以用双腿驱动两悬臂交错摆动,产生行走的动作,当需要外力作用被行走时,则驱动件工作,让人体下肢产生被动行走。本公开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一人简单操作后即可让长期卧床的失能者在床上主动行走或被动行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
本公开涉及康复器具,关于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
技术介绍
运动有益于人体的健康,而行走是最基础的运动方式之一。行走时腿部摆动带动腿部和臀部多块肌肉运动。人一旦失能或因病长期卧床,则腿部和臀部的肌肉运动减少,血液循环变慢,则导致肌肉和关节的萎缩,同时可能产生臂部和下肢的褥疮,不仅增加了卧床者的痛苦还增加医疗费用,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很多人因褥疮而病情加重。现有设于床外的,辅助长期卧床者腿部和臀部运动的类似踩自行车动作的康复设备,需要将长期卧床者移位到康复设备上做行走动作,显然移动长期卧床者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在病床上或在被窝里就能实现的模拟人健康时行走动作的、结构简单的康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于一人简单操作就能让长期卧床的失能者在床上实现主动行走和被动行走。本公开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其包括:基座:床框作为基座,在床框上设有行走器支架承接件;或为承接行走器支架的独立结构;支架:在下部承接于基座,上设横梁,横梁跨于床的上面;悬臂:上端结构可绕横梁转动,下端设有弧形腿足托;驱动件:产生动力,必要时驱动两悬臂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交错摆动。本公开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在以床框为基座的床框的上面设有承接件,承接件可为插孔;支架承接于床框,上面为横梁,横梁横跨于床面之上;悬臂上端支承于横梁,并可绕横梁转动,下端设有弧形腿足托;驱动件可支承于横梁或床框,驱动件与悬臂之间设有实现悬臂摆动的连接件。本公开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在以床框为基座的床框的上面设有承接件,承接件可为插孔;支架承接于床框,上面为横梁,横梁横跨于床面之上;悬臂上端支承于横梁,并可绕横梁转动,中段为可相对滑动,下端设有弧形腿足托,腿足托下设滚轮;驱动件可支承于横梁或床框,驱动件与悬臂之间设有实现悬臂摆动的连接件。本公开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在横梁上设平行短副梁,悬臂对称悬挂于横梁和短副梁之上,两对称悬臂间设相对运动连动件,如齿轮或连动索。本公开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驱动件的电动机直接或间接支承于横梁,电动机两端连接一对相位差为180°的曲轴,曲柄活动连接于行走器悬臂。本公开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悬臂上端为挂钩,挂钩悬挂于横梁之上。本公开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悬臂上端为轴孔,横梁或短副梁穿于轴孔之中。本公开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驱动件为电动机一端或两端所设偏心轮或拐轴,偏心轮或拐轴连接刹车线一端,刹车线另一端连接悬臂。当人体需要做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时,可以用双腿驱动两悬臂交错摆动,产生行走的动作,当需要外力作用而被行走时,则驱动件工作,让人体下肢产生被动行走。当悬臂中段为可相对滑动件,腿足托下设滚轮,在床板上放一块刚性板,滚轮作力于刚性板,悬臂交错摆动,产生行走的动作时,由于悬臂长度可伸缩,所以人体的足跟是可以不离床面的。足跟不离床面减少了体能消耗,增加了长期卧床的失能者的舒适性。本公开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以床框为基座,仅在支架上悬挂两腿足托,通过关联组件连接,即可实现两悬臂交错摆动,产生行走的动作,当需要外力作用而被行走时,则驱动件工作,让人体下肢产生被动行走。本公开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于一人简单操作,让长期卧床的失能者在床上就能主动行走和被动行走。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为悬臂定长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悬臂可伸缩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设平行短副梁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驱动件的电动机连接曲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驱动件的电动机所设连接刹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悬臂上端钩于悬挂于横梁之上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横梁或短副梁穿于悬臂上端轴孔之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本公开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其包括:基座9:床框10作为基座9,在床框10上设有行走器支架7承接件;或为承接行走器支架7的独立结构;支架7:在下部承接于基座9,上设横梁2,横梁2跨于床的上面;悬臂5:上端结构可绕横梁2转动,下端设有弧形腿足托6;驱动件3:产生动力,必要时驱动两悬臂5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交错摆动。本公开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悬臂定长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在以床框10为基座9的床框10的上面设有承接件,承接件可为插孔8;支架7承接于床框10,上面为横梁2,横梁2横跨于床面之上;悬臂5上端支承于横梁2,并可绕横梁2转动,下端设有弧形腿足托6;驱动件3可支承于横梁2或床框10,驱动件3与悬臂5之间设有实现两悬臂5交错摆动的连接件4。当人体需要做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时,可以用双腿驱动两悬臂5交错摆动,产生行走的动作,当需要外力作用而被行走时,则驱动件3工作,让人体下肢产生被动行走。本公开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图2为悬臂可伸缩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在以床框10为基座9的床框10的上面设有承接件,承接件可为插孔10;支架7承接于床框10,上面为横梁2,横梁2横跨于床面之上;悬臂5上端支承于横梁2,并可绕横梁2转动,中段11为可相对滑动,下端设有弧形腿足托6,腿足托6下设滚轮13;驱动件3可支承于横梁2或床框10,驱动件3与悬臂5之间设有实现两悬臂5交错摆动的连接件4。当悬臂5中段为可相对滑动件,腿足托6下设滚轮,在床两上放一块刚性板12,滚轮作力于刚性板12,悬臂5交错摆动,产生行走的动作时,由于悬臂5长度可伸缩,所以人体的足跟是可以不离床面的。足跟不离床面减少了体能消耗,培加了长期卧床的失能者的舒适性。本公开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图3为设平行短副梁15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在横梁2上设平行短副梁15,悬臂5分别悬挂于横梁2和短副梁15之上,两对称悬臂5间设相对运动连动件,如齿轮16。本公开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图4为驱动件3的电动机1连接曲轴18的结构示意图。驱动件3的电动机1直接或间接支承于横梁2,电动机1两端连接一对相位差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包括:/n基座:床框作为基座,在床框上设有行走器支架承接件;或为承接行走器支架的独立结构;/n支架:下部承接于基座,上设横梁,横梁跨于床的上面;/n悬臂:上端结构可绕横梁转动,下端设有弧形腿足托;/n驱动件:产生动力,必要时驱动两悬臂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交错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包括:
基座:床框作为基座,在床框上设有行走器支架承接件;或为承接行走器支架的独立结构;
支架:下部承接于基座,上设横梁,横梁跨于床的上面;
悬臂:上端结构可绕横梁转动,下端设有弧形腿足托;
驱动件:产生动力,必要时驱动两悬臂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交错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其特征在于在床框为基座的床框的上面设有承接件,承接件可为插孔;支架承接于床框,上面为横梁,横梁横跨于床面之上;悬臂上端支承于横梁,并可绕横梁转动,驱动件可支承于横梁或床框,驱动件与悬臂之间设有实现悬臂摆动的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失能者卧床行走器,其特征在于在以床框为基座的床框的上面设有承接件,承接件可为插孔;支架承接于床框,上面为横梁,横梁横跨于床面之上;悬臂上端支承于横梁,并可绕横梁转动,中段为可自由伸缩的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恒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