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芯自旋式被动防控型含固多相流控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可应用于含固多相流介质工况的一种阀芯自旋式被动防控型含固多相流控制阀。
技术介绍
随着原油重质化、劣质化趋势的加剧,市场对轻质油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煤炭及重/渣油的高效转化和清洁利用成为世界炼油工业关注的焦点,其解决途径则分别有:煤直接液化、煤油混炼、劣质重/渣油加氢裂化等诸多化工工艺,这些工艺中涉及到大量的含固多相流介质的流动控制。特别是热高压分离器的控制阀,其是工艺装置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使用工况非常苛刻,需面向高温、高压差、腐蚀、含固多相流等介质环境。此类控制阀多是采用角式结构,洁净式阀腔设计,阀内件则主要采用锥头阀芯和文丘里阀座型式,通过阀芯的抛物线型/直线型形面与阀座之间形成节流面积变化,来实现对多相流介质的控制,满足工艺需求。如中国专利CN107725833B公开了一种减压阀,在阀体内设置有至少两套阀芯阀座,将流体进行减压后排至阀出口。共用一个主阀体,彼此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可灵活切换或者同时使用。该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芯自旋式被动防控型含固多相流控制阀,包括阀体(10),阀体(10)阀腔构成用于容纳阀芯(20)的容纳腔;阀腔内还布置有阀座(30),阀芯(20)与阀座(30)彼此同轴且阀芯(20)外柱面与阀座(30)套腔间构成密封面式轴向滑移配合关系,阀芯(20)上开设有起到流量控制功能的流道槽(21);阀腔处贯穿式的开设有连通外部环境的介质进口(11)及介质出口(12),以使得含固多相流介质经由介质进口(11)涌入后,能通过流道槽(21)所形成的液流通路进入介质出口(12);其特征在于:阀芯(20)可回转的配合于阀座(30)上,且各流道槽(21)沿阀芯(20)轴向环绕布置后共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芯自旋式被动防控型含固多相流控制阀,包括阀体(10),阀体(10)阀腔构成用于容纳阀芯(20)的容纳腔;阀腔内还布置有阀座(30),阀芯(20)与阀座(30)彼此同轴且阀芯(20)外柱面与阀座(30)套腔间构成密封面式轴向滑移配合关系,阀芯(20)上开设有起到流量控制功能的流道槽(21);阀腔处贯穿式的开设有连通外部环境的介质进口(11)及介质出口(12),以使得含固多相流介质经由介质进口(11)涌入后,能通过流道槽(21)所形成的液流通路进入介质出口(12);其特征在于:阀芯(20)可回转的配合于阀座(30)上,且各流道槽(21)沿阀芯(20)轴向环绕布置后共同形成螺旋槽结构,从而在含固多相流介质沿流道槽(21)行进时可推动阀芯(20)作相对阀座(30)轴线的回转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芯自旋式被动防控型含固多相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外形呈轴线铅垂的圆柱体状,阀芯(20)的顶端同轴固接回转套(40),阀杆(50)沿铅垂向向下延伸并与回转套(40)间构成回转配合关系;阀杆(50)顶端伸出阀体(10)阀腔外并与驱动阀杆(50)产生轴向动作的驱动源(60)的动力端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芯自旋式被动防控型含固多相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回转套(40)的外壁处轴向环绕均布有用于提升阀芯(20)回转性能的螺旋叶片(41),所述螺旋叶片(41)的旋向与流道槽(21)的旋向同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阀芯自旋式被动防控型含固多相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50)底端同轴凸设有定位凸环(51),从而在阀杆(50)底端形成T型头结构;阀杆(50)上套设有螺纹套(70),螺纹套(70)外壁形状呈上粗下细的二段式阶梯轴状,螺纹套(70)的小直径段外壁处布置外螺纹,回转套(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官,王渭,明友,耿圣陶,叶晓节,余宏兵,王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