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36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包括瓶体,瓶体的内部设有呈L字形的隔板,隔板的水平端与瓶体的侧壁固定连接,隔板的竖直端与瓶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瓶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喷雾头,喷雾头的底部连通有延伸至瓶体内部的导通管,瓶体的底部位于导通管的下方插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壁设有与瓶体内底壁接触的密封环,连接杆位于瓶体外部的一端设有转动块,连接杆位于瓶体内部的一端位于导通管的外壁设有转动管,导通管和转动管的底部均呈密封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能在瓶体内部存储不同的液体,且能只通过一个喷雾头实现喷雾,因此,在瓶体内部填充酒精和药液,就能实现对伤口进行快速消毒和敷药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特别涉及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
技术介绍
医疗用品是针对处理伤口或者处理疾病所用的物品的总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由意外发生磕碰或跌倒,容易对皮肤的表面造成损伤,当皮肤表面创伤存在异物时,需要先对皮肤的表面清洗消毒后进行包扎,现有的表面创伤喷雾器多采用按压形式的喷雾瓶,而喷雾器内部存储的药剂种类单一,不能连续对伤口进行消毒或敷药的处理,延缓了对伤口处理的时间,使伤口不能及时的被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内部设有呈L字形的隔板,所述隔板的水平端与所述瓶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竖直端与所述瓶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瓶体分割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底部连通有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的导通管,所述第二腔体的底壁位于所述导通管的下方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内底壁接触的密封环,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瓶体外部的一端设有转动块,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的一端位于导通管的外壁设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延伸至第一腔体的内部,所述导通管和所述转动管的底部均呈密封状,所述导通管的外径与所述转动管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转动管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转动管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呈对角分布在转动管的两侧,所述导通管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横向水平线上开设有第一导通孔,所述导通管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横向水平线开设有第二导通孔,所述第一导通孔与所述第二导通孔位于所述导通管的同一侧,所述转动管的外壁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设有挡环,所述瓶体的底部设有防滑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填充不同的液体,在隔板上设有的转动管,通过转动块的转动带动转动管进行转动,在导通管上的第一导通孔与第一连通孔导通时,转动管底部的第二连通孔不与第二导通孔导通,在通过喷雾头将瓶体内部液体喷出时,只会将第一腔体内部的液体,转动转动管至第二连通孔与第二导通孔导通时,喷雾头能将第二腔体内部的液体喷出,从而实现了能在瓶体内部存储不同的液体,且能只通过一个喷雾头实现喷雾,因此,在瓶体内部填充酒精和药液,就能实现对伤口进行快速消毒和敷药的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管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转动块仰视图。图中:1为瓶体、2为隔板、21为第一腔体、22为第二腔体、3为喷雾头、4导通管、5为连接杆、6为密封环、7为转动块、8为转动管、9为第一连通孔、10为第二连通孔、11为第一导通孔、12为第二导通孔、13为挡环、14为第二进液管、15为第一进液管、16为标识块、17为防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瓶体1的内部设有呈L字形的隔板2,隔板2的水平端与瓶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隔板2的竖直端与瓶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以将瓶体1分割成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第一腔体2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喷雾头3,喷雾头3的底部连通有延伸至第二腔体22内部的导通管4,第二腔体22的底壁位于导通管4的下方插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外壁设有与第二腔体22内底壁接触的密封环6,连接杆5位于瓶体1外部的一端设有转动块7,连接杆5位于第二腔体22内部的一端位于导通管4的外壁设有转动管8,转动管8延伸至第一腔体21的内部,导通管4和转动管8的底部均呈密封状,导通管4的外径与转动管8的内径相适配,转动管8位于第一腔体21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连通孔9,转动管8位于第二腔体22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二连通孔10,第一连通孔9与第二连通孔10呈对角分布在转动管8的两侧,导通管4的内部位于第一连通孔9的横向水平线上开设有第一导通孔11,导通管4的内部位于第二连通孔10的横向水平线开设有第二导通孔12,第一导通孔11与第二导通孔12位于导通管4的同一侧,转动管8的外壁位于隔板2的上方设有挡环13,瓶体1的底部设有防滑块17。通过在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内填充不同的液体,在隔板2上设有的转动管8,通过转动块7的转动带动转动管8进行转动,在导通管4上的第一导通孔11与第一连通孔9导通时,转动管8底部的第二连通孔10不与第二导通孔12导通,在通过喷雾头3将瓶体1内部液体喷出时,只会将第一腔体21内部的液体喷出,转动转动管8至第二连通孔10与第二导通孔12导通时,喷雾头3能将第二腔体22内部的液体喷出,从而实现了能在瓶体1内部存储不同的液体,且能只通过一个喷雾头3实现喷雾,因此,在瓶体1内部填充酒精和药液,就能实现对伤口进行快速消毒和敷药的处理。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二腔体22位于隔板2竖直端的上方连通有第二进液管14,第一腔体21的顶部远离第二进液管14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进液管15,通过第二进液管14和第一进液管15能实现对瓶体1内部的两个腔体进行快速添加液体,便于对瓶体1内部两个独立的液体进行补充。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转动块7的底部设有呈半圆状的标识块16,半圆状的标识块16便于对转动管8上第一连通孔9和第二连通孔10的位置进行判别,便于人们使用。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第一连通孔9的宽度大于第一导通孔11的宽度,第二连通孔10的宽度大于第二导通孔12的宽度,第一连通孔9的宽度大于第一导通孔11的宽度,便于第一导通孔11更好的与液体进行接触,保证液体能流畅的进入导通管4的内部,能保证对喷雾头3持续供液。本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第二连通孔10到瓶体1内底壁的距离小于五毫米,在瓶体1内部液体处于较低位置时也能进行稳定的供液。在使用时,喷雾头3为市面上常见的花露水上喷头一致,保证能将液体成功喷出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的内部设有呈L字形的隔板(2),所述隔板(2)的水平端与所述瓶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的竖直端与所述瓶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瓶体(1)分割成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所述第一腔体(2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喷雾头(3),所述喷雾头(3)的底部连通有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22)内部的导通管(4),所述第二腔体(22)的底壁位于所述导通管(4)的下方插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22)内底壁接触的密封环(6),所述连接杆(5)位于所述瓶体(1)外部的一端设有转动块(7),所述连接杆(5)位于所述第二腔体(22)内部的一端位于导通管(4)的外壁设有转动管(8),所述转动管(8)延伸至第一腔体(21)的内部,所述导通管(4)和所述转动管(8)的底部均呈密封状,所述导通管(4)的外径与所述转动管(8)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转动管(8)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1)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连通孔(9),所述转动管(8)位于所述第二腔体(22)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二连通孔(10),所述第一连通孔(9)与所述第二连通孔(10)呈对角分布在转动管(8)的两侧,所述导通管(4)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9)的横向水平线上开设有第一导通孔(11),所述导通管(4)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孔(10)的横向水平线开设有第二导通孔(12),所述第一导通孔(11)与所述第二导通孔(12)位于所述导通管(4)的同一侧,所述转动管(8)的外壁位于所述隔板(2)的上方设有挡环(13),所述瓶体(1)的底部设有防滑块(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创伤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的内部设有呈L字形的隔板(2),所述隔板(2)的水平端与所述瓶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的竖直端与所述瓶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瓶体(1)分割成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所述第一腔体(2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喷雾头(3),所述喷雾头(3)的底部连通有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22)内部的导通管(4),所述第二腔体(22)的底壁位于所述导通管(4)的下方插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22)内底壁接触的密封环(6),所述连接杆(5)位于所述瓶体(1)外部的一端设有转动块(7),所述连接杆(5)位于所述第二腔体(22)内部的一端位于导通管(4)的外壁设有转动管(8),所述转动管(8)延伸至第一腔体(21)的内部,所述导通管(4)和所述转动管(8)的底部均呈密封状,所述导通管(4)的外径与所述转动管(8)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转动管(8)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1)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连通孔(9),所述转动管(8)位于所述第二腔体(22)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二连通孔(10),所述第一连通孔(9)与所述第二连通孔(10)呈对角分布在转动管(8)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银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博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