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3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和车辆。减振器,包括橡胶主体,橡胶主体具有:储气腔,储气腔内充满气体;和储液腔,沿上下方向与储气腔彼此隔离地分层布置,储液腔内充满阻尼液,储液腔包括多个子腔,多个子腔通过节流通道彼此连通并沿上下方向布置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子腔层,其中,至少一个子腔层包括两个以上子腔。本公开提供的减振器和车辆可以缓冲来自不同方向的振动,利于适应行驶作业中复杂多变的工况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器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振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机械广泛用于道路、矿山、建筑、桥梁等作业场所,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冲击,除了常见的轴向振动外,还包括径向振动和角振动,而且振动频率多为低频。工程机械所用的减振器不仅要保证驾驶室的舒适性,还要防止发动机振动传递到其他构件造成零部件的损坏。常见的减振器包括弹簧减振器、橡胶减振器、液压阻尼减振器和气体弹簧减振器。各种减振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工程机械驾驶室和发动机所用的减振器为橡胶减振器。现有的橡胶减振器主要利用内部粘弹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将振动能转化为内能进行减振,但是因为橡胶减振器的固有频率相对较高、压缩量小、刚度不可调,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橡胶减振器缺点的新型减振器。为了提高刚度、减低固有频率,通常将传统的橡胶减振器与其他形式的减振器进行结合,以提升减振、隔音和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减振器一般只对轴向振动冲击有效、对径向振动、角振动冲击的减振效果有限,而且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主体(1),所述橡胶主体(1)具有:/n储气腔(C2),所述储气腔(C2)内充满气体(3);和/n储液腔(C1),沿上下方向与所述储气腔(C2)彼此隔离地分层布置,所述储液腔(C1)内充满阻尼液(2),所述储液腔(C1)包括多个子腔,所述多个子腔通过节流通道彼此连通并沿上下方向布置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子腔层,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子腔层包括两个以上所述子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主体(1),所述橡胶主体(1)具有:
储气腔(C2),所述储气腔(C2)内充满气体(3);和
储液腔(C1),沿上下方向与所述储气腔(C2)彼此隔离地分层布置,所述储液腔(C1)内充满阻尼液(2),所述储液腔(C1)包括多个子腔,所述多个子腔通过节流通道彼此连通并沿上下方向布置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子腔层,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子腔层包括两个以上所述子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同一子腔层的各所述子腔关于一条沿上下方向的中心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子腔层的每两个所述子腔之间设有所述节流通道,相邻所述子腔层中一个子腔层的任一个子腔与另一子腔层中各子腔之间设有所述节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子腔层包括第一子腔层和第二子腔层,所述第一子腔层包括第一子腔(C11)和第二子腔(C12),所述第二子腔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腔(C11)下方的第三子腔(C13)和位于所述第二子腔(C12)下方的第四子腔(C14);
所述节流通道包括第一节流通道(R11)、第二节流通道(R12)、第三节流通道(R21)和第四节流通道(R22),所述第一子腔(C11)和所述第二子腔(C12)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通道(R11)连通,所述第三子腔(C13)和所述第四子腔(C14)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通道(R12)连通,所述第一子腔(C11)和所述第三子腔(C13)通过所述第三节流通道(R21)连通,所述第二子腔(C12)和所述第四子腔(C14)通过所述第四节流通道(R2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通道包括第五节流通道(R31)和第六节流通道(R32),所述第一子腔(C11)和所述第四子腔(C14)通过所述第五节流通道(R31)连通,所述第二子腔(C12)和所述第三子腔(C13)通过所述第六节流通道(R3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腔(C2)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保乡耿彦波张战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