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姝娟专利>正文

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11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弹性绑带和位于弹性绑带上的固定夹,所述弹性绑带的两端均缝接有魔术贴,所述固定夹包括柱状结构的固定块,且固定块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开设有贯穿固定块的插接孔,且滑槽的两端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包括滑块、与滑块顶部连接的夹片和与夹片顶部连接的导向片,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固定夹捆绑于患者胸部,能够吸附于胸部皮肤上,避免固定夹晃动,通过“S”形结构的夹持板固定导流管方便快捷,弧形结构的夹片能够沿着导流管的弧形外壁夹住导流管,避免导流管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者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胸腔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临床上给病人进行胸腔引流时,大部分用胶布固定引流管,而我们都知道,胶布固定存在很大的弊端,比如容易脱落,这样对于正在做手术或者刚做完手术的病人来说十分危险,同时,对于部分容易过敏的病人来说,使用胶布会让他们觉得非常难受和痛苦,同时,对于做胸腔引流,无论在手术中还是手术后,总会有许多引流管,放置很不方便,容易造成混乱,这样既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和恢复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809314.0)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该装置通过螺杆和推板压紧导流管,不仅固定时需要转动螺杆,固定时间较长,且推板对导流管的压迫容易促使导流管变形,影响胸腔引流的效果。<br>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弹性绑带(1)和位于弹性绑带(1)上的固定夹,所述弹性绑带(1)的两端均缝接有魔术贴(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包括柱状结构的固定块(3),且固定块(3)顶部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两端开设有贯穿固定块(3)的插接孔(5),且滑槽(4)的两端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包括滑块(6)、与滑块(6)顶部连接的夹片(7)和与夹片(7)顶部连接的导向片(8),所述滑块(6)的一侧外壁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通孔(9),且通孔(9)内插设有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插接孔(5)的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两端均套设有位于夹持片外侧的套圈(11)和弹簧(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弹性绑带(1)和位于弹性绑带(1)上的固定夹,所述弹性绑带(1)的两端均缝接有魔术贴(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包括柱状结构的固定块(3),且固定块(3)顶部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两端开设有贯穿固定块(3)的插接孔(5),且滑槽(4)的两端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包括滑块(6)、与滑块(6)顶部连接的夹片(7)和与夹片(7)顶部连接的导向片(8),所述滑块(6)的一侧外壁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通孔(9),且通孔(9)内插设有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插接孔(5)的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两端均套设有位于夹持片外侧的套圈(11)和弹簧(12),且固定杆(10)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位于固定块(3)外侧的旋盖(13),所述固定块(3)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接有位于弹性绑带(1)下的螺柱(14),螺柱(14)的底部粘接有吸盘(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姝娟潘虎晓
申请(专利权)人:王姝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