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11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具体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包括水胶体敷料,所述水胶体敷料的后表面设置有黏贴面,所述水胶体敷料的前表面粘接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凹型卡座,所述凹型卡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凹型卡座的一侧设置有锁舌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前表面设置有暗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水胶体敷料、锁定组件、锁舌组件及凹型卡座,可以避免肝素帽长期压迫而导致该处皮肤血液循环产生的压痕,并且固定牢靠,不易撕脱从而避免导管意外滑脱的不良事件,水胶体敷料具备较好的透气性,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方便美观、提高护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具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的人都会生病住院,有些严重的病患就需要进行吊挂盐水,在挂盐水的过程中,需要静脉导管进行盐水的输送,在病患吊挂盐水时,需要将静脉导管固定住,保证其与病患之间的稳定性。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现有的导管固定贴或体积大成本高或是不牢固、透气性差、不美观,而且导管固定贴粘贴不平整、操作繁琐,而且相对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皮肤相对娇嫩,普通胶带固定极易引起皮肤过敏和破损甚至溃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通过设置了水胶体敷料、锁定组件、锁舌组件及凹型卡座,可以避免肝素帽长期压迫而导致该处皮肤血液循环产生的压痕,并且固定牢靠,不易撕脱从而避免导管意外滑脱的不良事件,水胶体敷料具备较好的透气性,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方便美观、提高护理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水胶体敷料,所述水胶体敷料的后表面设置有黏贴面,所述水胶体敷料的前表面粘接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凹型卡座,所述凹型卡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凹型卡座的一侧设置有锁舌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前表面设置有暗扣;锁舌组件包括有翻转带,所述翻转带的一侧设置有明扣。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型卡座的宽度为3至5毫米。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外衬垫,所述外衬垫的侧表面粘接有防护棉。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有内衬垫,所述内衬垫的侧表面分别间隔设置有海绵以及动作弹簧,所述海绵以及动作弹簧的一侧均与外衬垫相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可设置有多组。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衬垫与外衬垫通过动作弹簧相连接,所述动作弹簧的长度为1至3毫米。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衬垫与防护棉通过压敏胶粘接在一起,所述防护棉的厚度为1至3毫米。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水胶体敷料、锁定组件、锁舌组件及凹型卡座,可以避免肝素帽长期压迫而导致该处皮肤血液循环产生的压痕,并且固定牢靠,不易撕脱从而避免导管意外滑脱的不良事件,水胶体敷料具备较好的透气性,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方便美观、提高护理效率;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调节组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凹型卡座5的内部空间进行调节,适用于留置针、CVC等多种类型的导管,使用范围较为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凹型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水胶体敷料、2黏贴面、3锁定组件、4锁舌组件、5凹型卡座、6调节组件、7固定带、8暗扣、9翻转带、10明扣、11内衬垫、12海绵、13动作弹簧、14外衬垫、15防护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水胶体敷料1,所述水胶体敷料1的后表面设置有黏贴面2,所述水胶体敷料1的前表面粘接有锁定组件3,所述锁定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凹型卡座5,所述凹型卡座5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6,所述凹型卡座5的一侧设置有锁舌组件4;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的前表面设置有暗扣8;锁舌组件4包括有翻转带9,所述翻转带9的一侧设置有明扣10;所述凹型卡座5的宽度为3至5毫米;所述内衬垫11与外衬垫14通过动作弹簧13相连接,所述动作弹簧13的长度为1至3毫米;所述外衬垫14与防护棉15通过压敏胶粘接在一起,所述防护棉15的厚度为1至3毫米。实施方式具体为:首先将水胶体敷料1上带有黏贴面2的一侧贴于使用者的皮肤表面,撕开翻转带9,使得明扣10与暗扣8分离,随后将静脉导管放置在凹型卡座5的内部,需要将其梳理整齐,拨动翻转带9,将翻转带9上的明扣10与暗扣8对准,二者通过卡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可以避免肝素帽长期压迫而导致该处皮肤血液循环产生的压痕,并且固定牢靠,不易撕脱从而避免导管意外滑脱的不良事件,水胶体敷料1具备较好的透气性,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方便美观、提高护理效率。如附图1、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示的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还包括有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置于凹型卡座5内部,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有外衬垫14,所述外衬垫14的侧表面粘接有防护棉15;所述调节组件6还包括有内衬垫11,所述内衬垫11的侧表面分别间隔设置有海绵12以及动作弹簧13,所述海绵12以及动作弹簧13的一侧均与外衬垫14相连接,所述调节组件6可设置有多组。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者首先向内拨动防护棉15,与防护棉15相连的外衬垫14会随之一起运动,同时挤压着内部的海绵12和动作弹簧13,从而展开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随后将静脉导管放置在凹型卡座5内部,被压缩的海绵12和动作弹簧13就会进行复位,向静脉导管的一侧移动,从而将静脉导管固定住,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凹型卡座5的内部空间进行调节,适用于留置针、CVC等多种类型的导管,使用范围较为广阔。本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通过设置了水胶体敷料1、锁定组件3、锁舌组件4及凹型卡座5,可以避免肝素帽长期压迫而导致该处皮肤血液循环产生的压痕,并且固定牢靠,不易撕脱从而避免导管意外滑脱的不良事件,水胶体敷料1具备较好的透气性,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方便美观、提高护理效率;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3、附图4和附图5,通过设置了调节组件6,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凹型卡座5的内部空间进行调节,适用于留置针、CVC等多种类型的导管,使用范围较为广阔。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技术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技术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水胶体敷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胶体敷料(1)的后表面设置有黏贴面(2),所述水胶体敷料(1)的前表面粘接有锁定组件(3),所述锁定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凹型卡座(5),所述凹型卡座(5)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6),所述凹型卡座(5)的一侧设置有锁舌组件(4);/n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的前表面设置有暗扣(8);/n锁舌组件(4)包括有翻转带(9),所述翻转带(9)的一侧设置有明扣(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水胶体敷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胶体敷料(1)的后表面设置有黏贴面(2),所述水胶体敷料(1)的前表面粘接有锁定组件(3),所述锁定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凹型卡座(5),所述凹型卡座(5)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6),所述凹型卡座(5)的一侧设置有锁舌组件(4);
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的前表面设置有暗扣(8);
锁舌组件(4)包括有翻转带(9),所述翻转带(9)的一侧设置有明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卡座(5)的宽度为3至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医源性压疮型静脉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有外衬垫(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继虎张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