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108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包括通气管主体,所述通气管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提供一种组简单实用的固定结构,对比原有固定方法上,对现有口咽通气管进行了结构改进,使其固定稳定,并保护患者局部皮肤,新型的设计是将口咽通气道外露白色部分设计成硅胶包裹,外露原形部分留取两个孔,可以用来方便固定带的固定,改良后可以降低患者的口咽通气道的移位和脱管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减少患者口咽脱管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口咽通气管是近年来新运用于临床的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通过模拟人咽后壁的解剖学弧度,口咽通气管可以将舌从咽后壁提起,同时保持气管开口端通畅,在极短时间内即可有效开放气道,是一种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临床抢救措施,口咽通气管的应用可通过无创方法使昏迷患者气道开放并使气管护理得以顺利进行,为病患紧急气管插管及后期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还应用于舌根后坠,气道不畅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目前临床使用固定口咽通气管虽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极易脱出及移位,甚至口咽通气道在口唇部位长时间的应用,造成局部的组织的损伤,因此如何固定口咽通气管和保护局部组织皮肤的完整性是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具备便于固定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包括通气管主体,所述通气管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左固定带,所述固定机构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右固定带。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硅胶固定套、左固定孔与右固定孔,所述左固定孔设置于硅胶固定套的内部,所述右固定孔位于硅胶固定套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硅胶固定套与左固定孔之间设置有安装槽,硅胶固定套的一侧内表面与左固定孔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左固定孔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硅胶固定套与右固定孔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圈与通气管主体之间设置有强力胶,连接圈的后端外表面与通气管主体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圈与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固定胶,连接圈的上端外表面与固定机构的上端内表面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安装在通气管主体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硅胶固定套、左固定孔与右固定孔,固定机构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提供一种组简单实用的固定结构,对比原有固定方法上,对现有口咽通气管进行了结构改进,使其固定稳定,并保护患者局部皮肤,新型的设计是将口咽通气道外露白色部分设计成硅胶包裹,外露原形部分留取两个孔,可以用来方便固定带的固定,改良后可以降低患者的口咽通气道的移位和脱管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减少患者口咽脱管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中固定机构的结构图。图中:1、通气管主体;2、固定机构;3、连接圈;4、左固定带;5、右固定带;21、硅胶固定套;22、左固定孔;23、右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2,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包括通气管主体1,通气管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圈3,连接圈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左固定带4,固定机构2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右固定带5。进一步的,固定机构2包括有硅胶固定套21、左固定孔22与右固定孔23,左固定孔22设置于硅胶固定套21的内部,右固定孔23位于硅胶固定套21的内部,固定机构2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提供一种组简单实用的固定结构,对比原有固定方法上,对现有口咽通气管进行了结构改进,使其固定稳定,并保护患者局部皮肤,新型的设计是将口咽通气道外露白色部分设计成硅胶包裹,外露原形部分留取两个孔,可以用来方便固定带的固定。进一步的,硅胶固定套21与左固定孔22之间设置有安装槽,硅胶固定套21的一侧内表面与左固定孔22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安装槽固定连接,左固定孔22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硅胶固定套21与右固定孔2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改良后可以降低患者的口咽通气道的移位和脱管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减少患者口咽脱管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进一步的,连接圈3与通气管主体1之间设置有强力胶,连接圈3的后端外表面与通气管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提升使用效果。进一步的,连接圈3与固定机构2之间设置有固定胶,连接圈3的上端外表面与固定机构2的上端内表面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方便使用。工作原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按照相应的安装步骤正确安装以后,通过安装在通气管主体1的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硅胶固定套21、左固定孔22与右固定孔23,固定机构2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提供一种组简单实用的固定结构,对比原有固定方法上,对现有口咽通气管进行了结构改进,使其固定稳定,并保护患者局部皮肤,新型的设计是将口咽通气道外露白色部分设计成硅胶包裹,外露原形部分留取两个孔,可以用来方便固定带的固定,改良后可以降低患者的口咽通气道的移位和脱管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减少患者口咽脱管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包括通气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圈(3),所述连接圈(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左固定带(4),所述固定机构(2)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右固定带(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包括通气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圈(3),所述连接圈(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左固定带(4),所述固定机构(2)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右固定带(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有硅胶固定套(21)、左固定孔(22)与右固定孔(23),所述左固定孔(22)设置于硅胶固定套(21)的内部,所述右固定孔(23)位于硅胶固定套(2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咽通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固定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婷婷郭蕊何山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