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旭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洒水型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08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洒水型灭火装置,括矿井,所述矿井内底部壁体中开设有第一装置腔,所述矿井内底部壁体中位于第一装置腔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所述滑塞与滑腔靠近第一装置腔的内壁组成密封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空气抽取机构、热蒸发液、和泵水机构,当矿井内着火时,热蒸发液受热蒸发,从而使得两个滑塞相背运动,将伸缩气囊拉伸,抽取矿井内的空气,从而减小火势,控制火势蔓延速度,同时滑塞拉动永磁块移动,使其依次靠近各个磁片,间歇性挤压弹性气囊,使弹性气囊将地下水源泵向导水腔,并从出水口喷出,扑灭火势,从而起到良好的灭火效果,保护矿井财产不受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洒水型灭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灭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洒水型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煤矿被开发,因此也打造出了越来越多的矿井,矿井是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而矿井内由于存在较多的煤矿资源,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且矿井本身是个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现有的自动型防火灭火装置通常不适用于矿井内部,因为现有自动防火灭火装置通常采用电子灭火器和报警器,不仅安装成本较高,并且由于其内存在较多的电子芯片及传感器,需要长期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和检修,这样不仅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并且矿井内本专业人员进去并不安全,因此对灭火设备的检修存在一定的麻烦,这就导致了矿井内部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无法控制,进而造成的损失会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洒水型灭火装置,其通过设置空气抽取机构、热蒸发液、和泵水机构,当矿井内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洒水型灭火装置,包括矿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井(1)内底部壁体中开设有第一装置腔(2),所述矿井(1)内底部壁体中位于第一装置腔(2)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滑腔(5),所述滑腔(5)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6),所述滑塞(6)与滑腔(5)靠近第一装置腔(2)的内壁组成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填充有热蒸发液,所述第一装置腔(2)内安装有着火时将矿井(1)内的空气抽出的空气抽取机构,所述矿井(1)内底部壁体中位于第一装置腔(2)下方处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装置腔(10),所述矿井(1)内壁中沿其截面形状开设有导水腔(15),所述矿井(1)内顶部均设有与导水腔(15)连通的出水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洒水型灭火装置,包括矿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井(1)内底部壁体中开设有第一装置腔(2),所述矿井(1)内底部壁体中位于第一装置腔(2)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滑腔(5),所述滑腔(5)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6),所述滑塞(6)与滑腔(5)靠近第一装置腔(2)的内壁组成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填充有热蒸发液,所述第一装置腔(2)内安装有着火时将矿井(1)内的空气抽出的空气抽取机构,所述矿井(1)内底部壁体中位于第一装置腔(2)下方处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装置腔(10),所述矿井(1)内壁中沿其截面形状开设有导水腔(15),所述矿井(1)内顶部均设有与导水腔(15)连通的出水口(9),所述第二装置腔(10)内安装有用于将地下水源泵至出水口(9)的泵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洒水型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抽取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旭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