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穆计国专利>正文

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756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矿山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包括:负压系统,管路系统,负压风筒系统,所述电机、控制阀固定在负压系统外壳上,受电触点的一端与电极连接,另一端伸入控制阀,在控制阀内部设置位移滑块,位移滑块可在控制阀内部滑动,在位移滑块一端的内侧设置位移触点,负压孔、正压孔分别设置在控制阀的两端,负压孔位于负压系统的壳内侧面,正压孔位于负压系统的壳外侧面,在主管路上设置若干支管路,在支管路上设置负压阀及支路接口,在风筒骨架外侧面使用阻燃聚氯乙烯布包裹,在阻燃聚氯乙烯布上设置风筒接口;所述的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制作简便,值得在煤矿领域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
本技术属于矿山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矿井瓦斯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由爆炸地点开始,沿巷道冲出,由于气体摩尔体积增大,没有释放空间,膨胀气体逐步扩散叠加为冲击波,冲击波所到之处,煤尘扬起,受爆炸高温影响,形成煤尘爆炸的连锁反应,现有矿井抑爆手段多采用降温、喷洒岩粉等技术。洒水、喷岩粉的缺点是仅降低爆炸产生的高温,抑制煤尘扬起,作用有限,抑制爆炸产生的危害性差,无法有效降低冲击波给巷道带来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在瓦斯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因释放空间有限,对巷道、设备带来严重破坏这一现象,提供一种在发生瓦斯爆炸时可以有效吸收冲击波,提高抑爆效率,改善矿井安全性的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包括:负压系统,管路系统,负压风筒系统,其中,负压系统包含电机,电机外壳,扇叶,电极,负压孔,弹簧片,位移触点,位移滑块,控制阀,伸缩导线,受电触点,正压孔,管路系统包含主管路,支管路,负压阀,支路接口,负压风筒系统包含风筒骨架,阻燃聚氯乙烯布,风筒接口,所述电机、控制阀固定在负压系统外壳上,受电触点的一端与电极连接,另一端伸入控制阀,固定于控制阀的侧壁上,在控制阀内部设置位移滑块108,位移滑块形状大致为反“C”形,位移滑块可在控制阀内部滑动,在位移滑块一端的内侧设置位移触点,位移滑块在控制阀内部滑动的过程中,可实现位移触点与受电触点的接触与否,负压孔、正压孔分别设置在控制阀的两端,负压孔位于负压系统的壳内侧面,正压孔位于负压系统的壳外侧面,在负压孔与位移滑块之间设置弹簧片,在主管路上设置若干支管路,在支管路上设置负压阀及支路接口,在风筒骨架外侧面使用阻燃聚氯乙烯布包裹,在阻燃聚氯乙烯布上设置风筒接口。所述阻燃聚氯乙烯布为全密封状态,仅留设风筒接口。所述支路接口与风筒接口连接。所述控制阀通过位移滑块108将负压孔、正压孔隔离,保证负压孔、正压孔内部气压各自独立。所述扇叶旋转产生的负压方向是由风筒骨架指向扇叶。所述电机、电缆通过开关实现其启动和停止。所述主管路长度随巷道的走向及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制作简便,实用性强,安装方便,在瓦斯爆炸产生膨胀气体时,被膨胀气体撕裂的密闭风筒可将膨胀气体部分吸收,使冲击波在叠加前吸收能量,减小了爆炸范围,降低了安全隐患,保障了人员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改善了矿井安全性,值得在煤矿领域推广与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的整体布置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I;图3为本技术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Ⅱ:图4为本技术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的使用效果图。图中:1-负压系统,101-电机,102-电机外壳,103-扇叶,104-电极,105-负压孔,106-弹簧片,107-位移触点,108-位移滑块,109-控制阀,110-伸缩导线,111-受电触点,112-正压孔,2-管路系统,201-主管路,202-支管路,203-负压阀,204-支路接口,3-负压风筒系统,301-风筒骨架,302-阻燃聚氯乙烯布,303-风筒接口,4-开关,5-电缆,501-电缆芯线,6-地线,7-巷道,8-爆炸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该图为本技术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的整体布置图,包括:负压系统1,管路系统2,负压风筒系统3,主管路201长度随巷道7的走向及长度的变化可作相应的调整。实施例2请参阅图2,该图为本技术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I,负压系统1包含电机101,电机外壳102,扇叶103,电极104,负压孔105,弹簧片106,位移触点107,位移滑块108,控制阀109,伸缩导线110,受电触点111,正压孔112,管路系统2包含主管路201,支管路202,负压阀203,支路接口204,负压风筒系统3包含风筒骨架301,阻燃聚氯乙烯布302,风筒接口303,所述电机101、控制阀109固定在负压系统1外壳上,受电触点111的一端与电极104连接,另一端伸入控制阀109,固定于控制阀109的侧壁上,在控制阀109内部设置位移滑块108,位移滑块108形状大致为反“C”形,位移滑块108可在控制阀109内部滑动,在位移滑块108一端的内侧设置位移触点107,位移滑块108在控制阀109内部滑动的过程中,可实现位移触点107与受电触点111的接触与否,负压孔105、正压孔112分别设置在控制阀109的两端,负压孔105位于负压系统1的壳内侧面,正压孔112位于负压系统1的壳外侧面,在负压孔105与位移滑块108之间设置弹簧片106,在主管路201上设置若干支管路202,在支管路202上设置负压阀203及支路接口204,在风筒骨架301外侧面使用阻燃聚氯乙烯布302包裹,在阻燃聚氯乙烯布302上设置风筒接口303。所述阻燃聚氯乙烯布302为全密封状态,仅留设风筒接口303。所述支路接口204与风筒接口303连接。所述控制阀109通过位移滑块108将负压孔105、正压孔112隔离,保证负压孔105、正压孔112内部气压各自独立。所述扇叶102旋转产生的负压方向是由风筒骨架301指向扇叶103。所述电机101、电缆5通过开关4实现其启动和停止。所述主管路201长度随巷道7的走向及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使用时,打开负压阀203,闭合开关4,电机101启动,扇叶103旋转,阻燃聚氯乙烯布302内产生负压,此时,该技术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实施例3请参阅图3,该图为本技术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Ⅱ,当燃聚氯乙烯布302内的负压达到一定数值时,由于负压孔105,正压孔112压力不同,产生压力差,导致位移滑块108向负压孔105方向移动,此时位移触点107与受电触点111分离,电机101断电,扇叶103停止旋转,当负压减小到一定数值时,弹簧片106复位,电机101启动,扇叶103旋转。实施例4请参阅图4,该图为本技术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的使用效果图,当巷道的某一位置发生瓦斯爆炸时,爆炸点8的冲击波会对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包括:负压系统(1),管路系统(2),负压风筒系统(3),其中,负压系统(1)包含电机(101),电机外壳(102),扇叶(103),电极(104),负压孔(105),弹簧片(106),位移触点(107),位移滑块(108),控制阀(109),伸缩导线(110),受电触点(111),正压孔(112),管路系统(2)包含主管路(201),支管路(202),负压阀(203),支路接口(204),负压风筒系统(3)包含风筒骨架(301),阻燃聚氯乙烯布(302),风筒接口(303),所述电机(101)、控制阀(109)固定在负压系统(1)外壳上,受电触点(111)的一端与电极(104)连接,另一端伸入控制阀(109),固定于控制阀(109)的侧壁上,在控制阀(109)内部设置位移滑块(108),位移滑块(108)形状大致为反“C”形,位移滑块(108)可在控制阀(109)内部滑动,在位移滑块(108)一端的内侧设置位移触点(107),位移滑块(108)在控制阀(109)内部滑动的过程中,可实现位移触点(107)与受电触点(111)的接触与否,负压孔(105)、正压孔(112)分别设置在控制阀(109)的两端,负压孔(105)位于负压系统(1)的壳内侧面,正压孔(112)位于负压系统(1)的壳外侧面,在负压孔(105)与位移滑块(108)之间设置弹簧片(106),在主管路(201)上设置若干支管路(202),在支管路(202)上设置负压阀(203)及支路接口(204),在风筒骨架(301)外侧面使用阻燃聚氯乙烯布(302)包裹,在阻燃聚氯乙烯布(302)上设置风筒接口(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亚真空负压抑爆系统,包括:负压系统(1),管路系统(2),负压风筒系统(3),其中,负压系统(1)包含电机(101),电机外壳(102),扇叶(103),电极(104),负压孔(105),弹簧片(106),位移触点(107),位移滑块(108),控制阀(109),伸缩导线(110),受电触点(111),正压孔(112),管路系统(2)包含主管路(201),支管路(202),负压阀(203),支路接口(204),负压风筒系统(3)包含风筒骨架(301),阻燃聚氯乙烯布(302),风筒接口(303),所述电机(101)、控制阀(109)固定在负压系统(1)外壳上,受电触点(111)的一端与电极(104)连接,另一端伸入控制阀(109),固定于控制阀(109)的侧壁上,在控制阀(109)内部设置位移滑块(108),位移滑块(108)形状大致为反“C”形,位移滑块(108)可在控制阀(109)内部滑动,在位移滑块(108)一端的内侧设置位移触点(107),位移滑块(108)在控制阀(109)内部滑动的过程中,可实现位移触点(107)与受电触点(111)的接触与否,负压孔(105)、正压孔(112)分别设置在控制阀(109)的两端,负压孔(105)位于负压系统(1)的壳内侧面,正压孔(112)位于负压系统(1)的壳外侧面,在负压孔(105)与位移滑块(108)之间设置弹簧片(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计国
申请(专利权)人:穆计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