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田井下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中间层封隔器,包括上封隔器、中间连通管柱和下封隔器,中间连通管柱将上封隔器和下封隔器连通,上下封隔器通过套管打压坐封,中间连通管柱包括双壁管,双壁管上套装有扩张式胶筒组件,双壁管开有将双壁管内部压力引入双壁管外部并使扩张式胶筒组件扩张的通液孔A,双壁管内密封插装有驱动扩张式胶筒坐封的坐封驱动器,所述的坐封驱动器由可溶材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封堵报废层的上下封隔器通过套管打压坐封,分层注水的封隔器通过油管打压坐封,打压通道不同,所以可以实现一趟管柱的封堵、洗井和注水,并且保证套管打压液不与报废层接触,避免报废层吸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中间层封隔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井下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绕中间层封隔器。
技术介绍
在油田开发领域,封隔器与配水器及其他辅助工具配合使用,可实现分层注水,保持或恢复油层压力,使油藏有较强的驱动力,提高油藏的开采速度和采收率。注水井在分层注水之前需要先进行洗井,这里说的洗井主要是反洗井,通过洗井可有效地清除油管及井筒内脏物,保障正常注水﹑测调及地层吸水能力,提高注入质量,降低作业频次,以提高采油速度和油田最终采收率。如果注水井的其中某层报废(长期停注层),则需要对报废层进行封堵,以免洗井时报废层吸水,以往对于报废层的封堵一般选用“桥式管柱”,所谓的“桥式管柱”包括内径大于注水管柱外径的管段,在管段上下端连接不可洗井封隔器,下封隔器下方连接活门,活门将管段下端封堵,通过向管段内打压的方式将上下两个封隔器坐封,并丢在井内,从而将报废层封堵,接下来通过捅杆将活门打开,然后下注水管柱,注水管柱穿过所述的“桥式管柱”进行正常的分层注水,所以桥式管柱类似于只是给报废层打了一个补丁,并不与注水管柱产生连接,所以不影响上文所说的分层注水前反洗井的正常进行。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桥式管柱”的存在减小了套管通径,限制了注水管柱直径不能过大;其次,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下两趟管柱(封堵报废层下一趟“桥式管柱”并丢在井内,分层注水在下一趟分层注水管柱),工艺步骤复杂,不利于提升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桥式管柱”导致套管内通径减小的问题,以及现有的注水工艺步骤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绕中间层封隔器,本专利技术将“桥式管柱”串接到注水管柱中,改变“桥式管柱”的坐封方式,使“桥式管柱”能够单独坐封,将至少两趟工艺管柱简化为一趟管柱,简化工艺步骤,提升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绕中间层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封隔器、中间连通管柱和下封隔器;所述的上封隔器包括上接头A、中心管A和外中心管A,上接头A分别与中心管A和外中心管A螺纹连接,中心管A位于外中心管A内,二者之间留有环形间隙A,上接头A上开有连通环形间隙A和油套环空的进液孔A,外中心管A上部套装有胶筒组件,外中心管A下部套装有卡簧套A,卡簧套A上端与胶筒组件密封连接,卡簧套A下部与外中心管A之间留有环形腔室A,所述的环形腔室A下端与所述的环形间隙A相连通,从而将压力从环形间隙A引入到环形腔室A,环形腔室A上部的外中心管A上螺纹连接有卡簧组件,所述的卡簧组件包括卡簧载体、卡簧、解封剪钉A和卡簧托,卡簧安装在卡簧载体上,卡簧托位于卡簧下方托住卡簧,卡簧托与卡簧载体通过解封剪钉A连接,卡簧套A内壁加工有与卡簧啮合的卡牙,从而限制卡簧套A相对卡簧下滑,环形腔室A下部加工为扩径段,在扩径段内设置有坐封活塞A,从而坐封活塞A向上滑动推动卡簧套A上行,坐封活塞A下方的外中心管A上连接有用于承托坐封活塞A的带孔止落环A;所述的下封隔器包括上接头B、中心管B和外中心管B,上接头B分别与中心管B和外中心管B螺纹连接,中心管B位于外中心管B内,二者之间留有环形间隙B,上接头B上开有与环形间隙B相连通的轴向进液孔B,外中心管B上部套装有胶筒组件,外中心管B下部套装有卡簧套B,卡簧套B上端与胶筒组件密封连接,卡簧套B下部与外中心管B之间留有环形腔室B,所述的环形腔室B下端与所述的环形间隙B相连通,从而将压力从环形间隙B引入到环形腔室B,环形腔室B上部的外中心管B上螺纹连接有卡簧组件,所述的卡簧组件包括卡簧载体、卡簧、解封剪钉B和卡簧托,卡簧安装在卡簧载体上,卡簧托位于卡簧下方托住卡簧,卡簧托与卡簧载体通过解封剪钉B连接,卡簧套B内壁加工有与卡簧啮合的卡牙,从而限制卡簧套B相对卡簧下滑,环形腔室B下部加工为扩径段,在扩径段内设置有坐封活塞B,从而坐封活塞B向上滑动推动卡簧套B上行,坐封活塞B下方的外中心管B上连接有用于承托坐封活塞B的带孔止落环B,下封隔器的下端设置有下接头,下接头与中心管B螺纹连接,与卡簧套B滑动密封并通过坐封剪钉B连接;所述的中间连通管柱连接在上封隔器和下封隔器之间,中间连通管柱将上封隔器的环形间隙A与下封隔器的上接头B的进液孔B连通,从而将压力从环形间隙A引入环形间隙B;所述的中间连通管柱包括接箍A、接箍B、接箍C、双壁管、中心管C和外中心管C,所述的双壁管密封连接在接箍A与接箍B之间,所述的中心管C密封连接在接箍B与接箍C之间,外中心管C套装在中心管C外侧,二者之间留有环形间隙C,外中心管C两端分别与接箍B和接箍C密封连接,所述的接箍A的内侧与上封隔器的中心管A螺纹连接,接箍A外侧与上封隔器的卡簧套A滑动密封并通过坐封剪钉A连接,所述的接箍C的内侧与下封隔器的上接头B螺纹连接,接箍C的外侧与上接头B滑动密封,所述的接箍A、接箍B和接箍C分别加工有轴向的过液孔,所述的双壁管的两层管壁之间留有过液间隙,所述的过液孔、过液间隙以及环形间隙C依次连通形成连通两个封隔器的过液通道,双壁管上套装有扩张式胶筒组件,双壁管的两层管壁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连接筋与两层管壁一体成型,连接筋处开有将双壁管内部压力引入双壁管外部并使扩张式胶筒组件扩张的通液孔A;所述的双壁管的内径小于接箍A的内径,所述的双壁管内密封插装有驱动扩张式胶筒坐封的坐封驱动器;所述的坐封驱动器包括由可溶金属材料制成的盛液缸、坐封剪钉C和由可溶橡胶材料制成的上驱动活塞、下驱动活塞,盛液缸上部外侧带有凸出的台肩,所述的台肩卡在双壁管之上,从而限制盛液缸下行,盛液缸的上端敞口,底端面开有气压平衡孔,所述的上驱动活塞和下驱动活塞一上一下滑动密封安装在盛液缸内,上、下驱动活塞分别通过坐封剪钉C与盛液缸连接,两个驱动活塞之间充满不能使盛液缸溶解的液体,下驱动活塞下方的盛液缸侧壁开有将液压从盛液缸内部引入盛液缸外部的通液孔B,所述的通液孔B对应的盛液缸外壁加工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所述的通液孔A相连通,从而通液孔B、环形凹槽、通液孔A连通成为液压通道。进一步的,位于双壁管内侧的通液孔A一端设置有孔塞,位于双壁管外侧的通液孔A一端设置有挡片,孔塞与挡片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与挡片固定连接,孔塞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具有封堵通液孔A的趋势,远离弹簧的孔塞一侧连接有拉绳,拉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的挡块由外而内穿过通液孔B进入到盛液缸内,所述的挡块为可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上驱动活塞的上端面为中心下凹的凹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与注水管柱串接在一趟管柱上,该趟管柱既能够完成报废层的封堵,又能够实现分层注水前的反洗井,还能够实现最终的分层注水,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在分层注水时减少了管柱起下趟数,简化了工艺步骤,有利益提升作业工作效率。2.在本专利技术中封堵报废层的上下封隔器通过套管打压坐封,分层注水的封隔器通过油管打压坐封,打压通道不同,所以可以实现一趟管柱率先封堵报废层,然后在分层注水;并且在套管打压坐封上下封隔器之前,先将位于上封隔器下方的扩张式胶筒坐封,将报废层上方封堵,保证套管打压液不与报废层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中间层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封隔器(3)、中间连通管柱(4)和下封隔器(5);/n所述的上封隔器(3)包括上接头A(301)、中心管A(305)和外中心管A(303),上接头A(301)分别与中心管A(305)和外中心管A(303)螺纹连接,中心管A(305)位于外中心管A(303)内,二者之间留有环形间隙A(304),上接头A(301)上开有连通环形间隙A(304)和油套环空的进液孔A(302),外中心管A(303)上部套装有胶筒组件(306),外中心管A(303)下部套装有卡簧套A(308),卡簧套A(308)上端与胶筒组件(306)密封连接,卡簧套A(308)下部与外中心管A(303)之间留有环形腔室A(309),所述的环形腔室A(309)下端与所述的环形间隙A(304)相连通,从而将压力从环形间隙A(304)引入到环形腔室A(309),环形腔室A(309)上部的外中心管A(303)上螺纹连接有卡簧组件,所述的卡簧组件包括卡簧载体、卡簧、解封剪钉A(307)和卡簧托,卡簧安装在卡簧载体上,卡簧托位于卡簧下方托住卡簧,卡簧托与卡簧载体通过解封剪钉A(307)连接,卡簧套A(308)内壁加工有与卡簧啮合的卡牙,从而限制卡簧套A(308)相对卡簧下滑,环形腔室A(309)下部加工为扩径段,在扩径段内设置有坐封活塞A(310),从而坐封活塞A(310)向上滑动推动卡簧套A(308)上行,坐封活塞A(310)下方的外中心管A(303)上连接有用于承托坐封活塞A(310)的带孔止落环A(311);/n所述的下封隔器(5)包括上接头B(501)、中心管B(505)和外中心管B(503),上接头B(501)分别与中心管B(505)和外中心管B(503)螺纹连接,中心管B(505)位于外中心管B(503)内,二者之间留有环形间隙B(504),上接头B(501)上开有与环形间隙B(504)相连通的轴向进液孔B(502),外中心管B(503)上部套装有胶筒组件(506),外中心管B(503)下部套装有卡簧套B(508),卡簧套B(508)上端与胶筒组件(506)密封连接,卡簧套B(508)下部与外中心管B(503)之间留有环形腔室B(509),所述的环形腔室B(509)下端与所述的环形间隙B(504)相连通,从而将压力从环形间隙B(504)引入到环形腔室B(509),环形腔室B(509)上部的外中心管B(503)上螺纹连接有卡簧组件,所述的卡簧组件包括卡簧载体、卡簧、解封剪钉B(507)和卡簧托,卡簧安装在卡簧载体上,卡簧托位于卡簧下方托住卡簧,卡簧托与卡簧载体通过解封剪钉B(507)连接,卡簧套B(508)内壁加工有与卡簧啮合的卡牙,从而限制卡簧套B(508)相对卡簧下滑,环形腔室B(509)下部加工为扩径段,在扩径段内设置有坐封活塞B(510),从而坐封活塞B(510)向上滑动推动卡簧套B(508)上行,坐封活塞B(510)下方的外中心管B(503)上连接有用于承托坐封活塞B(510)的带孔止落环B(511),下封隔器(5)的下端设置有下接头(513),下接头(513)与中心管B(505)螺纹连接,与卡簧套B(508)滑动密封并通过坐封剪钉B(512)连接;/n所述的中间连通管柱(4)连接在上封隔器(3)和下封隔器(4)之间,中间连通管柱(4)将上封隔器(3)的环形间隙A(304)与下封隔器(5)的上接头B(501)的进液孔B(502)连通,从而将压力从环形间隙A(304)引入环形间隙B(504);/n所述的中间连通管柱(4)包括接箍A(401)、接箍B(410)、接箍C(414)、双壁管(406)、中心管C(411)和外中心管C(412),所述的双壁管(406)密封连接在接箍A(401)与接箍B(410)之间,所述的中心管C(411)密封连接在接箍B(410)与接箍C(414)之间,外中心管C(412)套装在中心管C(411)外侧,二者之间留有环形间隙C(413),外中心管C(412)两端分别与接箍B(410)和接箍C(414)密封连接,所述的接箍A(401)的内侧与上封隔器(3)的中心管A(305)螺纹连接,接箍A(401)外侧与上封隔器(3)的卡簧套A(308)滑动密封并通过坐封剪钉A(312)连接,所述的接箍C(414)的内侧与下封隔器(5)的上接头B(501)螺纹连接,接箍C(414)的外侧与上接头B(501)滑动密封,所述的接箍A(401)、接箍B(410)和接箍C(414)分别加工有轴向的过液孔(402),所述的双壁管(406)的两层管壁之间留有过液间隙(409),所述的过液孔(402)、过液间隙(409)以及环形间隙C(413)依次连通形成连通两个封隔器的过液通道,双壁管(406)上套装有扩张式胶筒组件(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中间层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封隔器(3)、中间连通管柱(4)和下封隔器(5);
所述的上封隔器(3)包括上接头A(301)、中心管A(305)和外中心管A(303),上接头A(301)分别与中心管A(305)和外中心管A(303)螺纹连接,中心管A(305)位于外中心管A(303)内,二者之间留有环形间隙A(304),上接头A(301)上开有连通环形间隙A(304)和油套环空的进液孔A(302),外中心管A(303)上部套装有胶筒组件(306),外中心管A(303)下部套装有卡簧套A(308),卡簧套A(308)上端与胶筒组件(306)密封连接,卡簧套A(308)下部与外中心管A(303)之间留有环形腔室A(309),所述的环形腔室A(309)下端与所述的环形间隙A(304)相连通,从而将压力从环形间隙A(304)引入到环形腔室A(309),环形腔室A(309)上部的外中心管A(303)上螺纹连接有卡簧组件,所述的卡簧组件包括卡簧载体、卡簧、解封剪钉A(307)和卡簧托,卡簧安装在卡簧载体上,卡簧托位于卡簧下方托住卡簧,卡簧托与卡簧载体通过解封剪钉A(307)连接,卡簧套A(308)内壁加工有与卡簧啮合的卡牙,从而限制卡簧套A(308)相对卡簧下滑,环形腔室A(309)下部加工为扩径段,在扩径段内设置有坐封活塞A(310),从而坐封活塞A(310)向上滑动推动卡簧套A(308)上行,坐封活塞A(310)下方的外中心管A(303)上连接有用于承托坐封活塞A(310)的带孔止落环A(311);
所述的下封隔器(5)包括上接头B(501)、中心管B(505)和外中心管B(503),上接头B(501)分别与中心管B(505)和外中心管B(503)螺纹连接,中心管B(505)位于外中心管B(503)内,二者之间留有环形间隙B(504),上接头B(501)上开有与环形间隙B(504)相连通的轴向进液孔B(502),外中心管B(503)上部套装有胶筒组件(506),外中心管B(503)下部套装有卡簧套B(508),卡簧套B(508)上端与胶筒组件(506)密封连接,卡簧套B(508)下部与外中心管B(503)之间留有环形腔室B(509),所述的环形腔室B(509)下端与所述的环形间隙B(504)相连通,从而将压力从环形间隙B(504)引入到环形腔室B(509),环形腔室B(509)上部的外中心管B(503)上螺纹连接有卡簧组件,所述的卡簧组件包括卡簧载体、卡簧、解封剪钉B(507)和卡簧托,卡簧安装在卡簧载体上,卡簧托位于卡簧下方托住卡簧,卡簧托与卡簧载体通过解封剪钉B(507)连接,卡簧套B(508)内壁加工有与卡簧啮合的卡牙,从而限制卡簧套B(508)相对卡簧下滑,环形腔室B(509)下部加工为扩径段,在扩径段内设置有坐封活塞B(510),从而坐封活塞B(510)向上滑动推动卡簧套B(508)上行,坐封活塞B(510)下方的外中心管B(503)上连接有用于承托坐封活塞B(510)的带孔止落环B(511),下封隔器(5)的下端设置有下接头(513),下接头(513)与中心管B(505)螺纹连接,与卡簧套B(508)滑动密封并通过坐封剪钉B(512)连接;
所述的中间连通管柱(4)连接在上封隔器(3)和下封隔器(4)之间,中间连通管柱(4)将上封隔器(3)的环形间隙A(304)与下封隔器(5)的上接头B(501)的进液孔B(502)连通,从而将压力从环形间隙A(304)引入环形间隙B(504);
所述的中间连通管柱(4)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阳,赵萍,高铁庆,刘文军,关明军,苑锋,任永庆,张有兴,贾广才,贾广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研科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