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监护室输液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7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一种新生儿监护室输液固定架,有效的解决了医务人员给新生儿检查时容易碰到输液管,及因输液瓶中药液温度过低引起新生儿身体不适的问题;包括竖直方向放置且开口朝左的方盒,方盒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通孔内同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圆柱杆,方盒左端设有开口朝前的U型板,U型板前端铰接有位于方盒左侧的固定板,固定板底部开设有上下贯通且沿其宽度方向分布的腰形槽,腰形槽内设有T形杆,T形杆上端经连杆与圆柱杆铰接,方盒和固定板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半圆形槽,两个半圆形槽组成圆孔,方盒内设有位于半圆形槽正下方且不完全闭合的环形加热器;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监护室输液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产科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新生儿监护室输液固定架。
技术介绍
新生儿在监护室中需要医务人员精心照看,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对新生儿全身上下检查看看是否正常,但是在新生儿输液的时候,输液瓶一般都是挂在输液架上,输液管就悬挂在中间,医务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检查时容易碰到输液管,很容易造成脱针,新生儿头上可能会出血甚至形成肿块,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输液瓶中的药液温度较低,直接通过输液管输送到新生儿体内很容易使新生儿的身体产生不适感,产生寒颤的现象,新生儿只能通过哭闹表达不适,这样不仅会使监护室内变得吵闹,而且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生儿监护室输液固定架,有效的解决了医务人员给新生儿检查时容易碰到输液管,及因输液瓶中药液温度过低引起新生儿身体不适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竖直方向放置且开口朝左的方盒,方盒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通孔内同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圆柱杆,方盒左端设有开口朝前的U型板,U型板前端铰接有位于方盒左侧的固定板,固定板底部开设有上下贯通且沿其宽度方向分布的腰形槽,腰形槽内设有T形杆,T形杆上端经连杆与圆柱杆铰接,方盒和固定板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半圆形槽,两个半圆形槽组成圆孔,方盒内设有位于半圆形槽正下方且不完全闭合的环形加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后端设有矩形块和滑块,可将本装置固定在监护室的床边或者输液架上,使医务人员不易碰到输液管,装置的前端设有圆柱杆和连杆,只需向下按圆柱杆,即可使固定板向左摆动,从而将输液管放到加热器内,十分方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小脱针现象出现的频率,而且使新生儿输液时不会因药液温度过低而产生身体不适,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轴测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切轴测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沿T形杆轴线的剖切轴测图。图6是本使用新型图5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竖直方向放置且开口朝左的方盒1,方盒1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2,通孔2内同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圆柱杆3,方盒1左端设有开口朝前的U型板4,U型板4前端铰接有位于方盒1左侧的固定板5,固定板5底部开设有上下贯通且沿其宽度方向分布的腰形槽6,腰形槽6内设有T形杆7,T形杆7上端经连杆8与圆柱杆3铰接,方盒1和固定板5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半圆形槽9,两个半圆形槽9组成圆孔,方盒1内设有位于半圆形槽9正下方且不完全闭合的环形加热器10。为了使圆柱杆3向下滑动之后能自动复位,所述的圆柱杆3下侧同轴设有圆盘形的挡块11,圆柱杆3下端套装有位于挡块11与方盒1之间的弹簧12。为了使T形杆7和连杆8更好的铰接在一起,所述的T形杆7上端设有开口朝上的U型块13,U型块13与连杆8经销轴铰接在一起,连杆8右端位于挡块11上方。为了方便将本装置固定在床边或者输液架上,所述的方盒1后端右侧固定有矩形块14。为了将本装置装夹起来,所述的U型板4后端面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分布的T型滑轨15,两个T型滑轨15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右端面可与矩形块14左端面接触。为了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的矩形块14和滑块16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圆弧形槽17。为了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矩形块14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圆槽18,圆槽18内同轴设有螺杆19,螺杆19左端贯穿滑块16并与滑块16螺纹连接,螺杆19右端同轴设有转盘20。本技术在使用时,顺时针方向转动转盘20,转盘20带动螺杆19顺时针方向转动,与螺杆19螺纹连接的滑块16开始沿T型滑轨15向左滑动,等到滑块16和矩形块14之间的间距足够大时,将输液架或床头的圆杆卡在圆弧形槽17内,然后逆时针方向转动转盘20,转盘20带动螺杆19逆时针方向转动,螺杆19带动滑块16沿T型滑轨15向右滑动,直到本装置非常牢固的固定在输液架上或者床头;然后医务人员向下按住圆柱杆3,使圆柱杆3在方盒1上的通孔2内向下滑动,挡块11随着圆柱杆3向下运动并压缩弹簧12,同时圆柱杆3带动连杆8右端绕其与U型块13的铰接点向下摆动,连杆8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所以连杆8在水平方向的长度逐渐增大,连杆8左端推着U型块13向左运动,U型块13带动T形杆7在腰形槽6相对滑动和转动,同时T形杆7带动固定块绕其与U型板4的铰接点向左摆动,此时方盒1与固定板5之间被打开;医务人员将输液管放在两个半圆形槽9之间且位于环形加热器10内,之后松开圆柱杆3,挡块11在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圆柱杆3向上滑动,然后圆柱杆3带动连杆8绕其与U型块13的铰接点向上摆动,连杆8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连杆8的水平方向长度逐渐减小,连杆8左端带动U型块13向右运动,T形杆7开始在腰形槽6内相对转动和滑动并带动固定板5绕其与U型板4的铰接点向右摆动,直到固定板5的右端面与方盒1的左端面接触,然后医务人员打开环形加热器10的开关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后端设有矩形块和滑块,可将本装置固定在监护室的床边或者输液架上,使医务人员不易碰到输液管,装置的前端设有圆柱杆和连杆,只需向下按圆柱杆,即可使固定板向左摆动,从而将输液管放到加热器内,十分方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小脱针现象出现的频率,而且使新生儿输液时不会因药液温度过低而产生身体不适,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生儿监护室输液固定架,包括竖直方向放置且开口朝左的方盒(1),其特征在于,方盒(1)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2),通孔(2)内同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圆柱杆(3),方盒(1)左端设有开口朝前的U型板(4),U型板(4)前端铰接有位于方盒(1)左侧的固定板(5),固定板(5)底部开设有上下贯通且沿其宽度方向分布的腰形槽(6),腰形槽(6)内设有T形杆(7),T形杆(7)上端经连杆(8)与圆柱杆(3)铰接,方盒(1)和固定板(5)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半圆形槽(9),两个半圆形槽(9)组成圆孔,方盒(1)内设有位于半圆形槽(9)正下方且不完全闭合的环形加热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生儿监护室输液固定架,包括竖直方向放置且开口朝左的方盒(1),其特征在于,方盒(1)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2),通孔(2)内同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圆柱杆(3),方盒(1)左端设有开口朝前的U型板(4),U型板(4)前端铰接有位于方盒(1)左侧的固定板(5),固定板(5)底部开设有上下贯通且沿其宽度方向分布的腰形槽(6),腰形槽(6)内设有T形杆(7),T形杆(7)上端经连杆(8)与圆柱杆(3)铰接,方盒(1)和固定板(5)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半圆形槽(9),两个半圆形槽(9)组成圆孔,方盒(1)内设有位于半圆形槽(9)正下方且不完全闭合的环形加热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监护室输液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杆(3)下侧同轴设有圆盘形的挡块(11),圆柱杆(3)下端套装有位于挡块(11)与方盒(1)之间的弹簧(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监护室输液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形杆(7)上端设有开口朝上的U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婕梁新娜金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