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902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预制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包括直管,直管的两端分别固定第一撑板、第二撑板,第一撑板紧贴内叶墙设置,第二撑板紧贴外叶墙设置,直管穿过保温层,直管内穿设拉直的碳纤维绳,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上均设有供碳纤维绳穿出的圆孔,圆孔内径与碳纤维绳的直径配合,碳纤维绳的一端预埋于内叶墙中、另一端埋于外叶墙中。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克服连接件反复冻涨导致外叶混凝土遭到损害、提高连接件耐久性能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克服连接件反复冻涨导致外叶混凝土遭到损害、提高连接件耐久性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预制构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钢结构建筑及钢筋混凝土建筑复合式外墙板用连接件普遍存在以下缺陷:一、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复合式外墙板,因内外叶钢筋混凝土与夹芯节能材料间采用金属连接件,虽然满足了拉结强度,耐久性等要求,由于连接件的“冷桥”副作用,在北方冬季产生冷凝水,随之而来的产生冻涨,反复冻涨导致外叶混凝土遭到损害,严重影响建筑使用寿命;二、用于复合式外墙板的FRP连接件,采用某种树脂制成的玻璃钢材料制作而成,其耐老化及耐久性较差,对于建筑物的耐久性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克服连接件反复冻涨导致外叶混凝土遭到损害、提高连接件耐久性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包括直管,直管的两端分别固定第一撑板、第二撑板,第一撑板紧贴内叶墙设置,第二撑板紧贴外叶墙设置,直管穿过保温层,直管内穿设拉直的碳纤维绳,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上均设有供碳纤维绳穿出的圆孔,圆孔内径与碳纤维绳的直径配合,碳纤维绳的一端预埋于内叶墙中、另一端埋于外叶墙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碳纤维绳受低温影响较小,不会像其它埋入内叶墙和外叶墙的金属连接件一样产生冻涨;而且金属质的第一撑板、第二撑板、直管没有埋入内叶墙和外叶墙,而是位于保温层中,所以它们的冻涨对内叶墙和外叶墙基本无影响。综上,该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具有克服连接件反复冻涨导致外叶混凝土遭到损害、提高连接件耐久性能的优点。优选的,所述碳纤维绳一端的碳纤维丝张开呈圆形预埋于内叶墙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碳纤维绳与混凝土连接的稳定性,使碳纤维绳能承受很大的拉力而不脱离内叶墙。优选的,所述第二撑板上固定有螺母,螺母内螺接有夹线块,碳纤维绳固定于夹线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夹线块即可将直管内的碳纤维绳拉直。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用于连接内叶墙上相邻的两块第一撑板、外叶墙上相邻的两块第二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提高了单块第一撑板、第二撑板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性能。优选的,所述外叶墙包括先成型墙和后成型墙,第二撑板紧贴先成型墙设置,先成型墙中预埋基础筋,碳纤维绳埋于先成型墙中并连接基础筋,后成型墙中具有钢筋网,基础筋连接钢筋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在第二撑板紧贴外叶墙、碳纤维绳拉紧外叶墙的情况下成型外叶墙。优选的,所述基础筋侧面设有多道刻槽,碳纤维绳螺旋环绕基础筋并嵌入所有刻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碳纤维绳对基础筋多处拉力均匀,避免基础筋被拉断、拉弯而破坏外叶墙的混凝土结构,同时也提高了碳纤维绳与基础筋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第一撑板与非对应的第二撑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该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在垂直于内叶墙墙面方向的抗压能力。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根据上述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STEP1.浇筑内叶墙时将碳纤维绳的一端张开呈圆形埋于内叶墙中;STEP2.待内叶墙硬化后将第一撑板、直管、第二撑板依次穿于碳纤维绳上,然后将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焊接固定于直管的两端;STEP3.紧贴若干块第二撑板搭建模板浇筑外叶墙的部分墙体,该墙体厚度小于外叶墙厚度的一半,在绷直碳纤维绳的前提下,将碳纤维绳的端部连接钢筋后预埋于该墙体内,并使钢筋一部分从该墙体背对内叶墙的一侧露出,在露出墙体的钢筋上扎钢筋网,然后在钢筋网外继续搭建模板浇筑成型外叶墙的剩余部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该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在内叶墙与外叶墙之间的安装。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具有克服连接件反复冻涨导致外叶混凝土遭到损害、提高连接件耐久性能的优点;2.具有方便该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在内叶墙与外叶墙之间安装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内叶墙、外叶墙、保温层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图中,1、内叶墙;2、外叶墙;3、保温层;4、直管;5、第一撑板;6、第二撑板;7、碳纤维绳;8、圆孔;9、螺母;10、夹线块;11、连接板;12、先成型墙;13、后成型墙;14、基础筋;15、钢筋网;16、刻槽;17、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由直管4、第一撑板5、第二撑板6、碳纤维绳7、连接板11、加强杆17组成,其中第一撑板5和第二撑板6分别焊接固定于直管4的两端,直管4的中轴线垂直于内叶墙1的墙面。直管4穿过保温层3,第一撑板5紧贴内叶墙1,第二撑板6紧贴外叶墙2。第一撑板5和第二撑板6上均开设圆孔8,圆孔8位于直管4的中轴线上,碳纤维绳7从第二撑板6的圆孔8穿入直管4并从第一撑板5的圆孔8穿出,圆孔8内径与碳纤维绳7的直径配合,碳纤维绳7在直管4内呈拉直状态。碳纤维绳7的一端预埋于内叶墙1中,另一端埋于外叶墙2中。如图3所示,第二撑板6朝向外叶墙2的表面上焊接固定螺母9,螺母9与第二撑板6的圆孔8同心,螺母9内螺接有夹线块10,夹线块10具有中心孔,中心孔内夹紧固定碳纤维绳7,旋转夹线块10即可将直管4内的碳纤维绳7拉直。如图2、图3所示,外叶墙2由先成型墙12和后成型墙13组成,第二撑板6紧贴先成型墙12的表面,先成型墙12中预埋基础筋14,碳纤维绳7埋于先成型墙12中并连接基础筋14,后成型墙13中具有钢筋网15,基础筋14连接钢筋网15。碳纤维绳7与基础筋14的连接方式为:基础筋14侧面设有多道刻槽16,碳纤维绳7螺旋环绕基础筋14并嵌入所有刻槽16。如图1所示,内叶墙1上相邻的两块第一撑板5之间、外叶墙2上相邻的两块第二撑板6之间均焊接连接板11,内叶墙1上的连接板11将所有的第一撑板5连为一体,外叶墙2上的连接板11将所有的第二撑板6连为一体。第一撑板5与非对应的第二撑板6之间焊接有加强杆17,加强杆17将所有的第一撑板5和所有的第二撑板6连为一体。上述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的使用方法如下:第一步,浇筑内叶墙1时将碳纤维绳7一端碳纤维丝张开呈圆形(见图2)埋于内叶墙1中;第二步,待内叶墙1硬化后将第一撑板5、直管4、第二撑板6依次穿于碳纤维绳7上,然后将第一撑板5和第二撑板6焊接固定于直管4的两端;第三步,紧贴若干块第二撑板6搭建模板浇筑外叶墙2的部分墙体(先成型墙12),先成型墙12的厚度小于外叶墙2厚度的一半,在绷直碳纤维绳7的前提下,将碳纤维绳7的端部连接钢筋(基础筋14)后预埋于先成型墙12内,并使基础筋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4),直管(4)的两端分别固定第一撑板(5)、第二撑板(6),第一撑板(5)紧贴内叶墙(1)设置,第二撑板(6)紧贴外叶墙(2)设置,直管(4)穿过保温层(3),直管(4)内穿设拉直的碳纤维绳(7),第一撑板(5)和第二撑板(6)上均设有供碳纤维绳(7)穿出的圆孔(8),圆孔(8)内径与碳纤维绳(7)的直径配合,碳纤维绳(7)的一端预埋于内叶墙(1)中、另一端埋于外叶墙(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4),直管(4)的两端分别固定第一撑板(5)、第二撑板(6),第一撑板(5)紧贴内叶墙(1)设置,第二撑板(6)紧贴外叶墙(2)设置,直管(4)穿过保温层(3),直管(4)内穿设拉直的碳纤维绳(7),第一撑板(5)和第二撑板(6)上均设有供碳纤维绳(7)穿出的圆孔(8),圆孔(8)内径与碳纤维绳(7)的直径配合,碳纤维绳(7)的一端预埋于内叶墙(1)中、另一端埋于外叶墙(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绳(7)一端的碳纤维丝张开呈圆形预埋于内叶墙(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板(6)上固定有螺母(9),螺母(9)内螺接有夹线块(10),碳纤维绳(7)固定于夹线块(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11),连接板(11)用于连接内叶墙(1)上相邻的两块第一撑板(5)、外叶墙(2)上相邻的两块第二撑板(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外墙板用环保节能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墙(2)包括先成型墙(12)和后成型墙(13),第二撑板(6)紧贴先成型墙(12)设置,先成型墙(12)中预埋基础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树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