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22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其包括建筑本体,建筑本体的外表面铺设有若干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架设在建筑本体外表面的支架和若干摆杆,支架位于建筑本体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太阳能电池板朝向支架一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与支架铰接,支撑杆背向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铰接有自适应轴,自适应轴与太阳能电池板所在的建筑本体外表面垂直,自适应轴沿自身轴线方向滑动穿设于摆杆上,摆杆为东西走向,摆杆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建筑本体上,建筑本体上还设有用于驱使摆杆滑移的第一驱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调节范围广,能够更好地与日照角度相适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
技术介绍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在建筑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是节能建筑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基本思路在于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供建筑内部使用,以“减少”建筑的能耗。公告号为CN10782953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包括木屋和电池板,所述木屋的顶部安装有电池板,所述电池板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转轴,所述电池板通过转轴与第一立柱相连,所述第一立柱贯穿木屋,所述第一立柱的外壁安装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内侧外壁开有插槽,所述第一立柱的内腔安装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贯穿插槽,所述第二立柱的外壁安装有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与木屋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三立柱的底部内壁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安装有螺柱,所述螺柱的顶端与第三立柱相连,所述螺柱的顶部外壁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壁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插入第三立柱的内壁中,所述卡板的上下外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与第三立柱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螺母的底部安装有伞形齿圈,所述第三立柱的外部安装有拧杆,所述拧杆贯穿第三立柱,所述拧杆的前端安装有伞形齿轮,所述伞形齿轮与伞形齿圈啮合相连。上述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在使用时,通过使插块插入不同的插槽和转动拧杆,均可调节第一立柱的高度,进而改变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使其与日照角度相适配,以便更好地捕捉太阳辐射能。但是考虑到电池板两端均通过转轴与立柱相连,原则上只能沿竖直方向升降,而当电池板两端的高度差过大时,电池板容易拉伸断裂。因此,电池板只能在小幅度内倾斜,在随日照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时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其具有可调节范围广,能够更好地与日照角度相适配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的外表面铺设有若干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架设在建筑本体外表面的支架和若干摆杆,所述支架位于建筑本体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朝向支架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支架铰接,支撑杆背向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铰接有自适应轴,所述自适应轴与太阳能电池板所在的建筑本体外表面垂直,自适应轴沿自身轴线方向滑动穿设于摆杆上,所述摆杆为东西走向,摆杆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建筑本体上,所述建筑本体上还设有用于驱使摆杆滑移的第一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驱使摆杆滑移,摆杆通过自适应轴带动支撑杆底端摆动,进而带动支撑杆顶端和太阳能电池板反向摆动,使太阳能电池板向东或者向西倾斜,在此过程中,支撑杆底端与建筑本体表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自适应轴相对于摆杆滑动,以保持支撑杆与摆杆的稳定连接;可调节范围广,能够更好地与日照角度相适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转动架设在建筑本体上的第一丝杠、套设在第一丝杠上的第一丝母座和架设在建筑本体上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丝杠与摆杆平行,所述第一丝母座与摆杆相连,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机轴与第一丝杠联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伺服电机驱使第一丝杠旋转,进而使第一丝母座沿第一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丝母座进一步带动摆杆移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所述摆杆上串联有联动杆,所述第一丝母座通过联动杆与摆杆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杆将摆杆串联,使各摆杆同步移动,且第一丝母座只需驱动联动杆移动,即可同时带动各摆杆。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与支架球接,支撑杆与自适应轴球接,所述第一丝母座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轴线与第一丝杠垂直,第一滑槽的轴线平行于太阳能电池板所在的建筑本体外表面,所述联动杆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嵌于第一滑槽内,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摆杆沿第一滑槽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建筑本体上,所述建筑本体上还设有用于驱使摆杆滑移的第二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年当中的不同时刻,太阳的最大高度角不同,设置第二驱动件驱使摆杆沿第一滑槽滑移,可以带动太阳能电池板向南或者向北倾斜,以便更好地与日照角度相适配;支撑杆与支架和自适应轴分别球接,保证支撑杆能够朝向任意方向转动;在联动杆上设置第一滑块,与第一丝母座上的第一滑槽滑动配合,可以保证第一驱动件始终能够有效地驱动联动杆。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转动架设在建筑本体上的第二丝杠和套设在第二丝杠上的第二丝母座,所述第二丝杠与第一滑槽平行,所述第二丝母座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轴线与第一丝杠平行,所述摆杆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嵌于第二滑槽内,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二丝杠,驱使第二丝母座沿第二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由于摆杆上的第二滑块嵌在第二丝母座上的第二滑槽内,故第二丝母座移动时也能带动其中摆杆移动,并通过联动杆带动其它摆杆;同样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可以保证第二驱动件失踪能够有效地驱动摆杆。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建筑本体上设有指示刻度尺,所述指示刻度尺与第二丝杠并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最大高度角的变化较为缓慢,借助指示刻度尺可以直接将太阳最大高度角的变化与日期对应,调节第二丝杠时更加快速准确。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建筑本体的外表面架设有弹性防水膜,所述弹性防水膜与建筑本体的外表面平行,弹性防水膜位于支架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所述支撑杆滑动穿设于弹性防水膜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架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铺设弹性防水膜,能够对支架等结构进行简单的保护,避免支架与支撑杆的连接处、支撑杆与自适应轴的连接处过早地锈蚀卡住;此外,由于弹性防水膜具有弹性,能够随支撑杆的摆动而拉绳变形,不易撕裂。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防水膜上设有若干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与支撑杆对应设置,弹性密封圈套设在支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杆与弹性防水膜的连接处设置弹性密封圈,能够大大增加雨水在该处的渗流距离,从而增强该处的密封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可调节范围广,能够更好地与日照角度相适配;2.通过设置第二驱动件,能够沿南北走向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进一步与日照角度相适配;3.通过设置弹性防水膜和弹性密封圈,能够减缓支撑杆与支架和自适应轴连接位置处的锈蚀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板、弹性防水膜、支架、摆杆之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所述建筑本体(1)的外表面铺设有若干太阳能电池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设在建筑本体(1)外表面的支架(3)和若干摆杆(4),所述支架(3)位于建筑本体(1)与太阳能电池板(2)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朝向支架(3)一侧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与支架(3)铰接,支撑杆(5)背向太阳能电池板(2)的一端铰接有自适应轴(6),所述自适应轴(6)与太阳能电池板(2)所在的建筑本体(1)外表面垂直,自适应轴(6)沿自身轴线方向滑动穿设于摆杆(4)上,所述摆杆(4)为东西走向,摆杆(4)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建筑本体(1)上,所述建筑本体(1)上还设有用于驱使摆杆(4)滑移的第一驱动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所述建筑本体(1)的外表面铺设有若干太阳能电池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设在建筑本体(1)外表面的支架(3)和若干摆杆(4),所述支架(3)位于建筑本体(1)与太阳能电池板(2)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朝向支架(3)一侧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与支架(3)铰接,支撑杆(5)背向太阳能电池板(2)的一端铰接有自适应轴(6),所述自适应轴(6)与太阳能电池板(2)所在的建筑本体(1)外表面垂直,自适应轴(6)沿自身轴线方向滑动穿设于摆杆(4)上,所述摆杆(4)为东西走向,摆杆(4)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建筑本体(1)上,所述建筑本体(1)上还设有用于驱使摆杆(4)滑移的第一驱动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7)包括转动架设在建筑本体(1)上的第一丝杠(71)、套设在第一丝杠(71)上的第一丝母座(72)和架设在建筑本体(1)上的第一伺服电机(73),所述第一丝杠(71)与摆杆(4)平行,所述第一丝母座(72)与摆杆(4)相连,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3)的机轴与第一丝杠(71)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摆杆(4)上串联有联动杆(41),所述第一丝母座(72)通过联动杆(41)与摆杆(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与支架(3)球接,支撑杆(5)与自适应轴(6)球接,所述第一丝母座(7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74),所述第一滑槽(74)的轴线与第一丝杠(71)垂直,第一滑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彦傧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