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内科喂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小儿内科喂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小儿内科病人护理工作中,给小儿患者喂食口服药片或药液时,虽然有部分采用的是鼻饲管进入的方法,但大部分目前仍然采用的是利用汤匙直接喂入口中的方法,很显然,利用这种方式喂药,对医护人员来讲,十分困难,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协同完成,而且效果不好,尤其是小儿喂食固体颗粒药物时,难度很大。公开号为CN20537947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内科用喂药器,包括壳体、盖体、导液管、底座和把手,还包括通气孔、提手、开关一、搅拌桨、温度传感器、吸液头、流量阀、加热块、开关二和连接线,可以通过搅拌桨对固体药片打碎并加速溶解,效果明显可靠,同时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可以保证药液温度恒定适宜,但是固体颗粒药物的溶解时间较长,搅拌桨很难将固体药片打碎,致使药液配置时间久,浪费小儿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时间和耐心,因此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固体颗粒药物的溶解时间较长,搅拌桨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内科喂药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把手(2),筒体(1)的顶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位于转动把手(2)正下方的安装孔(4),安装孔(4)内活动安装有安装杆(6),安装杆(6)的两端均延伸至安装孔(4)外,转动把手(2)的顶侧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连通孔(5),安装杆(6)的顶端贯穿连通孔(5)并固定安装有按钮(7),筒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的转动槽(8),转动槽(8)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9),转动杆(9)的底侧开设有通孔(10),安装杆(6)的底端贯穿通孔(10)并固定安装有碾压盘(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内科喂药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把手(2),筒体(1)的顶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位于转动把手(2)正下方的安装孔(4),安装孔(4)内活动安装有安装杆(6),安装杆(6)的两端均延伸至安装孔(4)外,转动把手(2)的顶侧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连通孔(5),安装杆(6)的顶端贯穿连通孔(5)并固定安装有按钮(7),筒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的转动槽(8),转动槽(8)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9),转动杆(9)的底侧开设有通孔(10),安装杆(6)的底端贯穿通孔(10)并固定安装有碾压盘(11),碾压盘(11)的顶侧以安装杆(6)为轴心环形开设有多个插槽(13),安装杆(6)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安装在转动杆(9)底侧上的插杆(12),两个插杆(12)的底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插槽(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插杆(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固定安装在转动杆(9)底侧上的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惠玲,龚湛潮,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罗惠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