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生儿护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
技术介绍
产科新生儿身体发育不完善且一般没有意识,只有允吸、吞咽等简单的反射动作,不具备自主服药能力,因此大多采用液体注射药物的方法给新生儿喂药,但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呛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新生儿的味觉敏感,可能会抗拒服用某些药物,在安抚时会延迟用药导致溶剂类药物产生沉淀,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新生儿注射药物时容易呛药,及溶剂类药液产生容易沉淀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圆柱形且上下贯通的筒身,筒身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活塞上同轴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螺旋杆,螺旋杆下侧螺纹连接有位于其外侧的推杆,螺旋杆内设有位于其上侧且可上下滑动的旋转头,旋转头外侧设有多个位于活塞上方的搅拌叶片,筒身上端设有可拆卸的奶嘴盖,奶嘴盖上端设有奶嘴,奶嘴盖内同轴设有节流板,节流板内设有与筒身内部连通且上端呈Y形的药管,药管上端贯穿奶嘴,节流板下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挡板右端与药管下侧外缘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节流板下侧设置的挡板对水压的敏感性控制用药时的注射速度,防止水压激增时新生儿呛药,同时将药管上端设置为Y形,防止注射的药液直冲新生儿咽部,活塞上端增加搅拌扇叶,在注射用药前可利用搅拌叶片搅拌药液,解决溶剂类药液在筒身内部容易产生沉淀的问题,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技术保护点】
1.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包括圆柱形且上下贯通的筒身(1),筒身(1)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2),活塞(2)上同轴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螺旋杆(3),螺旋杆(3)下侧螺纹连接有位于其外侧的推杆(4),螺旋杆(3)内设有位于其上侧且可上下滑动的旋转头(5),旋转头(5)外侧设有多个位于活塞(2)上方的搅拌叶片(6),筒身(1)上端设有可拆卸的奶嘴盖(7),奶嘴盖(7)上端设有奶嘴(8),奶嘴盖(7)内同轴设有节流板(9),节流板(9)内设有与筒身(1)内部连通且上端呈Y形的药管(10),药管(10)上端贯穿奶嘴(8),节流板(9)下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11),挡板(11)右端与药管(10)下侧外缘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包括圆柱形且上下贯通的筒身(1),筒身(1)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2),活塞(2)上同轴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螺旋杆(3),螺旋杆(3)下侧螺纹连接有位于其外侧的推杆(4),螺旋杆(3)内设有位于其上侧且可上下滑动的旋转头(5),旋转头(5)外侧设有多个位于活塞(2)上方的搅拌叶片(6),筒身(1)上端设有可拆卸的奶嘴盖(7),奶嘴盖(7)上端设有奶嘴(8),奶嘴盖(7)内同轴设有节流板(9),节流板(9)内设有与筒身(1)内部连通且上端呈Y形的药管(10),药管(10)上端贯穿奶嘴(8),节流板(9)下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11),挡板(11)右端与药管(10)下侧外缘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奶嘴盖(7)套装在筒身(1)外侧且与筒身(1)上端紧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身(1)内设有位于其下侧且可上下摆动的环形挡垫(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2)下侧设有套在螺旋杆(3)外侧的轴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迪,马婕,梁新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