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01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新生儿注射药物时容易呛药,及溶剂类药液容易产生沉淀的问题;包括圆柱形且上下贯通的筒身,筒身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活塞上同轴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螺旋杆,螺旋杆下侧螺纹连接有位于其外侧的推杆,螺旋杆内设有位于其上侧且可上下滑动的旋转头,旋转头外侧设有多个位于活塞上方的搅拌叶片,筒身上端设有可拆卸的奶嘴盖,奶嘴盖上端设有奶嘴,奶嘴盖内同轴设有节流板,节流板内设有与筒身内部连通且上端呈Y形的药管,药管上端贯穿奶嘴,节流板下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挡板右端与药管下侧外缘面固定连接;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生儿护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
技术介绍
产科新生儿身体发育不完善且一般没有意识,只有允吸、吞咽等简单的反射动作,不具备自主服药能力,因此大多采用液体注射药物的方法给新生儿喂药,但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呛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新生儿的味觉敏感,可能会抗拒服用某些药物,在安抚时会延迟用药导致溶剂类药物产生沉淀,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新生儿注射药物时容易呛药,及溶剂类药液产生容易沉淀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圆柱形且上下贯通的筒身,筒身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活塞上同轴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螺旋杆,螺旋杆下侧螺纹连接有位于其外侧的推杆,螺旋杆内设有位于其上侧且可上下滑动的旋转头,旋转头外侧设有多个位于活塞上方的搅拌叶片,筒身上端设有可拆卸的奶嘴盖,奶嘴盖上端设有奶嘴,奶嘴盖内同轴设有节流板,节流板内设有与筒身内部连通且上端呈Y形的药管,药管上端贯穿奶嘴,节流板下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挡板右端与药管下侧外缘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节流板下侧设置的挡板对水压的敏感性控制用药时的注射速度,防止水压激增时新生儿呛药,同时将药管上端设置为Y形,防止注射的药液直冲新生儿咽部,活塞上端增加搅拌扇叶,在注射用药前可利用搅拌叶片搅拌药液,解决溶剂类药液在筒身内部容易产生沉淀的问题,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活塞位于环形挡垫下方时的全剖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中活塞与节流板接触时的全剖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挡板节流状态时的全剖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圆柱形且上下贯通的筒身1,筒身1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2,活塞2上同轴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螺旋杆3,螺旋杆3下侧螺纹连接有位于其外侧的推杆4,螺旋杆3内设有位于其上侧且可上下滑动的旋转头5,旋转头5外侧设有多个位于活塞2上方的搅拌叶片6,筒身1上端设有可拆卸的奶嘴盖7,奶嘴盖7上端设有奶嘴8,奶嘴盖7内同轴设有节流板9,节流板9内设有与筒身1内部连通且上端呈Y形的药管10,药管10上端贯穿奶嘴8,节流板9下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11,挡板11右端与药管10下侧外缘面固定连接。为了实现奶嘴盖7可拆卸,所述的奶嘴盖7套装在筒身1外侧且与筒身1上端紧密连接。为了实现螺旋杆3转动,对活塞2向上运动有一定的阻力,所述的筒身1内设有位于其下侧且可上下摆动的环形挡垫12。为了实现螺旋杆3旋转不带动活塞2转动,所述的活塞2下侧设有套在螺旋杆3外侧的轴承13。为了实现旋转头5随螺旋杆3旋转且可上下滑动,所述的螺旋杆3内同轴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圆槽14,圆槽14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圆槽14连通的滑槽15,旋转头5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底部且与滑槽15配合的滑块16。为了实现将筒身1内的药液全部挤出,所述的活塞2内开设有开口朝上且可供搅拌叶片6和旋转头5上下滑动的叶片槽17,旋转头5上侧同轴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弹簧槽18,叶片槽17底部与弹簧槽18底部之间设有套在螺旋杆3外的弹簧19。为了实现水压增大时,节流板9具有节流作用,所述的节流板9与挡板11之间设有扭簧20。为了使推杆4与活塞2分离,所述的推杆4与螺旋杆3底部之间设有棉绳21。为了让推杆4使用方便且对活塞2的推力均匀,所述的推杆4下端设有前后轴向的推拉环22,推杆4外侧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肋板23。本技术在使用时,活塞2上端面在环形挡垫12下方,推杆4与活塞2不接触,从筒身1上端加注药液;在向筒身1内部添加药液时,通过拔掉套装在奶嘴盖7上的奶嘴8从筒身1上端向内部加注药液,奶嘴盖7与筒身1紧密连接后,经推拉环22将推杆4向上移动,此时活塞2上端与环形挡垫12接触,环形挡垫12对活塞2有阻碍作用,推杆4与螺旋杆3的螺纹连接类似于甩干拖把的内部螺纹结构,使螺旋杆3在活塞2中旋转,从而带动螺旋杆3顶端的搅拌叶片6转动搅拌药液,当推杆4与活塞2接触时,活塞2带动环形挡垫12向上摆动挤压药液;螺旋杆3与推杆4之间有定位作用,当推杆4与活塞2接触时,螺旋杆3上端的搅拌叶片6正好处于叶片槽17的上方,当搅拌叶片6与节流板9接触时,搅拌叶片6经旋转头5挤压弹簧19向下收入叶片槽17内,使药液全部挤出筒身1;若活塞2向上移动较快,使筒身1内部水压增大,挤压节流板9下端的挡板11向上摆动堵住药管10下端,当活塞2平稳运行,筒身1内部水压平稳时,挡板11在扭簧20的作用下打开药管10下端;当完成药液注射后,向下拉动推拉环22,此时,搅拌叶片6在叶片槽17中,活塞2向下运动,当搅拌叶片6在弹簧19的作用下从叶片槽17中弹出后,推杆4通过与螺旋杆3底部相连的棉绳21拉动螺旋杆3向下运动,直到活塞2上端滑到环形挡垫12下方;本技术设置药管10上端为Y字形,目的是向新生儿口内注射药液时,防止药液直冲新生儿咽部,导致呛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节流板下侧设置的挡板对水压的敏感性控制用药时的注射速度,防止水压激增时新生儿呛药,同时将药管上端设置为Y形,防止注射的药液直冲新生儿咽部,活塞上端增加搅拌扇叶,在注射用药前可利用搅拌叶片搅拌药液,解决溶剂类药液在筒身内部容易产生沉淀的问题,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包括圆柱形且上下贯通的筒身(1),筒身(1)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2),活塞(2)上同轴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螺旋杆(3),螺旋杆(3)下侧螺纹连接有位于其外侧的推杆(4),螺旋杆(3)内设有位于其上侧且可上下滑动的旋转头(5),旋转头(5)外侧设有多个位于活塞(2)上方的搅拌叶片(6),筒身(1)上端设有可拆卸的奶嘴盖(7),奶嘴盖(7)上端设有奶嘴(8),奶嘴盖(7)内同轴设有节流板(9),节流板(9)内设有与筒身(1)内部连通且上端呈Y形的药管(10),药管(10)上端贯穿奶嘴(8),节流板(9)下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11),挡板(11)右端与药管(10)下侧外缘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包括圆柱形且上下贯通的筒身(1),筒身(1)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2),活塞(2)上同轴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螺旋杆(3),螺旋杆(3)下侧螺纹连接有位于其外侧的推杆(4),螺旋杆(3)内设有位于其上侧且可上下滑动的旋转头(5),旋转头(5)外侧设有多个位于活塞(2)上方的搅拌叶片(6),筒身(1)上端设有可拆卸的奶嘴盖(7),奶嘴盖(7)上端设有奶嘴(8),奶嘴盖(7)内同轴设有节流板(9),节流板(9)内设有与筒身(1)内部连通且上端呈Y形的药管(10),药管(10)上端贯穿奶嘴(8),节流板(9)下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11),挡板(11)右端与药管(10)下侧外缘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奶嘴盖(7)套装在筒身(1)外侧且与筒身(1)上端紧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身(1)内设有位于其下侧且可上下摆动的环形挡垫(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监护室用护理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2)下侧设有套在螺旋杆(3)外侧的轴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迪马婕梁新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