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建筑的轨道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0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建筑的轨道基础,其中,与轨道基础配合的柱脚底板上预留多个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柱脚底板下端面一体设置有若干横向的条状滑块,多个条状滑块间隔均匀设置。轨道基础上端面开设有与条状滑块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匹配的滑槽,每一滑槽均前后贯通。轨道基础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成排的用于固定连接柱脚底板的第一通孔,每一第一通孔均上下贯通。柱脚底板插入轨道基础中设定位置后,通过螺栓与轨道基础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柱脚底板与轨道基础滑动配合并通过螺栓连接,柱脚布置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同时,使得轻型钢结构基础部分具备可拆卸、循环利用的优点,可减少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破坏,绿色环保,节约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建筑的轨道基础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建筑的轨道基础。
技术介绍
工程中常见的基础形式有柱下的独立基础、墙梁下的墙下单独基础、筏片基础、独立构筑物的大块基础、深基础中的桩基础等,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基础。另一方面,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建筑具有自重轻、材质均匀,劳动强度低、安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造型多样等优点,因而在国内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现阶段,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对钢结构柱脚进行连接,基础与钢柱连接需要在完成调整螺母对柱脚底板的水平度及标高进行精确调整后进行二次浇筑,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同时,一旦钢结构建筑拆迁,钢筋混凝土基础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难以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钢筋混凝土基础形式施工工艺繁杂且对环境影响较大等不足,结合轻型钢结构自身因结构材质均匀、自重小而对地基条件和基础形式要求较低的特点,提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用于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建筑的轨道基础,实现轻型钢结构的快速装配。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建筑的轨道基础,用于固定柱脚底板(7),柱脚(6)焊接固定在柱脚底板(7)上,其特征在于,柱脚底板(7)上预留多个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9),柱脚底板(7)下端面一体设置有若干横向的条状滑块(8),多个条状滑块(8)间隔均匀设置;轨道基础(1)上端面开设有与条状滑块(8)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匹配的滑槽(2),每一滑槽(2)均前后贯通;轨道基础(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成排的用于固定连接柱脚底板(7)的第一通孔(4),每一第一通孔(4)均上下贯通;柱脚底板(7)自前向后或自后向前插入轨道基础(1)中设定位置后,通过螺栓与轨道基础(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建筑的轨道基础,用于固定柱脚底板(7),柱脚(6)焊接固定在柱脚底板(7)上,其特征在于,柱脚底板(7)上预留多个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9),柱脚底板(7)下端面一体设置有若干横向的条状滑块(8),多个条状滑块(8)间隔均匀设置;轨道基础(1)上端面开设有与条状滑块(8)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匹配的滑槽(2),每一滑槽(2)均前后贯通;轨道基础(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成排的用于固定连接柱脚底板(7)的第一通孔(4),每一第一通孔(4)均上下贯通;柱脚底板(7)自前向后或自后向前插入轨道基础(1)中设定位置后,通过螺栓与轨道基础(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建筑的轨道基础,其特征在于,条状滑块(8)的纵截面为梯形,且梯形两底边中,较长的底边在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式轻型钢结构建筑的轨道基础,其特征在于,条状滑块(8)的数量为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慧娟吴闯闯刘致远张弦陈曦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