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混凝土桥梁的拆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98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混凝土桥梁的拆除方法,采用浮吊进行,浮吊包括漂浮载体和起吊装置,起吊装置设于漂浮载体上,漂浮载体的四角处分别设有锚绳收放装置,各锚绳收放装置上均设有锚绳,水上混凝土桥梁的拆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漂浮载体抛锚定位:将漂浮载体停靠于待拆混凝土段的侧方位,各锚绳抛锚,完成漂浮载体定位;S2:待拆混凝土段的拆除;S3:漂浮载体退移:松放漂浮载体前方的锚绳,同步收紧漂浮载体后方的锚绳,使漂浮载体相对桥梁退移至预定位置;S5:漂浮载体运输靠岸;S6:漂浮载体返程;S7:循环S1至S6步骤,直到桥梁拆除完成。该水上混凝土桥梁的拆除方法具有能够提高作业效率、作业安全性和减少作业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混凝土桥梁的拆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拆桥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水上混凝土桥梁的拆除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早期建设的桥梁由于设计荷载等级低、通行能力小、结构老化等原因,已不能满足交通发展需要,必须拆除重建。在桥梁拆除过程中,大量涉及拆除结构体的吊装与运输,尤其是跨越江、河的水上桥梁,多数为大型或特大型桥梁,桥梁分段、分块后的结构体以竖长结构为主,且重量大,涉及水上吊装与运输,安全风险高,通常需投入多种设备、分工协作完成水上吊装和运输,如采用大型浮吊完成结构物的吊装后,转至大型运输船舶上依靠船舶完成结构物向目的地运输,再利用陆地上的大型吊机完成拆除结构物的卸载至存料破碎厂。该种方式下由于多设备的投入使用,对设备的统一协调管理难度大、设备安全风险高、成本投入高,同时,由于拆除结构物在吊装与运输、运输与卸件过程中在不同设备之间转移,消耗时间长,效率低,严重影响桥梁拆除的整体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作业效率、作业安全性和减少作业成本的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混凝土桥梁的拆除方法,采用浮吊(1)进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吊(1)包括漂浮载体(11)和起吊装置(12),所述起吊装置(12)设于漂浮载体(11)上,所述漂浮载体(11)的四角处分别设有锚绳收放装置(13),各所述锚绳收放装置(13)上均设有锚绳(14),所述水上混凝土桥梁的拆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漂浮载体(11)抛锚定位:将漂浮载体(11)停靠于待拆混凝土段(2)的侧方位,各锚绳(14)抛锚,完成漂浮载体(11)定位;/nS2:待拆混凝土段(2)的拆除:起吊装置(12)起吊待拆混凝土段(2),对待拆混凝土段(2)进行切割拆除;/nS3:漂浮载体(11)退移:松放漂浮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混凝土桥梁的拆除方法,采用浮吊(1)进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吊(1)包括漂浮载体(11)和起吊装置(12),所述起吊装置(12)设于漂浮载体(11)上,所述漂浮载体(11)的四角处分别设有锚绳收放装置(13),各所述锚绳收放装置(13)上均设有锚绳(14),所述水上混凝土桥梁的拆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漂浮载体(11)抛锚定位:将漂浮载体(11)停靠于待拆混凝土段(2)的侧方位,各锚绳(14)抛锚,完成漂浮载体(11)定位;
S2:待拆混凝土段(2)的拆除:起吊装置(12)起吊待拆混凝土段(2),对待拆混凝土段(2)进行切割拆除;
S3:漂浮载体(11)退移:松放漂浮载体(11)前方的锚绳(14),同步收紧漂浮载体(11)后方的锚绳(14),使漂浮载体(11)相对桥梁退移至预定位置;
S4:漂浮载体(11)转向:收起漂浮载体(11)前方的锚绳(14),并在漂浮载体(11)运输目标方向重新抛锚,再收紧漂浮载体(11)运输目标方向位置上的锚绳(14),利用该锚绳(14)的牵引作用控制各锚绳(14)的收紧量,完成漂浮载体(11)的90°转向;
S5:漂浮载体(11)运输靠岸:利用漂浮载体(11)运输目标方向位置上的锚绳(14),使漂浮载体(11)向目标方向前行,靠岸后再通过起吊装置(12)将已拆混凝土段(2)卸于存料场(3);
S6:漂浮载体(11)返程:利用各锚绳(14)的配合作用,将漂浮载体(11)移动至下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兵李亚民黄巍吴新红曾琪李金恒李俊峰朱欣苏迎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