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双曲拱桥拆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沿纵桥向,以双曲拱桥每跨主拱圈的1/2截面处为对称轴,在每跨主拱圈的预设位置处底部安装支撑机构,支撑机构顶部抵顶对应的主拱圈;沿纵桥向,从双曲拱桥中间朝两边对称拆除桥面系,或从主拱圈中间朝两边对称拆除桥面系;在主拱圈拱顶安装线形调节装置,从主拱圈的预设位置处对称拆除拱上建筑,并通过所述线形调节装置调整主拱圈的压力线,以使所述压力线与拱轴线之间的偏差处于预设范围内;从所述主拱圈的预设位置处对称拆除所述主拱圈;拆除承台、桩基和岸边桥台。本申请可有效提高主拱圈结构及施工安全的保险系数,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的安全风险大、对环境影响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曲拱桥拆除方法
本申请涉及工程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曲拱桥拆除方法。
技术介绍
上世纪60年代,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及社会背景,双曲拱桥以其结构轻盈、施工方便、造价经济等特点而在我国逐步得到应用。进入80年代后,该桥型逐渐暴露出荷载标准低、横向稳定性差、对基础沉降敏感、通航净空不足等问题。同时,经过多年的服役,大多双曲拱桥呈现拱上建筑开裂、拱顶下挠、承载力不足等问题,虽进行维修加固但其承载能力仍无法满足现行交通需求,需对其进行拆除改造。双曲拱桥结构体系复杂,拆除过程中其主拱圈的受力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一旦拱肋(或主拱圈)压力线严重偏离拱轴线时,主拱圈受力不均衡,极易造成桥梁失稳破坏,引发安全事故。而各跨之间相互影响,存在连拱效应,一跨发生破坏,极易造成连锁垮塌事故。近年来,因拆除方法不当而造成双曲拱桥垮塌的事故时有发生。目前的双曲拱桥拆除方法主要有爆破法、机凿法、满堂支架法等。其中,爆破法及机凿法是将拱肋整体破坏,拆除物塌落至桥下,易受航道通航及周围建筑物制约;满堂支架法为在拱底设置满堂支架形成有效支撑,再直接分解为若干段予以拆除,该方法支架量大、成本高,且影响下方航道通行。由于双曲拱桥特有结构特征,拆除过程应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下方航道和周围居民建筑影响小。因此,提出一种安全性高、环境影响小的双曲拱桥拆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曲拱桥拆除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安全风险大、对环境影响大的缺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曲拱桥拆除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沿纵桥向,以双曲拱桥每跨主拱圈的1/2截面处为对称轴,在每跨主拱圈的预设位置处底部对称安装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顶部抵顶对应的主拱圈;沿纵桥向,从双曲拱桥中间朝两边对称拆除桥面系,或从主拱圈中间朝两边对称拆除桥面系;在所述主拱圈拱顶安装线形调节装置,从主拱圈的预设位置处对称拆除拱上建筑,并通过所述线形调节装置调整主拱圈的压力线,以使所述压力线与拱轴线之间的偏差处于预设范围内;从所述主拱圈的预设位置处对称拆除所述主拱圈;拆除承台、桩基和岸边桥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拱上建筑包括位于主拱圈的两所述支撑机构之间的实腹段混凝土、位于所述实腹段混凝土两侧且自上而下布置的预制桥面板、横梁、立柱;所述拱上建筑的拆除顺序为先实腹段混凝土、其次预制桥面板、再次横梁和立柱。一些实施例中,拆除所述实腹段混凝土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设定的第一拆除顺序,将所述实腹段混凝土划分成多个土块;对所述土块采用原位拆除法依次对称拆除,且在每拆除一次后,通过所述线形调节装置调整主拱圈的压力线。一些实施例中,拆除所述预制桥面板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设定的第二拆除顺序,将所述实腹段混凝土两侧的预制桥面板划分成多个面板块;依次对称拆除所述实腹段混凝土两侧的预制桥面板的面板块,且在每拆除一次后,通过所述线形调节装置调整主拱圈的压力线。一些实施例中,拆除所述横梁、立柱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设定的第三拆除顺序,将所述横梁划分成多个横梁节段,每个横梁节段连接有一个立柱,且所述横梁节段与对应的立柱构成对称的T形构件;依次对称拆除两所述支撑机构外侧的T形构件,且在每拆除一次后,通过所述线形调节装置调整主拱圈的压力线。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形调节装置采用水箱,并通过注水、放水方式进行线形调节。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拱圈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拱板、拱波、横隔板以及设于拱波两侧的拱肋;所述主拱圈的拆除顺序为先拱板和拱波、其次横隔板、再次拱肋。一些实施例中,拆除所述拱板和拱波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设定的第四拆除顺序,将由拱板和拱波构成的整体构件划分成多个构件单元;依次对称拆除所述构件单元。一些实施例中,拆除所述拱肋包括如下步骤:以两所述支撑机构作为支点,将所述拱肋划分成三个拱肋节段;按照设定的第五拆除顺序,依次对称拆除所述拱肋节段。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位置为主拱圈的1/4和3/4截面处,或1/4、1/2和3/4截面处,或1/3和2/3截面处,或1/3、1/2和2/3截面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曲拱桥拆除方法,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一方面,可以对主拱圈形成有效的支撑,以便于双曲工拱桥的拆除,另一方面,相比于满堂支架法,本方法在每跨对称设置两个支撑机构,即可进行拆除施工,支架量大大减少,成本低,同时,对下方的航道通行影响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同时通过线形调节装置进行线形调节,动态控制主拱圈压力线的变化范围,以使其余拱轴线之间的偏差处于预设范围内,二者尽可能契合,大大提高了拆卸过程中结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拱底支撑机构立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拱底支撑机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拱上建筑拆除立面布置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跨实腹段混凝土拆除顺序布置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跨预制桥面板拆除顺序布置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拱圈横断面布置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跨主拱圈拱波拆除立面布置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跨主拱圈拱波拆除顺序布置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跨主拱圈拱肋拆除立面布置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跨主拱圈拱肋拆除顺序布置图。1、支撑机构;11、支架;12、联接系;13、桩帽;14、桩顶分配梁;15、横桥向贝雷梁;16、支撑梁;17、垫块;2、桥面系;21、防撞墙;22、沥青面层;23、混凝土铺装层;3、拱上建筑;31、实腹段混凝土;32、预制桥面板;33、横梁;34、立柱;35、底梁;4、主拱圈;41、拱板;42、拱波;43、拱肋;44、横隔板;5、承台;6、桩基;7、岸边桥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曲拱桥拆除方法,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安全风险大、对环境影响大的缺陷。具体地,该拆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参见图1所示,沿纵桥向,在双曲拱桥每跨主拱圈4的预设位置处底部安装支撑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曲拱桥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n沿纵桥向,以双曲拱桥每跨主拱圈(4)的1/2截面处为对称轴,在每跨主拱圈(4)的预设位置处底部对称安装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顶部抵顶对应的主拱圈(4);/n沿纵桥向,从双曲拱桥中间朝两边对称拆除桥面系(2),或从主拱圈(4)中间朝两边对称拆除桥面系(2);/n在所述主拱圈(4)拱顶安装线形调节装置,从主拱圈(4)的预设位置处对称拆除拱上建筑(3),并通过所述线形调节装置调整主拱圈(4)的压力线,以使所述压力线与拱轴线之间的偏差处于预设范围内;/n从所述主拱圈(4)的预设位置处对称拆除所述主拱圈(4);/n拆除承台(5)、桩基(6)和岸边桥台(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曲拱桥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沿纵桥向,以双曲拱桥每跨主拱圈(4)的1/2截面处为对称轴,在每跨主拱圈(4)的预设位置处底部对称安装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顶部抵顶对应的主拱圈(4);
沿纵桥向,从双曲拱桥中间朝两边对称拆除桥面系(2),或从主拱圈(4)中间朝两边对称拆除桥面系(2);
在所述主拱圈(4)拱顶安装线形调节装置,从主拱圈(4)的预设位置处对称拆除拱上建筑(3),并通过所述线形调节装置调整主拱圈(4)的压力线,以使所述压力线与拱轴线之间的偏差处于预设范围内;
从所述主拱圈(4)的预设位置处对称拆除所述主拱圈(4);
拆除承台(5)、桩基(6)和岸边桥台(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拱桥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拱上建筑(3)包括位于主拱圈的两所述支撑机构(1)之间的实腹段混凝土(31)、位于所述实腹段混凝土(31)两侧且自上而下布置的预制桥面板(32)、横梁(33)、立柱(34);
所述拱上建筑(3)的拆除顺序为先实腹段混凝土(31)、其次预制桥面板(32)、再次横梁(33)和立柱(3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曲拱桥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拆除所述实腹段混凝土(31)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设定的第一拆除顺序,将所述实腹段混凝土(31)划分成多个土块;
对所述土块采用原位拆除法依次对称拆除,且在每拆除一次后,通过所述线形调节装置调整主拱圈(4)的压力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曲拱桥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拆除所述预制桥面板(32)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设定的第二拆除顺序,将所述实腹段混凝土(31)两侧的预制桥面板(32)划分成多个面板块;
依次对称拆除所述实腹段混凝土(31)两侧的预制桥面板(32)的面板块,且在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曙光,王文武,江湧,范远威,魏魁,王志金,陈虎,周俊俊,宋运超,芦亮,李邵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特种技术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