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苎麻纱的方法及苎麻预处理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9896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苎麻纱的方法及苎麻预处理设备,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束状精干麻中添加占精干麻重量1~5%的乳化油、0.3~2%工业酒精,并密封养生8~24小时;梳麻分丝后进行预切断,麻纤维长度在80mm以内,对苎麻纤维进行在切断,使纤维长度在16~40mm之间,预切断过程中进行麻结的滤除;清洗苎麻纤维中的乳化油,然后对切断后的苎麻纤维进行抓泡;对苎麻纤维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织加工,通过对应的预处理设备,实现苎麻的匀化分丝和切断,使其更加符合棉纺设备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高效的利用棉纺设备加工苎麻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苎麻纱的方法及苎麻预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苎麻纱的方法及苎麻预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国内外苎麻纺纱设备落后,但是纺棉设备相对先进很多,而棉纺纤维长度一般为16~38mm,现有的纺麻工艺为:软麻机-钢丝机-预并条机-精梳机-针梳机-精梳并条机-粗纱机-细沙机,其工艺复杂,且效率低下,麻纺产品相对质量差,其原因是苎麻纱的条干不匀且很大,长短不一,长度差距很大,纤维柔性和成品弹性、松软度等均难以保障。纺纱加工的本质是将纤维伸直平行排列后,加捻成纱。纤维越长,其伸直平行排列越难,并且纤维越长,纤维长度的差异越大纺纱的难度越大,成纱的质量越差,因此,从目前的纺纱系统来看,长度短的棉纤维(30mm左右)的纺纱流程最短,各工序的机器速度也最快,整体技术水平最高;而长度较长的麻、毛、绢等纤维(长度一般在70~110mm),不仅其纺纱流程比棉纺长,且其生产速度也比棉纺慢很多。虽然从成纱的角度来看,纤维越长,其成纱的强力可以越大,但实际上,经过我们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纺纱实验证实,纤维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纤维长度的增加对强力的贡献就非常有限了,而长度较短的纤维,成纱后的均匀度等性能显著改善。一般来说,目前纱的平均强力基本能满足要求,而用户更多地是关注纱的强力不匀。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处理将苎麻纤维长度变短,使其符合棉纺纺纱的要求,然后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纱加工,利用先进的棉纺平台,促进苎麻纺纱的发展。在专利“一种苎麻棉型纺纱加工方法及其使用的牵切设备”(公开号:CN102181972A)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苎麻纺纱方法,即牵切苎麻棉型纺纱方法,其加工流程为:精干麻→软麻→预牵切→牵切→预并→条卷→精梳→并条(2~3道)→粗纱→细纱。该技术利用一种牵切设备,采用液压或者气动加压的方式形成较大的钳口握持力,通过前、后罗拉的速度差异将苎麻中的长纤维牵断到30~50mm的长度,然后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纱加工,提高了苎麻纺设备与棉纺设备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先进的棉纺平台,促进了苎麻纺纱的发展。但是,由于苎麻纤维粗、硬、强度大,导致牵切设备负荷大,能耗高,牵切效率低下,且由于精干麻中因纤维弯曲、纠缠而存在的纤维团、纤维结特别多,这些纤维团、纤维结无法通过牵切分离、松解,此外,牵切后的苎麻纤维中还存在相当比例未能牵断的超长纤维,上述现象致使其在棉纺并条机、粗纱机和细纱机加工时,非常困难,极易出现牵伸不开的现象,并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成纱质量。为解决这个问题,有学者又提出了采用苎麻精梳条进行牵切的方法(钟海.棉型苎麻牵切纺纱工艺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该方法利用现有的苎麻前纺设备对苎麻进行加工,形成精梳条后再牵切,避免了精干麻牵切中存在的纤维团、纤维结的现象,使后续的并条、粗纱和细纱等工序的可纺性有很大的改善,成纱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是,在牵切精梳条时,同样由于苎麻纤维粗、硬、强度大,导致牵切设备的负荷大,能耗高,牵切效率低下,不仅产量很低,而且牵切后的苎麻纤维中同样存在相当比例未能牵断的超长纤维,使后续纺纱工序,尤其是粗纱和细纱工序牵伸困难,即使采用滑溜牵伸,也时有牵伸不开现象发生,使成纱过程和成纱质量不尽人意。这种方法工序流程太长,用工多、能耗高,生产效率低、原料的利用率低。牵切纺纱以前,苎麻在棉纺设备上的纺纱加工主要是针对苎麻长麻纺中的精梳落麻与棉及棉型纤维混纺,其流程为:苎麻精梳落麻→开清→梳理→并条(2道)→粗纱→细纱。但该工艺的原料是苎麻长麻纺工艺中精梳工序产生的落麻,其麻粒、硬条和杂质多,短纤维含量高,导致成纱质量不高。因此,也有部分工厂为提高成纱质量,采用精干麻软麻后直接切断纤维,然后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纱,其流程为:苎麻精干麻→软麻→切麻→开清→梳理→并条(2道)→粗纱→细纱,但因精干麻中因纤维弯曲、纠缠而存在的纤维团、纤维结特别多,切断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超长纤维、麻粒和硬条,既无法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精梳等精细加工,后续纺纱,尤其是粗纱和细纱工序因长纤维的存在而牵伸困难,只能采用滑溜牵伸,因此,其只能用于加工粗支、低档的苎麻混纺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苎麻纱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苎麻纤维被梳理和切断的效果,使其在进行棉纺设备上加工时更加符合棉纺设备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苎麻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束状精干麻中添加占精干麻重量1~5%的乳化油、0.3~2%工业酒精,并密封养生8~24小时;2、梳麻分丝后进行预切断,麻纤维长度在80mm以内,对苎麻纤维进行在切断,使纤维长度在16~40mm之间,预切断过程中进行麻结的滤除;3、清洗苎麻纤维中的乳化油,然后对切断后的苎麻纤维进行抓泡;4、对步骤3获得的苎麻纤维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织加工。具体而言,对步骤3获得的苎麻纤维依次经过抓棉机、自动给棉机、A034六辊筒开棉机、豪猪式开棉机、梳棉机、并条机、并卷机、精梳机、RSB-D40型并条机、JWF1415型粗纱机、F1520型细纱机、No.21C络筒机。在并条机进行并条时,并条纤维数为2~3条,而棉纤维并条时一般为6~8条,降低并条数量,应对麻纤维粗的同时,也避免麻纤维不均性导致后续棉纺加工设备不能够正常加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苎麻预处理设备,其目的是为了匀化苎麻纤维长度,使其适合棉纺设备进行加工。一种苎麻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本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两个对称分布的梳麻机构,所述梳麻机构包括导向罩,所述导向罩呈具有缺口的圆筒状,所述导向罩内匀速转动连接有一梳麻辊,所述导向罩与梳麻辊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梳麻机构还包括一个能够间歇性将苎麻束向导向罩与梳麻辊之间的间隙内进给的送料装置,所述导向罩的内壁上具有一凸枕,所述梳麻辊表面具有若干组梳齿和一根条状的第一切刀,每一组梳齿包括若干梳条,相邻梳条之间形成梳槽;所述梳槽的宽度在梳麻辊转动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位于梳麻机构下方的切麻机构,所述切麻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若干个剪切辊一和若干个剪切辊二,所述剪切辊一和剪切辊二相间分布,且剪切辊一和剪切辊二转速相同,所述剪切辊一的周面上和剪切辊二的周面上分别设置若干第二切刀和若干第三切刀。送料装置进给一定长度的苎麻束至导向罩与梳麻辊之间的间隙内后停止进给,梳麻辊持续匀速旋转,对位于导向罩与梳麻辊之间的苎麻束进行分丝、梳理和拉直,待各组梳齿对苎麻进行梳理之后,凸枕对应第一切刀,使被梳理和分丝后的苎麻切断,在梳麻辊的旋转下,被切断的苎麻进入切麻机构,在进入切麻机构之前,苎麻不断的刮散、拉直和分丝,特别是呈喇叭状的梳槽和若干组梳齿,能够使苎麻束不断的被分散和柔化,细化纤维的同时,对纤维进行卷曲,使其与棉纤维更加相似。在此过程中,苎麻束被切断成300mm左右的纤维段,进入切麻机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苎麻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在束状精干麻中添加占精干麻重量1~5%的乳化油、0.3~2%工业酒精,并密封养生8~24小时;/n2)梳麻分丝后进行预切断,麻纤维长度在80mm以内,对苎麻纤维进行在切断,使纤维长度在16~40mm之间,预切断过程中进行麻结的滤除;/n3)、清洗苎麻纤维中的乳化油,然后对切断后的苎麻纤维进行抓泡;/n4)、对步骤3)获得的苎麻纤维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织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棉纺设备生产苎麻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束状精干麻中添加占精干麻重量1~5%的乳化油、0.3~2%工业酒精,并密封养生8~24小时;
2)梳麻分丝后进行预切断,麻纤维长度在80mm以内,对苎麻纤维进行在切断,使纤维长度在16~40mm之间,预切断过程中进行麻结的滤除;
3)、清洗苎麻纤维中的乳化油,然后对切断后的苎麻纤维进行抓泡;
4)、对步骤3)获得的苎麻纤维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织加工。


2.一种苎麻预处理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本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两个对称分布的梳麻机构,所述梳麻机构包括导向罩(2),所述导向罩(2)呈具有缺口的圆筒状,所述导向罩(2)内匀速转动连接有一梳麻辊(3),所述导向罩(2)与梳麻辊(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梳麻机构还包括一个能够间歇性将苎麻束向导向罩(2)与梳麻辊(3)之间的间隙内进给的送料装置,所述导向罩(2)的内壁上具有一凸枕(21),所述梳麻辊(3)表面具有若干组梳齿(31)和一根条状的第一切刀(32),每一组梳齿(31)包括若干梳条,相邻梳条之间形成梳槽;所述梳槽的宽度在梳麻辊(3)转动方向上逐渐增大;
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位于梳麻机构下方的切麻机构,所述切麻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若干个剪切辊一(4)和若干个剪切辊二(5),所述剪切辊一(4)和剪切辊二(5)相间分布,且剪切辊一(4)和剪切辊二(5)转速相同,所述剪切辊一(4)的周面上和剪切辊二(5)的周面上分别设置若干第二切刀(41)和若干第三切刀(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凡李仁充李海燕丁学兵刘宏明王金波冯德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化麻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