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京玮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91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包括壳体(100)、搅拌叶(200)、驱动部(300),其以电机(303)驱动转盘(305)上的卡销(306)转动,致使摆杆(307)摆动,而带动齿轮(310)驱动齿条(311)往复移动,实现带动搅拌叶(200)往复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驱动部(300)可利用摆杆(307)和电机(303)的相互配合而使齿轮(310)齿条(311)进行往复运动,而无需电机(303)反复切换正反方向旋转,也能够实现齿条(311)带动的搅拌叶(200)能够往复摆动,从而实现往复搅拌培养液的效果,从而实现自动搅拌培养液的效果,并且,搅拌效果好,电机也不用反复切换旋转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培养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搅拌培养液的培养皿。
技术介绍
生物实验中,对于细菌、动物、植物在生存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将其配置在培养皿的壳体内,并通过水泵带动进水口、出水口的进水管、出水管不断循环培养液,而实现培养液的浓度较为均匀,不会出现局部的培养液浓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但是,为了使培养液的浓度更为均匀、也为了能够尽可能少的启动水泵而也能达到培养液浓度均匀,因此,需要在培养皿内持续搅拌培养液。总依靠人工搅拌费时费力。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自动搅拌培养液的生物培养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一种生物培养皿。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包括壳体,其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出水管;搅拌叶,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并用于搅拌壳体内的培养液;驱动部,其以电机驱动转盘上的卡销转动,致使摆杆摆动,而带动齿轮驱动齿条往复移动,实现带动搅拌叶往复移动。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电机、输出轴、转盘、卡销、摆杆、第一轴、第三连杆、齿轮、齿条、导杆、导套、第四连杆;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所述第一连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盘同轴固定,所述转盘的侧表面与所述卡销的一端固定,所述卡销的另一端配置在所述摆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长圆孔内并沿其移动,所述摆杆的中部与第一轴固定,所述第一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杆上,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固定,所述摆杆的下部与所述齿轮固定,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与所述导杆固定,所述导杆配置在导套内,所述导套的外侧面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固定,所述导杆的两端与所述搅拌叶的上部固定。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其中所述导杆、导套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培养液的液面上部。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其中所述导套配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套配置在所述齿条的两侧以支撑导杆。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其中所述导套配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套配置在所述齿条的同一侧以支撑导杆。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其中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其中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其中所述搅拌叶为截面波浪形的板状体。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其中所述搅拌叶为截面椭圆形的饼状体。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通过上述驱动部可利用摆杆和电机的相互配合而使齿轮齿条进行往复运动,而无需电机反复切换正反方向旋转,也能够实现齿条带动的搅拌叶能够往复摆动,从而实现往复搅拌培养液的效果,从而实现自动搅拌培养液的效果,并且,搅拌效果好,电机也不用反复切换旋转方向。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生物培养皿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生物培养皿的第一运动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一种生物培养皿的第二运动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变形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结构变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参见图1、2,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培养皿包括壳体100,其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101、出水管102;搅拌叶200,其配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并用于搅拌壳体100内的培养液;驱动部300,其以电机303驱动转盘305上的卡销306转动,致使摆杆307摆动,而带动齿轮310驱动齿条311往复移动,实现带动搅拌叶200往复移动。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驱动部300可利用摆杆307和电机303的相互配合而使齿轮310齿条311进行往复运动,而无需电机303反复切换正反方向旋转,也能够实现齿条311带动的搅拌叶200能够往复摆动,从而实现往复搅拌培养液的效果,从而实现自动搅拌培养液的效果,并且,搅拌效果好,电机也不用反复切换旋转方向。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所述驱动部300包括第一连杆301、第二连杆302、电机303、输出轴304、转盘305、卡销306、摆杆307、第一轴308、第三连杆309、齿轮310、齿条311、导杆312、导套313、第四连杆314;所述壳体100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杆301固定,所述第一连杆30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连杆302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连杆30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303固定,所述电机303的输出轴304与所述转盘305同轴固定,所述转盘305的侧表面与所述卡销306的一端固定,所述卡销306的另一端配置在所述摆杆307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长圆孔315内并沿其移动,所述摆杆307的中部与第一轴308固定,所述第一轴308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杆309上,所述第三连杆309与所述第二连杆302固定,所述摆杆307的下部与所述齿轮310固定,齿轮310与所述齿条311啮合,所述齿条311与所述导杆312固定,所述导杆312配置在导套313内,所述导套313的外侧面与所述第四连杆314的一端固定,所述第四连杆3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02固定,所述导杆312的两端与所述搅拌叶200的上部固定。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电机303、转盘305、卡销306、摆杆307的相互作用,可在电机303以同一方向转动时,使摆杆307往复摆动而不产生较为突兀的现象,并且,由于长圆孔315沿所述摆杆307的长度方向开设,因此,已知电机303的转速和方向均恒定时,由摆杆307的摆动幅度可知,摆杆307在摆动幅度最大处角速度最小,而摆杆307的摆动角速度在竖直状态时最大,那么,通过其不断变化的角度度来搅拌培养液可顺着培养液的流动趋势而逐渐增加摆动幅度,从而可在培养液较满时,不会使培养液流出壳体100,也不会顺带将壳体100内培养的生物冲出壳体100。此外,上述摆杆307通过齿轮310齿条311带动搅拌叶200往复运动,更能够合理地利用摆杆307的这一摆动角速度的效应,产生类似钟摆运动这一较为符合自然规律的运动,其相比于传统的使搅拌叶200移动的线速度一定的驱动结构而言,其利用了可变的、中心位置加速度最大的类似钟摆运动的驱动方式驱动搅拌叶200搅拌培养液,可更好的顺应搅拌培养液的趋势,而避免液面上的水浪过高而溢出壳体。其中,所述电机的电源模块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其中,在对比实验中,本专利技术以直径5cm的圆柱体马克杯中完全置入两个直径3cm的圆形搅拌叶。对照组:传统驱动方式驱动的、线速度恒定为最大3cm/s的往复运动的搅拌叶在距离杯子顶部4厘米处无培养液,才能保证不溢出。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驱动的最大3cm/s的往复运动的搅拌叶在距离杯子顶部2厘米处无培养液,就能保证不溢出。因此,相比于对照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明显的多在培养皿内放置培养液,其驱动方式可更加利于培养液不溢出,从而使培养皿内培养的生物得到更冲组的培养液的培养,而尽可能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0),其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101)、出水管(102);/n搅拌叶(200),其配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并用于搅拌壳体(100)内的培养液;/n驱动部(300),其以电机(303)驱动转盘(305)上的卡销(306)转动,致使摆杆(307)摆动,而带动齿轮(310)驱动齿条(311)往复移动,实现带动搅拌叶(200)往复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其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101)、出水管(102);
搅拌叶(200),其配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并用于搅拌壳体(100)内的培养液;
驱动部(300),其以电机(303)驱动转盘(305)上的卡销(306)转动,致使摆杆(307)摆动,而带动齿轮(310)驱动齿条(311)往复移动,实现带动搅拌叶(200)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00)包括第一连杆(301)、第二连杆(302)、电机(303)、输出轴(304)、转盘(305)、卡销(306)、摆杆(307)、第一轴(308)、第三连杆(309)、齿轮(310)、齿条(311)、导杆(312)、导套(313)、第四连杆(314);所述壳体(100)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杆(301)固定,所述第一连杆(30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连杆(302)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连杆(30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303)固定,所述电机(303)的输出轴(304)与所述转盘(305)同轴固定,所述转盘(305)的侧表面与所述卡销(306)的一端固定,所述卡销(306)的另一端配置在所述摆杆(307)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长圆孔(315)内并沿其移动,所述摆杆(307)的中部与第一轴(308)固定,所述第一轴(308)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杆(309)上,所述第三连杆(309)与所述第二连杆(302)固定,所述摆杆(307)的下部与所述齿轮(310)固定,齿轮(31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京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