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包括上下底面平整的培养瓶本体(1),在培养瓶本体(1)上下底分别设有底面平整的方块型的上底加厚板(2),底面平整的方块型的下底加厚板(3),且培养瓶本体(1)和上底加厚板(2)、下底加厚板(3)均能紧密卡合,上底加厚板(2)、下底加厚板(3)均能拆卸,该装置结构简单,培养瓶本体和上、下底加厚板紧密卡合,保证细胞接受到正确、均匀的剂量照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放射生物学基础研究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医学进入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的新时代。转化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转化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在转化医学思路的指引下,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基础科研工作已经从传统高校、研究院所转移到各大医院,快速架起了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的桥梁。临床放射生物学,是肿瘤放射治疗的支柱之一,是研究临床肿瘤放射治疗中以及治疗后,肿瘤组织及周边正常组织的放射生物学变化特性。放射生物学研究开始于体外细胞实验。辐射装置则是进行放射生物学实验的基石。在科研院所使用的辐射装置是实验专用X射线机或钴60等放射源,而X射线机需要专门购买且设备昂贵,放射源则需要存放在满足辐射防护要求的专门场所并且设置相应辐射防护装置。在医院进行细胞实验则多就地取材,使用医用直线加速器,常用射线为能量为6MV的X射线。然而,根据X射线剂量吸收的特征,以6MVX射线为例,以水为吸收介质时,吸收剂量达到给出剂量百分之百需要经过深度约1.5cm的水。深度为1.5cm的水介质称为剂量建成区。然而在实际直接照射时,含细胞的培养液深度多为5mm左右,实际到达细胞的辐射剂量远低于给出剂量,且每次实验添加培养液深度不同,则每次细胞的吸收剂量亦有差异,导致实验重复性不佳。目前尚无通用的适配于医用直线加速器的细胞照射专用装置可供使用,各个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简易装置进行剂量修正。另外,细胞培养瓶底部的凸起,会导致照射时射线散射引起照射剂量的可控性和精确性下降,影响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具体采用了以下设计结构及设计方案: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包括上下底面平整的培养瓶本体(1),在培养瓶本体(1)上下底分别设有底面平整的方块型的上底加厚板(2),底面平整的方块型的下底加厚板(3),且培养瓶本体(1)和上底加厚板(2)、下底加厚板(3)均能紧密卡合,上底加厚板(2)、下底加厚板(3)均能拆卸。优选的,所述培养瓶本体(1)上底表面有上底凸起边(11),下底表面有下底凸起边(12);优选的,所述上底凹槽(21)和下底凹槽(31)分别与上底凸起边(11)和下底凸起边(12)相吻合。优选的,所述上底凹槽(21)和下底凹槽(31)深度均为2-3mm。优选的,所述上底加厚板(2)和所述下底加厚板(3)厚度均为1-2cm,其中上底加厚板(2)的宽度与培养瓶本体(1)上底表面边缘对齐,下底加厚板(3)的宽度比培养瓶本体(1)下底表面宽5mm。优选的,所述培养瓶本体(1)上底表面通过上底凸起边(11)和上底加厚板(2)的上底凹槽(21)紧密卡合,且上底加厚板(2)可拆卸。优选的,所述培养瓶本体(1)下底表面通过自身下底凸起边(12)和下底加厚板(3)的下底凹槽(31)紧密卡合,且下底加厚板(3)可拆卸。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当射线分别从培养瓶上方或者底面通过上底加厚板(2)和下底加厚板(3)时,上底加厚板(2)和下底加厚板(3)由有机玻璃制成,有机玻璃具有光子照射剂量吸收系数与生物体等效的性质,与人体组织及细胞对射线的反应相近,而且有机玻璃还具有购置渠道广泛和加工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上底加厚板(2)和下底加厚板(3)形成剂量建成区,使射线到达细胞时的剂量均达到给出剂量的100%左右,既保证了剂量的准确性,又保证了实验的可重复性。另一方面,无论从上方照射还是从底面照射,相应的上底加厚板(2)和下底加厚板(3)与培养瓶本体(1)紧密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射线散射。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培养瓶本体和上、下底加厚板紧密卡合,既保证了剂量的准确性,又保证了实验的可重复性,确保细胞接受到正确、均匀的剂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的正视图;图4为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的剖视图;图6为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的上底表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的上底表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培养瓶本体;11—上底凸起边;12—下底凸起边;2—上底加厚板;21—上底凹槽;3—下底加厚板;31—下底凹槽;4—细胞悬液。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说明图附图所示,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包括培养瓶本体1,培养瓶本体1上、下底表面分别自带有上底凸起边11和下底凸起边12,高度为均为2-3mm,在培养瓶本体1上下底分别设有上底加厚板2,下底加厚板3,且上底加厚板2和下底加厚板3一面上分别设有上底凹槽21和下底凹槽31,上底凹槽21和下底凹槽31的深度均为2-3mm,上底凹槽21和下底凹槽31分别与上底凸起边11和下底凸起边12相吻合;上底加厚板2和下底加厚板3均采用有机玻璃制成,厚度为1-2cm。进一步地,培养瓶本体1上底表面通过自身上底凸起边11和上底加厚板2的上底凹槽21紧密卡合,且上底加厚板2可拆卸。进一步地,培养瓶本体1下底表面通过自身下底凸起边12和下底加厚板3的下底凹槽31紧密卡合,且下底加厚板3可拆卸。实施例:首先将上底加厚板2的上底凹槽21和装有细胞悬液4的培养瓶本体1上底表面的上底凸起边11紧密卡合,同样将下底加厚板3的下底凹槽31和培养瓶本体1下底表面的下底凸起边12紧密卡合,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心机房进行照射。细胞照射使用的仪器为医用直线加速器,将培养瓶装置摆放在直线加速器射野中央,射野的范围为40*40cm,旋转机头180度,射线从床面下方经过下底加厚版2与培养瓶本体1下底面,到达细胞贴壁层。在直线加速器上设置实验所需参数,开始照射。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包括上下底面平整的培养瓶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培养瓶本体(1)上下底分别设有底面平整的方块型的上底加厚板(2),底面平整的方块型的下底加厚板(3),且培养瓶本体(1)和上底加厚板(2)、下底加厚板(3)均能紧密卡合,上底加厚板(2)、下底加厚板(3)均能拆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包括上下底面平整的培养瓶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培养瓶本体(1)上下底分别设有底面平整的方块型的上底加厚板(2),底面平整的方块型的下底加厚板(3),且培养瓶本体(1)和上底加厚板(2)、下底加厚板(3)均能紧密卡合,上底加厚板(2)、下底加厚板(3)均能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本体(1)上底表面有上底凸起边(11),下底表面有下底凸起边(12),上底加厚板(2)一面上设有上底凹槽(21),下底加厚板(3)一面上设有下底凹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细胞照射的细胞培养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凹槽(21)和下底凹槽(31)分别与上底凸起边(11)和下底凸起边(12)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细胞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纤,李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