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萍萍专利>正文

一种抗裂再生混凝土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817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裂再生混凝土;该抗裂再生混凝土组成为:矿渣水泥30份、粉煤灰30份、再生粗骨料12份、再生细骨料8份、硅酸钠矿粉6份、硅酸钙矿粉6份和再生胶凝混合物8份;再生胶凝混合物不仅能够提高再生粗骨科和再生细骨料与水泥之间的相互粘结混合效果,进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裂变和抗压能力;同时再生胶凝混合物能够提高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二公开了一种抗裂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S1:骨料提取;S2:凝胶制备:S3:水化硅盐:S4:泥浆制备;S5:混合制备;防止未经处理后的再生粗骨料表面或内部含有大量的微粉,导致再生粗骨料与泥浆接触整体较差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裂再生混凝土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
,具体的说是一种抗裂再生混凝土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再生混凝土技术是将废弃混凝土、碎砖、瓦、玻璃等进行破碎,再清洗分级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粗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制备混凝土的技术。该技术可以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占地和处理的问题,减少污染同时也节约能源。而现有的废弃混凝土骨料中再利用到混凝土制备中时,再生混凝土骨料中含有的再生混凝土微粉,由于再生混凝土微粉的活性和粘结性较低,影响再生骨料和泥浆之间的相互结合,进而导致新制备混凝土的抗裂性和相互之间的结合性严重降低的现象;同时现有的对再生混凝土骨料表面的微粉进行处理时,不能够有效的对再生混凝土微粉进行收集利用到再生混凝土中,进而导致再生混凝土在制备时导致原料浪费损失的现象,进而影响再生混凝土的高效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裂再生混凝土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而现有的废弃混凝土骨料中再利用到混凝土制备中时,再生混凝土骨料中含有的再生混凝土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裂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抗裂再生混凝土组成为:矿渣水泥30份、粉煤灰30份、再生粗骨料12份、再生细骨料8份、硅酸钠矿粉6份、硅酸钙矿粉6份和再生胶凝混合物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裂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抗裂再生混凝土组成为:矿渣水泥30份、粉煤灰30份、再生粗骨料12份、再生细骨料8份、硅酸钠矿粉6份、硅酸钙矿粉6份和再生胶凝混合物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再生凝胶混合物是由再生玻璃微粉和再生混凝土微粉混合制成;所述再生玻璃微粉和再生混凝土微粉的混合比例6:4;所述再生混凝土微粉是由再生细骨料内提取的,且再生混凝土微粉的含量为12份~28份。


3.一种抗裂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2中抗裂再生混凝土的制备,该方法步骤如下:
S1:骨料提取:将废弃的块状混凝土投放到粉碎过滤装置内,粉碎过滤装置内设置的三层过滤筛网将对粉碎后的骨料进行筛选,根据废弃混凝土的粉碎程度不同,筛选出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将制备的再生细骨料通过研磨盘(7)进行研磨,研磨形成再生细骨料和再生混凝土微粉,通过最底层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制备再生混凝土微粉;
S2:凝胶制备:将S1步骤中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微粉和粉碎后的再生玻璃微粉投放到研磨机进行再次研磨,时间45~60min,将研磨后的再生混凝土微粉和再生玻璃微粉混合物放入到马弗炉中650~800℃,煅烧,1~2h;
S3:水化硅盐:将硅酸钠矿粉和硅酸钙矿粉放入到水化池内进行反复搅拌,制备硅酸钠和硅酸钙的混合溶液;将再生粗骨料投放到制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高频和低频反复震荡,震荡时间为12~18min;将残留的溶液过滤,制备成混合再生粗骨料;
S4:泥浆制备:按重量称取矿渣水泥、粉煤灰、再生细骨料和定量的水混合,同时将S2步骤中制备的再生胶凝混合物投放到混合原料中,对混合原料进行均匀搅拌,静置35-55min;
S5:混合制备:将S4步骤中制备的混合泥浆投放到混凝土搅拌机中,同时将S3步骤中经过水化硅盐处理后的再生粗骨料投放到制备装置内,进行反复均匀搅拌,直至混凝土拌合均匀,制备形成抗裂再生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杨萍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