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表面改性碳纤维材质无动力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79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表面改性碳纤维材质无动力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污水通过抽水泵输送至污水处理池内实施集中存放;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污水处理池内设有的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并在污水处理承载机构上通过承载器设有的改性碳纤维,通过改性碳纤维能够有效的为微生物提供有利的栖息地进而极大的提升了承载器上的载菌能力,并能够为更多的微生物提供有效的栖息场所,使得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够有效的对污水中的有机溶解物实施分解,从而使得污水在实施处理时得以获取无外界输送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对污水的清理净化效果,进而极大的降低了污水处理的外部能耗,且有力的满足了能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所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表面改性碳纤维材质无动力污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表面改性碳纤维材质无动力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其中生活污水成分比较固定,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有机物而现有技术中针对此类污水在实际应用处理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传统的的污水处理需要借助外部设备对污水实施集中处理,而由于污水量较多用户在实际处理应用时极易造成能源消耗过大和成本投入过高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污水处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故而满足不了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采用表面改性碳纤维材质无动力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污水通过抽水泵输送至污水处理池内实施集中存放,并通过盖板将污水处理池实施封盖,且通过在盖板下方设有的空心支架将盖板与污水处理池实施分层盖封并静置二十四小时;S2、然后,将静置后的污水上方的盖板取出,并在污水处理池内安置有污水处理承载机构,且在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下表面四角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伸缩杆,通过伸缩杆调节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在污水处理池内的位置高度,使得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上表面沉于污水内实施淹没;S3、随后,将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内壁安置有承载器,通过承载器将改性碳纤维实施安置,并保证改性碳纤维与承载器保持平行状态,使得改性碳纤维被污水充分淹没;S4、然后,在承载器上方设有分隔板,通过分隔板将承载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并使得两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内互不相通,同时将其中一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实施密封处理,并将另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同时还通过输氧机输送氧气;S5、然后,将改性碳纤维上方铺设有微生物,其中一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内放置厌氧型微生物,而另一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内放置好氧型微生物;S6、最后,将盖板再次通过空心支架对污水处理池实施封盖,并静置两个月,待两个月后开启盖板并取出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其中,所述空心支架用于作为盖板与污水处理池的分段隔离装置,且空心支架上表面与下表面均黏贴有密封胶体,所述空心支架的镂空处通过卡件固定连接有密封板。其中,所述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上表面沉入污水内的深度尺寸为三十厘米到五十厘米之间,所述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四周均通过磁铁吸附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橡胶材质构成,且定位块内镶嵌有铁片。其中,所述微生物有好氧降解型微生物和厌氧降解型微生物两种,且任意相邻两个微生物之间的间距尺寸为一厘米。其中,所述改性碳纤维是通过将PAN基碳纤维实施预氧化并经过五百到一千两百摄氏度的碳化处理以调节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且在活化处理时采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改进。其中,所述污水处理池呈矩形结构,所述抽水泵具体型号为WP-16000DP的抽水泵。其中,所述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上表面四周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卡件,且任意相邻两个卡件通过卡口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伸缩杆为螺旋调节式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通过万向球转动连接有地垫,且地垫下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圈。其中,所述分隔板的内壁四周均黏贴有密封层,所述厌氧型微生物外围的分隔板上表面通过卡件固定连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分隔板之间黏贴有密封条。其中,所述输氧机的型号为DE-Y1A的小型输氧机。以上方案,通过在污水处理池内设有的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并在污水处理承载机构上通过承载器设有的改性碳纤维,通过改性碳纤维能够有效的为微生物提供有利的栖息地进而极大的提升了承载器上的载菌能力,并能够为更多的微生物提供有效的栖息场所,使得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够有效的对污水中的有机溶解物实施分解,从而使得污水在实施处理时得以获取无外界输送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对污水的清理净化效果,进而极大的降低了污水处理的外部能耗,且有力的满足了能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所需。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然而,实施方式可以按各种形式实施,而不应被认为限制于本文中提及的结实施方式。而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整地传达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为了避免混淆本公开的主题,可能没有详细描述或示出己知的功能或结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污水通过抽水泵输送至污水处理池内实施集中存放,从而能够将待处理的污水实施集中处理,所述抽水泵具体型号为WP-16000DP的抽水泵,并通过盖板将污水处理池实施封盖,进而使得污水处理池避免被二次污染而降低处理效率,所述污水处理池呈矩形结构,方便用户施工安装,且通过在盖板下方设有的空心支架将盖板与污水处理池实施分层盖封并静置二十四小时,从而使得原污水内的杂物能够实施沉降从达到污水与杂物分隔的效果,所述空心支架用于作为盖板与污水处理池的分段隔离装置,且空心支架上表面与下表面均黏贴有密封胶体,通过密封胶体能够有效的提升空心支架与盖板和污水处理池之间的密闭效果,所述空心支架的镂空处通过卡件固定连接有密封板,通过密封板能够有效的使得空心支架的镂空处实施封闭从而达到整体密封与镂空方便用户插入接气管的效果;S2、然后,将静置后的污水上方的盖板取出,并在污水处理池内安置有污水处理承载机构,通过污水处理承载机构能够有效的为改性碳纤维与微生物提供有效的着力点,同时也方便用户实施提取与更换,所述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上表面沉入污水内的深度尺寸为三十厘米到五十厘米之间,所述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四周均通过磁铁吸附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橡胶材质构成,且定位块内镶嵌有铁片,进而使得定位块得以有效的提升与污水处理池的接触稳定效果,且在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下表面四角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伸缩杆,通过伸缩杆调节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在污水处理池内的位置高度,使得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上表面沉于污水内实施淹没,所述伸缩杆为螺旋调节式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通过万向球转动连接有地垫,且地垫下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圈;S3、随后,将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内壁安置有承载器,通过承载器将改性碳纤维实施安置,并保证改性碳纤维与承载器保持平行状态,使得改性碳纤维被污水充分淹没,进而能够达到对位于其上方的微生物实施平稳承载,所述改性碳纤维是通过将PAN基碳纤维实施预氧化并经过五百到一千两百摄氏度的碳化处理以调节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且在活化处理时采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改进;S4、然后,在承载器上方设有分隔板,通过分隔板将承载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并使得两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内互不相通,同时将其中一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实施密封处理,并将另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同时还通过输氧机输送氧气,所述输氧机的型号为DE-Y1A的小型输氧机,从而使得厌氧型微生物与好氧型微生物得以同处共同环境下实施相通的污水处理效果,所述分隔板的内壁四周均黏贴有密封层,通过密封层能够有效的提升密封效果,所述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上表面四周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表面改性碳纤维材质无动力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首先,将污水通过抽水泵输送至污水处理池内实施集中存放,并通过盖板将污水处理池实施封盖,且通过在盖板下方设有的空心支架将盖板与污水处理池实施分层盖封并静置二十四小时;/nS2、然后,将静置后的污水上方的盖板取出,并在污水处理池内安置有污水处理承载机构,且在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下表面四角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伸缩杆,通过伸缩杆调节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在污水处理池内的位置高度,使得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上表面沉于污水内实施淹没;/nS3、随后,将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内壁安置有承载器,通过承载器将改性碳纤维实施安置,并保证改性碳纤维与承载器保持平行状态,使得改性碳纤维被污水充分淹没;/nS4、然后,在承载器上方设有分隔板,通过分隔板将承载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并使得两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内互不相通,同时将其中一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实施密封处理,并将另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同时还通过输氧机输送氧气;/nS5、然后,将改性碳纤维上方铺设有微生物,其中一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内放置厌氧型微生物,而另一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内放置好氧型微生物;/nS6、最后,将盖板再次通过空心支架对污水处理池实施封盖,并静置两个月,待两个月后开启盖板并取出污水处理承载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表面改性碳纤维材质无动力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污水通过抽水泵输送至污水处理池内实施集中存放,并通过盖板将污水处理池实施封盖,且通过在盖板下方设有的空心支架将盖板与污水处理池实施分层盖封并静置二十四小时;
S2、然后,将静置后的污水上方的盖板取出,并在污水处理池内安置有污水处理承载机构,且在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下表面四角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伸缩杆,通过伸缩杆调节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在污水处理池内的位置高度,使得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上表面沉于污水内实施淹没;
S3、随后,将污水处理承载机构内壁安置有承载器,通过承载器将改性碳纤维实施安置,并保证改性碳纤维与承载器保持平行状态,使得改性碳纤维被污水充分淹没;
S4、然后,在承载器上方设有分隔板,通过分隔板将承载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并使得两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内互不相通,同时将其中一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实施密封处理,并将另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同时还通过输氧机输送氧气;
S5、然后,将改性碳纤维上方铺设有微生物,其中一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内放置厌氧型微生物,而另一个独立的承载机构内放置好氧型微生物;
S6、最后,将盖板再次通过空心支架对污水处理池实施封盖,并静置两个月,待两个月后开启盖板并取出污水处理承载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表面改性碳纤维材质无动力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支架用于作为盖板与污水处理池的分段隔离装置,且空心支架上表面与下表面均黏贴有密封胶体,所述空心支架的镂空处通过卡件固定连接有密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表面改性碳纤维材质无动力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承载机构的上表面沉入污水内的深度尺寸为三十厘米到五十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椿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绿洲海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