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造瘘管路固定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764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胃造瘘管路固定贴,其包括护壳本体和固定贴,所述固定贴由背衬膜层、水胶体层、离型纸层复合而成,固定贴的中心设有导管通孔,护壳本体呈开口朝下的杯状,护壳本体的侧壁和顶部为透明材料,护壳本体的顶部设有限位卡孔并安装有能够限定导管位置的限位座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固定贴固定在造瘘口处,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污染,造瘘口周围较为美观整洁、便于清洁、患者满意度高,医护人员能够有效观察造瘘口周围的皮肤状况,导管牢固可靠、不易脱落,具有操作便捷、安全可靠、整洁舒适、经济实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胃造瘘管路固定贴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装置
,是一种胃造瘘管路固定贴。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困难,而胃肠道功能又正常的患者,临床上多采用经皮胃造瘘术维持患者营养。目前医院里一般是在胃造瘘导管置好后,通过胶布固定纱布敷料来覆盖造瘘口周围,粘贴的胶布和纱布敷料极容易脱落,导管没有固定,仅简单的置于前腹壁外,一方面造瘘口处不美观、影响患者形象,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并且纱布敷料遮挡面积较大,不能有效观察患者造瘘口处皮肤的情况;另一方面,导管不能很好的固定、存在安全隐患,常会因牵拉引起疼痛或移位等现象,影响患者的治疗,并且导管不使用时极易影响患者正常活动。此外,对于导管端部的固定方式,目前均为将导管端头弯折后用胶带固定在衣服上或用绳子捆绑固定于脖子上,这种固定方式虽可防止意外牵拉导管引起的导管移位及卷折,缺点是使导管存在脱管的可能,并且喂食使用导管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胃造瘘管路固定贴,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胃造瘘导管没有固定,存在无法观察造瘘口、不美观、易影响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造瘘管路固定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壳本体和固定贴,所述固定贴由背衬膜层、水胶体层、离型纸层复合而成,固定贴的中心设有导管通孔,护壳本体呈开口朝下的杯状,护壳本体的侧壁和顶部为透明材料,护壳本体的顶部设有限位卡孔并安装有能够限定导管位置的限位座块,护壳本体的下端与背衬膜层外缘处的顶部表面粘贴固定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造瘘管路固定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壳本体和固定贴,所述固定贴由背衬膜层、水胶体层、离型纸层复合而成,固定贴的中心设有导管通孔,护壳本体呈开口朝下的杯状,护壳本体的侧壁和顶部为透明材料,护壳本体的顶部设有限位卡孔并安装有能够限定导管位置的限位座块,护壳本体的下端与背衬膜层外缘处的顶部表面粘贴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造瘘管路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护壳本体的顶部右边上端设有导管卡扣,导管卡扣的上部设有能够固定导管的U状凹槽,导管卡扣的下端与护壳本体的顶部相固定或连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胃造瘘管路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护壳本体包括护壳座圈、护壳侧筒、护壳顶圈和护壳顶板,护壳侧筒、护壳顶板为透明材料,护壳侧筒的下端固定在护壳座圈上部,护壳侧筒的上端固定在护壳顶圈下部,护壳顶圈内部通过顶板挡圈固定有护壳顶板,限位卡孔包括穿出孔段、引导孔段和限管孔段,穿出孔段靠近护壳顶板中部,限管孔段靠近护壳顶板左部外缘,穿出孔段通过引导孔段与限管孔段相连通,穿出孔段的内径尺寸大于限管孔段的内径尺寸,限位座块固定安装在限管孔段处,限位座块的横截面呈C字形并在其内部形成座块限位腔,座块限位腔的右后侧设有与引导孔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昱候燕康健楠热孜弯·买买提拉兰·艾则孜董元玲桑娟胡江娟邹凤丽马娇郭维娜刘海凤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