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守军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72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包括头部固定组件、颈部固定组件、支撑件、调节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头部固定组件及颈部固定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组丝杆及电机,两组电机分别固定在颈部固定组件的两侧,丝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头部固定组件连接;控制装置控制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牵引下巴并能自动控制牵引力的颈椎康复治疗仪,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
技术介绍
现代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手机、电脑等通信电子设备,经常低头看手机、电脑容易造成颈椎疲劳、反弓、脱臼、椎间盘突出等脊椎病变,现如今治疗方法主要以颈椎重物牵引的物理治疗为主。颈椎重物牵引的现有传统治疗方法多数以下巴作为牵引受力部位,下巴受力治疗期间不能张合极为不便,且容易导致下巴脱臼的风险。另外,这种方法需要长时间卧床牵引,给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造成了不便。而且,这种治疗方法不能实时反馈、监控治疗参数,需要患者不断地通过拍片确定后续治疗方案,疗效慢。人为的不适当颈椎牵引,还会产生颈椎反弓加剧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需牵引下巴并能自动控制牵引力的颈椎康复治疗仪。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包括头部固定组件、颈部固定组件、支撑件、调节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头部固定组件及颈部固定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组丝杆及电机,两组电机分别固定在颈部固定组件的两侧,丝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头部固定组件连接;控制装置控制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前头箍和后头箍,前头箍和后头箍通过卡扣连接。所述颈部固定组件包括前颈箍和后颈箍,前颈箍和后颈箍通过卡扣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包括拉杆、弹簧、弹簧垫圈及螺丝,拉杆与头部固定组件、颈部固定组件连接,弹簧通过两个弹簧垫圈固定在拉杆上,并通过螺丝锁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与颈部固定组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滑槽,颈部固定组件通过螺钉与滑槽滑动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后颈托和后枕托,后颈托和后枕托通过螺钉与支撑件连接。后颈托和后枕托可以更好地固定患者颈部、头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丝杆与电机之间安装有摩擦片。设置一定的压力值,当超过该值时,摩擦片会使丝杆与电机脱离,从而起到卸压的目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颈部固定组件底部安装有肩部固定组件,肩部固定组件与颈部固定组件铰接,所述肩部固定组件包括两个U型部件,U型部件前端设置有可拆卸装置。可拆卸装置方便患者穿脱治疗仪。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单片机,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单片机通讯连接,单片机与电机电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安装于丝杆顶部的压力传感器,安装于颈部固定组件上的陀螺仪和温度传感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颈椎康复治疗仪牵引部位不在患者下巴部位,不影响患者治疗期间的正常说话、吃食,也不会导致下巴关节受力损伤。2.使用本技术的颈椎康复治疗仪,在治疗期间患者可以自由活动,无需24小时卧床牵引。3.本技术的颈椎康复治疗仪设置有控制装置,相对于使用手动调节牵引力的装置来说,使用本治疗仪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颈椎弯曲病变情况,通过控制装置设定不同的牵引力,自动化程度高。4.本技术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温度传感器,通过多种传感器采集仪器的参数,并通过单片机控制,实现智能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的前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的后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头部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颈部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肩部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示意图。其中:1:头部固定组件,11:前头箍,12:后头箍,13:卡扣,131:弹簧挡圈,132:弹簧,133:拉杆,2:颈部固定组件,21:前颈箍,22:后颈箍,3:调节组件,31:丝杆,32:电机,33:摩擦片,34:压力传感器,4:支撑件,41:后颈托,42:滑槽,5:肩部固定组件,51:可拆卸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包括头部固定组件、颈部固定组件、支撑件、调节组件以及控制装置。头部固定组件包括前头箍和后头箍,前头箍和后头箍通过卡扣连接。颈部固定组件包括前颈箍和后颈箍,前颈箍和后颈箍通过卡扣连接。卡扣包括弹簧挡圈、弹簧和拉杆,拉杆与头部固定组件、颈部固定组件的两侧连接,弹簧由两个弹簧挡圈固定,并由螺丝锁紧。如要拆卸头部固定组件或颈部固定组件时,拧松螺丝,弹簧弹出,即可实现快速拆卸。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头部固定组件及颈部固定组件连接。支撑件上设置有后颈托和后枕托(图中未示出),后颈托和后枕托通过螺钉与支撑件连接。后颈托和后枕托可通过螺钉调节其与患者颈部、头部的位置,使后颈托和后枕托抵住患者的颈部和头部,增强固定作用。支撑件与颈部固定组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滑槽,颈部固定组件通过螺钉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槽起到自松紧的作用,在调节组件调整头部固定组件和颈部固定组件之间的距离时,支撑件可以通过螺钉在滑槽内滑动而改变与颈部固定组件的连接位置。调节组件主要用于调节头部固定组件和颈部固定组件之间的距离,包括两组丝杆及电机,两组电机分别固定在颈部固定组件的两侧,两组丝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头部固定组件连接。控制装置控制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从而改变头部固定组件和颈部固定组件之间的距离。丝杆与电机之间安装有摩擦片。当控制装置测得压力值超过预设值时,摩擦片将使丝杆与电机脱离,从而使得电机转动不会带动丝杆转动,起到卸压的作用。为了更稳固的固定,颈部固定组件底部安装有肩部固定组件,肩部固定组件与颈部固定组件通过铰链连接,可以实现翻转,方便固定组件的拆卸。肩部固定组件包括两个U型部件,U型部件前端设置有可拆卸装置。在穿脱本治疗仪时,可通过可拆卸装置实现快速穿脱。控制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单片机、蓝牙装置以及APP模块,数据采集装置与单片机通讯连接,APP模块通过蓝牙装置与单片机通讯连接。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安装于丝杆顶部的压力传感器、安装于颈部固定组件上的陀螺仪(图中未示出)和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压力传感器可以测定丝杆的压力值,陀螺仪可以判断颈部固定组件是否偏离水平面,温度传感器可以测定人体温度以及治疗仪的机器温度,这些传感器测定的数值传输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根据测定的参数值,控制电机的启停以及不同转速。单片机还包括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可用于设置参数值。数据采集装置、单片机以及单机由外部电源提供电力来源。为了方便控制,可通过蓝牙装置将参数传输给APP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组件、颈部固定组件、支撑件、调节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头部固定组件及颈部固定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组丝杆及电机,两组电机分别固定在颈部固定组件的两侧,丝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头部固定组件连接;控制装置控制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组件、颈部固定组件、支撑件、调节组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头部固定组件及颈部固定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组丝杆及电机,两组电机分别固定在颈部固定组件的两侧,丝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头部固定组件连接;控制装置控制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前头箍和后头箍,前头箍和后头箍通过卡扣连接,所述颈部固定组件包括前颈箍和后颈箍,前颈箍和后颈箍通过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拉杆、弹簧、弹簧垫圈及螺丝,拉杆与头部固定组件、颈部固定组件连接,弹簧通过两个弹簧垫圈固定在拉杆上,并通过螺丝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颈部固定组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滑槽,颈部固定组件通过螺钉与滑槽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守军
申请(专利权)人:邢守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