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装置及夹持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72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申请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及夹持组件,主要包括基座,枢接所述基座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设于所述基座上的弹性件,以及穿设于所述基座中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作动件,当所述作动件受力时,可令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回复力并驱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分别相对于所述基座枢转以由各自的夹持位置移动至张开位置借以定位于人体组织的预设部位上;当所述作动件的受力解除时,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可在所述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分别相对于所述基座枢转,而由所述张开位置返回至所述夹持位置,以夹持所述人体组织的所述预设部位,借此,本申请具有结构简单,夹持牢固且不易损伤人体组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装置及夹持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指一种心脏瓣膜瓣环的夹持装置及夹持组件。
技术介绍
三尖瓣位于右房室口,常见发病为三尖瓣关闭不全,即收缩期血流从右心室返流入右心房,造成右心房高度扩大,压力升高,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由于右心室负荷增加,代偿而肥厚,容易发生右心衰竭。三尖瓣反流一般由肺动脉高压,右室扩大,三尖瓣瓣环扩张引起,临床上常以三尖瓣反流的病因(左心衰,肺动脉高压等)的表现为常见,出现三尖瓣反流后,乏力,腹水,水肿,肝区疼痛,消化不良,纳差等右心衰症状加重。三尖瓣轻度反流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当严重反流时即需要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有相对应手术指征的外科手术方法。其中,外科手术方法还包括瓣膜置换术和瓣膜修补术。在外科手术方法中,典型的开胸、开心手术侵入性过大,需要建立体外循环,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风险。患者很多耐受不了巨大的外科风险而只能无奈等待死亡。目前微创经导管治疗三尖瓣返流的产品已有数款在临床应用,但均在实验阶段,未实现成熟的应用,而且各自的技术均有局限。有鉴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人体组织的预设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其具有枢接件;/n第一夹臂,其枢接至所述枢接件,并具有第一夹持部;/n第二夹臂,其枢接至所述枢接件,并具有第二夹持部;/n弹性件,其设于所述基座上并接触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以及/n作动件,其穿设于所述基座中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其中,/n当所述作动件未受力时,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分别处于各自的夹持位置;/n当所述作动件受第一作用力作用时,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分别在所述作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枢接件枢转,而令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由各自的所述夹持位置移动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人体组织的预设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其具有枢接件;
第一夹臂,其枢接至所述枢接件,并具有第一夹持部;
第二夹臂,其枢接至所述枢接件,并具有第二夹持部;
弹性件,其设于所述基座上并接触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以及
作动件,其穿设于所述基座中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其中,
当所述作动件未受力时,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分别处于各自的夹持位置;
当所述作动件受第一作用力作用时,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分别在所述作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枢接件枢转,而令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由各自的所述夹持位置移动至张开位置,以分别定位于所述人体组织的所述预设部位上,且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回复力;
当所述第一作用力被解除时,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在所述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分别相对于所述枢接件枢转,而令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由各自的所述张开位置返回至所述夹持位置,以夹持所述人体组织的所述预设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在接近所述基座的一端还分别设有第一夹臂根部与第二夹臂根部,所述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在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夹臂端部与第二夹臂端部,当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分别处于所述张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夹臂端部与所述第二夹臂端部相互远离,以供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贴合在所述预设部位上,当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分别处于所述夹持位置时,所述第一夹臂端部与所述第二夹臂端部相互接近,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协同配合以形成用于夹持并容置所述预设部位的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部还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具有第二限位部,其中,当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分别处于所述夹持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基座协同配合,用于定义所述容置腔的容置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为限位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件可自所述夹持装置上卸除,且其中:
所述作动件包括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夹臂的第一拉绳以及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二拉绳,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穿设部与第二穿设部,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还分别设有第三穿设部与第四穿设部;
通过令所述第一拉绳呈弯折状态以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拉绳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基座的第一穿设部中,所述第一拉绳的两个第一末端自所述第一穿设部的近端伸出,且所述第一弯折部自所述第一穿设部的远端伸出并穿设于所述第一夹臂上的所述第三穿设部中;
当两个所述第一末端同时受所述第一作用力而由所述第一穿设部的远端向所述第一穿设部的近端方向移动时,穿设于所述第三穿设部内的所述第一弯折部驱动所述第一夹臂相对于所述基座枢转,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由所述夹持位置移动至所述张开位置,当两个所述第一末端中的一者被释放时,通过拉动所述第一末端中的另一者而令所述第一拉绳分别从所述第一穿设部以及所述第三穿设部中脱离,以使所述第一拉绳从所述夹持装置上卸除;
通过令所述第二拉绳呈弯折状态以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拉绳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基座的第二穿设部中,所述第二拉绳的两个第二末端自所述第二穿设部的近端伸出,且所述第二弯折部自所述第二穿设部的远端伸出并穿设于所述第二夹臂上的所述第四穿设部中;
当两个所述第二末端同时受所述第一作用力而由所述第二穿设部的远端向所述第二穿设部的近端方向移动时,穿设于所述第四穿设部内的所述第二弯折部驱动所述第二夹臂相对于所述基座枢转,以使所述第二夹持部由所述夹持位置移动至所述张开位置,当两个所述第二末端中的一者被释放时,通过拉动所述第二末端中的另一者而令所述第二拉绳分别从所述第二穿设部以及所述第四穿设部中脱离,而将所述第二拉绳从所述夹持装置上卸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设部与所述第二穿设部分别为形成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侧的通道结构,所述第三穿设部与所述第一穿设部分别为形成于所述第一夹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林王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