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髓内针打拔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髓内针打拔装置。
技术介绍
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必要的方法将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骨折后的固定一般分为内固定和外固定,外固定一般包括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内固定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其中,髓内针主要用于股骨、胫骨干骨折的治疗,也可用于肱骨干骨折的治疗。目前在长骨干骨折的内固定中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患者骨折康复后,就需要将髓内钉取出。因髓内针随病人康复的过程中被骨髓及长合的骨质等包裹,需要通过适用的工具将其取出。为方便取出髓内针,在髓内针的拔出端设置有螺纹孔,再用工具通过该螺纹孔与髓内针连接,而后将髓内针拔出即可。例如目前医院常使用的髓内针打拔装置,这种打拔装置有三段,第一段的一端与髓内针直接连接,第二段的一端与第一段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三段的一端与第二段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为了保证螺纹连接的安全性,螺纹连接段较长。如若术中调换与髓内针相连的第一段,有两种拆除方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髓内针打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连接段(10),所述连接段(10)的尾端与握手段(20)相固接,所述连接段(10)的首端通过锁扣机构而活动配合于拔杆(30)尾端处,所述拔杆(30)的首端设有用于配合髓内针的髓内针连接部(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髓内针打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连接段(10),所述连接段(10)的尾端与握手段(20)相固接,所述连接段(10)的首端通过锁扣机构而活动配合于拔杆(30)尾端处,所述拔杆(30)的首端设有用于配合髓内针的髓内针连接部(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髓内针打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杆(30)的一端端部设置的拔杆头部(31)与所述锁扣机构构成万向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髓内针打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包括内套(11)和外壳(14);
所述内套(11)内部设为用于容纳所述拔杆头部(31)的中空的容纳腔,所述内套(11)的径向侧壁上设置有便于将所述拔杆头部(31)装入到容纳腔中的内套侧入口(111);
所述外壳(14)可转动地套设于内套(11)外侧,所述外壳(14)的径向侧壁上设置有与内套侧入口(111)相配合的外壳侧入口(141),所述外壳(14)转动使得外壳侧入口(141)与内套侧入口(111)二者处于相贯通以便于装入所述拔杆头部(31)或者相交错以便将装入的所述拔杆头部(31)封设于内套(11)中的两种状态;
所述内套(11)和外壳(14)的与拔杆(30)相连的轴向一端均设置为开口状,且所述内套(11)的轴向开口端的开口尺寸小于装入容纳腔中的所述拔杆头部(31)的最大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髓内针打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杆头部(31)设置为球头状,且所述拔杆头部(31)的形状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髓内针打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还包括对外壳(14)的转动位置进行约束的转动限位机构,以及对转动到设定位置的外壳(14)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髓内针打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和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五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