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固定钢板微创取出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内固定钢板微创取出器。
技术介绍
四肢骨折多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骨折愈合后需将内固定钢板和螺钉取出,传统的内固定钢板取出的方法为:取原手术切口,逐层进入钢板部位取出内固定钢板及螺钉,但这种方法对组织损伤大,出血量高,病人较为痛苦。为缓解病人痛苦,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微创小切口方法取出内固定钢板的方法,具体为:在内固定钢板中螺钉对应的皮肤处设置微创小切口,一一将螺钉取出,待取出全部螺钉后,需在第一切口处用骨膜剥离器插入钢板与骨和钢板与软组织之间撬拨钢板,待钢板完全松动后,用尖嘴老虎钳取出钢板。由于这种方法产生的切口较小,骨膜剥离器又只能通过切口插入钢板与骨和钢板与软组织之间撬拨钢板,为了将钢板撬拨至完全松动,需要反复撬拨且骨膜剥离器对骨和软组织产生的力较大,可导致在撬拨过程中产生再骨折、损伤局部重要血管、神经等风险。若骨长入钢板,致钢板不易被骨膜剥离器撬拨,需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麻醉时间,甚至特殊情况下还需将微创小切口恢复成原全长手术切口。因此,有必要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固定钢板微创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刀体以及连接所述手柄和所述刀体的连接部,所述刀体沿所述刀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所述第二卡条和所述刀体围设形成用于容纳内固定钢板的卡槽,且所述卡槽的最小宽度与所述内固定钢板的宽度相适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固定钢板微创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刀体以及连接所述手柄和所述刀体的连接部,所述刀体沿所述刀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所述第二卡条和所述刀体围设形成用于容纳内固定钢板的卡槽,且所述卡槽的最小宽度与所述内固定钢板的宽度相适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钢板微创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条和所述第二卡条均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刀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固定钢板微创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的远离所述刀体的端点至所述刀体的垂直距离为0.3-0.7mm。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固定钢板微创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大端和小端,所述连接部的大端与所述刀体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小端与所述手柄连接,且所述大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张利,陈建才,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