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66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包括固定管,固定管的内部开设有吸引槽,吸引槽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远离固定管中心一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垫,固定管左右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把手,固定管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夹块,吸引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管,吸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管,橡胶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引瓶,吸引瓶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引管,吸引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在狭隘地方使用,不伤害耳鼻喉腔室内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了一种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
技术介绍
耳朵、鼻子和咽喉是人和外界连通的几个重要的关口,因为它们直接与外环境相连通,所以免不了会有异物进入从而造成堵塞,如果不及时将异物取出,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但传统方法主要是用异物钳伸入耳鼻喉内部进行取异物操作,而耳鼻喉内部狭隘,不便于操作,在用异物钳时容易造成内壁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具备方便在耳鼻喉腔内狭隘地方操作,不损伤耳鼻喉等优点,解决了狭隘地方不方便操作,取异物时容易对耳鼻喉造成伤害问题。本技术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部开设有吸引槽,所述吸引槽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远离固定管中心一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垫,所述固定管左右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固定管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夹块,所述夹块靠近固定管中心的一侧开设有防滑齿,所述夹块远离固定管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扩腔块,所述吸引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管,所述吸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引瓶,所述吸引瓶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所述负压吸引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开关。本技术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其中气垫为圆环结构,所述气垫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阀门,该结构设置,使得气垫内气体不足时,可以及时给气垫充气,保证该装置的正常工作。本技术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其中气囊的弹性大于气垫充气后的弹性,所述气囊和气垫通过导气管相连通,该结构设置,避免气垫内气体在没有外力挤压时进入气囊内,造成吸引槽堵塞。本技术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其中夹块正面为梯形结构,两个所述夹块之间的距离与吸引槽的直径相同,该结构设置,使得异物可以顺利进入吸引槽内部,避免夹块堵塞吸引槽。本技术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其中把手正面为半圆环结构,所述把手半圆环结构中间空槽的大小与人手指的大小相同,所述把手靠近固定管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该结构设置,避免医护人员在进行取异物操作时手指的不适,增加了医护人员使用该装置时的舒适度。本技术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其中橡胶管和吸引管均与吸引瓶相连通,该结构设置,使得负压吸引器能够正常工作,并带动吸引槽对异物进行吸引作业,所述负压吸引器与开关之间通过导线连通,该结构设置,使得负压吸引器可以收到开关的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吸管和橡胶管,配合吸引管和负压吸引器,使得固定管可以通过负压吸引器的吸力将异物吸入固定管内开设的吸引槽中,通过设置的气囊,配合气垫和导气管,使得较大的异物被吸入吸引槽中后,可以被气囊固定住,防止异物从固定管中掉出,通过设置的夹块,配合夹块上设置的防滑齿,使得无法进入吸引槽内部的异物可以被夹块夹住,提高了该装置对不同大小异物的适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把手,配合伸缩软管,方便医护人员将固定管伸入需要取异物的地方,同时配合把手上设置的橡胶垫,提高了医护人员使用时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的夹块,配合夹块上设置的扩腔块,使得固定管在进入需要取异物的地方时,可以将腔室的内壁向外扩张,方便医护人员利用该装置将异物取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固定管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管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气垫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管;11、吸引槽;2、气囊;21、导气管;3、气垫;31、进气口;32、阀门;4、把手;5、夹块;51、防滑齿;52、扩腔块;6、吸管;61、伸缩软管;62、橡胶管;7、负压吸引器;71、吸引瓶;72、吸引管;8、底座;81、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包括固定管1,固定管1的内部开设有吸引槽11,吸引槽1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2,气囊2远离固定管1中心一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导气管21,导气管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垫3,固定管1左右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把手4,固定管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夹块5,夹块5靠近固定管1中心的一侧开设有防滑齿51,夹块5远离固定管1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扩腔块52,吸引槽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管6,吸管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61,伸缩软管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管62,橡胶管62远离固定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引瓶71,吸引瓶71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引管72,吸引管7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负压吸引器7,负压吸引器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8,底座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开关81。气垫3为圆环结构,气垫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进气口31,进气口3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阀门32,该结构设置,使得气垫3内气体不足时,可以及时给气垫3充气,保证该装置的正常工作。气囊2的弹性大于气垫3充气后的弹性,气囊2和气垫3通过导气管21相连通,该结构设置,避免气垫3内气体在没有外力挤压时进入气囊2内,造成吸引槽11堵塞。夹块5正面为梯形结构,两个夹块5之间的距离与吸引槽11的直径相同,该结构设置,使得异物可以顺利进入吸引槽11内部,避免夹块5堵塞吸引槽11。把手4正面为半圆环结构,把手4半圆环结构中间空槽的大小与人手指的大小相同,把手4靠近固定管1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该结构设置,避免医护人员在进行取异物操作时手指的不适,增加了医护人员使用该装置时的舒适度。橡胶管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包括固定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的内部开设有吸引槽(11),所述吸引槽(1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2),所述气囊(2)远离固定管(1)中心一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导气管(21),所述导气管(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垫(3),所述固定管(1)左右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固定管(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夹块(5),所述夹块(5)靠近固定管(1)中心的一侧开设有防滑齿(51),所述夹块(5)远离固定管(1)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扩腔块(52),所述吸引槽(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管(6),所述吸管(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61),所述伸缩软管(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管(62),所述橡胶管(62)远离固定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引瓶(71),所述吸引瓶(71)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引管(72),所述吸引管(7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负压吸引器(7),所述负压吸引器(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开关(8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取异物装置,包括固定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的内部开设有吸引槽(11),所述吸引槽(1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2),所述气囊(2)远离固定管(1)中心一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导气管(21),所述导气管(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垫(3),所述固定管(1)左右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固定管(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夹块(5),所述夹块(5)靠近固定管(1)中心的一侧开设有防滑齿(51),所述夹块(5)远离固定管(1)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扩腔块(52),所述吸引槽(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管(6),所述吸管(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61),所述伸缩软管(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管(62),所述橡胶管(62)远离固定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引瓶(71),所述吸引瓶(71)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引管(72),所述吸引管(7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负压吸引器(7),所述负压吸引器(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开关(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显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