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兆强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临床专用游离体取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580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临床专用游离体取出装置,包括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底部对称转动设有用于游离体取出的钢丝网兜,且两个钢丝网兜的网口相互对接配合,所述手持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T形把手,所述手持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持杆的内腔中活动设置有活动块,活动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杆。该骨科临床专用游离体取出装置,可以方便快速的对钢丝网兜进行打开或闭合,以便对患处内的游离体进行网兜,且结构非常简单,大大减小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并且取出过程中不会从钢丝网兜内滑脱出来,方便了医生的使用;而且通过钢丝网兜能够针对性来对游离体进行网兜打捞,针对性更强,减少了取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临床专用游离体取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临床
,尤其涉及一种骨科临床专用游离体取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骨科临床中经常需要清理关节窝内的游离体,通常的做法是在关节镜下用手术钳将游离体夹住取出。而关节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势迅速推动了关节微创外科的发展。关节镜下骨赘游离体清理术成为首选手术方案。大部分关节游离体呈扁椭圆形,光滑、游离,取出困难。而现有常用的游离体取出工具为手术钳,而传统的手术钳由于不是关节镜专用设备,从微创切口进入后钳夹难以张开,操作比较麻烦,而且取出过程中容易滑脱出来,大大增加了医生操作时的难度;并且工作量较大,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能提供了一种骨科临床专用游离体取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骨科临床专用游离体取出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骨科临床专用游离体取出装置,包括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底部对称转动设有用于游离体取出的钢丝网兜,且两个钢丝网兜的网口相互对接配合,所述手持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T形把手,所述手持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临床专用游离体取出装置,包括手持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1)的底部对称转动设有用于游离体取出的钢丝网兜(3),且两个钢丝网兜(3)的网口相互对接配合,所述手持杆(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T形把手(2),所述手持杆(1)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持杆(1)的内腔中活动设置有活动块(6),活动块(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杆(5),两个滑动杆(5)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滑动贯穿至手持杆(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手指环(4),且手指环(4)与T形把手(2)相适配;/n所述活动块(6)的顶部与手持杆(1)内腔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复位弹簧(10),所述活动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临床专用游离体取出装置,包括手持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1)的底部对称转动设有用于游离体取出的钢丝网兜(3),且两个钢丝网兜(3)的网口相互对接配合,所述手持杆(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T形把手(2),所述手持杆(1)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持杆(1)的内腔中活动设置有活动块(6),活动块(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杆(5),两个滑动杆(5)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滑动贯穿至手持杆(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手指环(4),且手指环(4)与T形把手(2)相适配;
所述活动块(6)的顶部与手持杆(1)内腔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复位弹簧(10),所述活动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钢丝绳(7),且两个钢丝绳(7)的底端均活动贯穿至手持杆(1)的下方并分别与两个钢丝网兜(3)的外侧固定连接;
位于钢丝绳(7)内侧的手持杆(1)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U型转动支座(9),所述U型转动支座(9)上通过销轴(902)转动套接有转动块(901),且转动块(901)的底部与钢丝网兜(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U型转动支座(9)的底部设有U型转动槽(905),且转动块(901)的顶部转动设于U型转动槽(905)内,位于U型转动槽(905)内的转动块(901)上设有转动孔(904),所述销轴(902)的两端分别固定套接于U型转动槽(905)的两侧内壁上,且转动块(901)通过转动孔(904)转动套设于销轴(902)上,位于转动孔(904)内的销轴(902)上套设有扭转复位弹簧(903),且扭转复位弹簧(9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销轴(902)上,扭转复位弹簧(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兆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