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冬霖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方向的血管内圈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65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一种可调节方向的血管内圈套器,包括导管、套设在导管内的导丝、与导丝连接的圈套操作端,所述的第一导管通过折弯部与第二导管连接且连通,所述的导丝包括多条控制导丝和一条圈套导丝,所述的圈套导丝包括圈套导丝操作端和圈套导丝控制端,所述的圈套导丝控制端与圈套操作端连接,所述的控制导丝包括控制导丝操作端和控制导丝控制端,所述的控制导丝控制端与折弯部的管壁内部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管首端连接有用于控制导管方向和圈套导丝往复运动的控制机构。该圈套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导管方便调节方向,便于术者操作,显著提高了血管内异物的抓捕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方向的血管内圈套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到一种可调节方向的血管内圈套器。
技术介绍
血管狭窄、闭塞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针对这种疾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术者需将介入器械输送至病变部位。在此过程中,器械极易接触到极不稳定的斑块状血栓并导致大块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随着血流前进,移动到血管管径较小的部位卡住,堵塞动脉血管,造成急性动脉栓塞,产生一系列因缺血缺氧所致的严重症状;临床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器材断裂和脱载的情况,同样会造成相应的严重症状。当发生以上两种情况时或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术者需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患者血管内异物或介入器械,目前普遍采用三叶草式圈套器进行抓捕。三叶草式圈套器采用三爪结构来抓取异物,抓捕过程中,其导管难以调节方向,增加了术者的操作难度,且抓捕成功率较低。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特别研发了一种可调节方向的血管内圈套器,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方向的血管内圈套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方向的血管内圈套器,包括导管、套设在导管内的导丝、与导丝连接的圈套操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包括第一导管、折弯部、第二导管,所述的第一导管通过折弯部与第二导管连接且连通,所述的导丝包括多条控制导丝和一条圈套导丝,所述的圈套导丝包括圈套导丝操作端和圈套导丝控制端,所述的圈套导丝控制端与圈套操作端连接,所述的控制导丝包括控制导丝操作端和控制导丝控制端,所述的控制导丝控制端与折弯部的管壁内部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管首端连接有用于控制导管方向和圈套导丝往复运动的控制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方向的血管内圈套器,包括导管、套设在导管内的导丝、与导丝连接的圈套操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包括第一导管、折弯部、第二导管,所述的第一导管通过折弯部与第二导管连接且连通,所述的导丝包括多条控制导丝和一条圈套导丝,所述的圈套导丝包括圈套导丝操作端和圈套导丝控制端,所述的圈套导丝控制端与圈套操作端连接,所述的控制导丝包括控制导丝操作端和控制导丝控制端,所述的控制导丝控制端与折弯部的管壁内部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管首端连接有用于控制导管方向和圈套导丝往复运动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方向的血管内圈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手柄、设置在手柄上的用于控制第一导管末端弯曲方向的控制导丝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方向的血管内圈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导丝开关与控制导丝操作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霖
申请(专利权)人:李冬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