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用组织夹的夹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64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一种内窥镜用组织夹的夹头结构,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将两个夹持臂的尾端偏心孔形成错位配合,使两个夹持臂尾端的定位件也能通过尾端错位圆孔的左右偏心力将定位件固定在夹座定位孔内,保证闭合的完整性,解决了夹持臂脱开的现象,由于夹座尾端还设有渐变收窄的锥面结构,可确保活动销轴在向后的运动过程中,越来越紧,保证夹持臂在锁定状态稳定,不会再次释放张开,根据手术角度需要方便的在人体内进行旋转,本新型与现有的活体取样钳的夹座的结构相比,用定位孔与弯钩卡接定位的方式取代传统夹座内壁中的凸起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为简单,加工容易,且加工成本低,操作方便,降低了生产难度,进一步提升了闭合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用组织夹的夹头结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涉及一种内窥镜用组织夹,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用组织夹的夹头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内窥镜组织闭合技术因其创伤性小,组织闭合生长速度快,再出血发生频率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特点,已经成为患者急性消化道组织创伤面修复,止血等手术治疗最有效、最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内窥镜下金属组织夹是较为广泛应用的组织闭合手段之一,对恰当病例进行熟练的操作,可以有效的进行组织闭合生长和预防组织再撕裂,减少不良反应,大大提高消化道组织撕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组织夹的闭合原理与外科手术组织缝合或结扎相同,均为物理机械方法,利用组织夹闭合时产生的机械力,将其周围的组织及出血血管一并闭合结扎,从而闭合组织及出血部位,以阻断血流闭合组织,达到闭合生长的目的,适用于非静脉曲张性活动性组织撕裂出血及可见组织分开病变的切割以后组织闭合生长的治疗。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222753.7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止血夹,该止血夹的夹子本体由两个夹持臂构成,两个夹持臂的尾端通过活动销轴连接,两个夹持臂的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用组织夹的夹头结构,包括固定帽(4),设置在固定帽(4)尾端的弹簧管(5),以及设置在弹簧管(5)内部且与手柄(10)相连接的钢丝绳(11)和连接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帽(4)的前端连接设有夹头主件(1),所述夹头主件(1)由筒状夹座(2A)、夹持臂、钢丝扣(3)、固定销轴(6)和活动销轴(7)连接构成,所述筒状夹座(2A)前端轴心的竖直方向设有两条U型槽,所述U型槽的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2B)和第二定位孔(2C),所述固定销轴(6)设置在所述筒状夹座(2A)前端轴心的水平方向,所述固定销轴(6)上设有第一夹持臂(1A)和第二夹持臂(1B),所述第一夹持臂(1A)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用组织夹的夹头结构,包括固定帽(4),设置在固定帽(4)尾端的弹簧管(5),以及设置在弹簧管(5)内部且与手柄(10)相连接的钢丝绳(11)和连接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帽(4)的前端连接设有夹头主件(1),所述夹头主件(1)由筒状夹座(2A)、夹持臂、钢丝扣(3)、固定销轴(6)和活动销轴(7)连接构成,所述筒状夹座(2A)前端轴心的竖直方向设有两条U型槽,所述U型槽的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2B)和第二定位孔(2C),所述固定销轴(6)设置在所述筒状夹座(2A)前端轴心的水平方向,所述固定销轴(6)上设有第一夹持臂(1A)和第二夹持臂(1B),所述第一夹持臂(1A)和第二夹持臂(1B)张开设置在两条U型槽中,所述第一夹持臂(1A)和第二夹持臂(1B)的头部均设有咬合端,所述第一夹持臂(1A)和第二夹持臂(1B)的两贴合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滑槽(1C)和第二滑槽(1D),所述第一夹持臂(1A)的内侧尾端设有第一弯钩(1F),所述第二夹持臂(1B)的内侧尾端设有第二弯钩(1E),所述第一夹持臂(1A)的尾部设有第一偏心孔(1G),所述第二夹持臂(1B)的尾部设有第二偏心孔(1H),所述第一夹持臂(1A)与第二夹持臂(1B)以固定销轴(6)为中心镜像对称设置,所述固定销轴(6)穿设于所述第一滑槽(1C)和第二滑槽(1D)中,所述活动销轴(7)设置在第一偏心孔(1G)和第二偏心孔(1H)中,所述钢丝扣(3)设置在所述筒状夹座(2A)的内部,所述钢丝扣(3)的一端通过弯钩(8)与所述活动销轴(7)卡接,所述钢丝扣(3)的另一端通过弹簧卡扣(13)与所述连接杆(9)连接,在手柄(10)的拉动下带动钢丝绳(11)及连接杆(9)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炜徐君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富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