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61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注塑机,其结构包括成型仓、加热仓、注射管、底座、出料斗、模具,成型仓活动卡合于底座的上端靠左位置,注射管焊接于底座的上端靠右位置,出料斗与底座为一体化结构,当加热成熔融状态的聚乙烯塑料排入注射管内后,通过回弹条能够将失去聚乙烯塑料的挤压的滑动板推出,从而使失去框体内壁挤压的摆动块能够在弹力片的推动下向上摆动,并且通过弧形结构的衔接块能够增强附着在增流机构外表面熔融状态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与外界的接触面积,通过阻挡机构上的开合板能够跟随摆动块的摆动进行同步展开,从而使体积较小的聚乙烯塑料能够被阻挡在两个开合板的展开的开口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注塑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合模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型注塑机。
技术介绍
注塑机主要用于对熔融状态的塑料进行注塑成型的设备,能够通过加热仓将塑料原料加热成熔融状态的塑料,再通过注射管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射进模具内进行冷却成型,是塑料产品加工行业的常见设备,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新型注塑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由于聚乙烯塑料在加热后粘性较大,以至于加热仓将塑料注入注射管内后,会有小部分聚乙烯塑料黏附在加热仓内壁,从而在加热仓内壁上形成塑料薄膜,若此时再倒入新的聚乙烯塑料原料进行加热时,容易使先前黏附在加热仓内壁未凝固的聚乙烯塑料加热过度出现碳化的现象,导致加工出的塑料成品上会出现含有黑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注塑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注塑机,其结构包括成型仓、加热仓、注射管、底座、出料斗、模具,所述成型仓活动卡合于底座的上端靠左位置,所述注射管焊接于底座的上端靠右位置,所述出料斗与底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注塑机,其结构包括成型仓(1)、加热仓(2)、注射管(3)、底座(4)、出料斗(5)、模具(6),所述成型仓(1)活动卡合于底座(4)的上端靠左位置,所述注射管(3)焊接于底座(4)的上端靠右位置,所述出料斗(5)与底座(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模具(6)安装于成型仓(1)的内部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2)嵌固于注射管(3)的上端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注塑机,其结构包括成型仓(1)、加热仓(2)、注射管(3)、底座(4)、出料斗(5)、模具(6),所述成型仓(1)活动卡合于底座(4)的上端靠左位置,所述注射管(3)焊接于底座(4)的上端靠右位置,所述出料斗(5)与底座(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模具(6)安装于成型仓(1)的内部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2)嵌固于注射管(3)的上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2)包括外框(21)、防碳化机构(22)、导料腔(23),所述防碳化机构(22)嵌固于外框(21)的内壁位置,所述导料腔(23)与外框(21)为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碳化机构(22)包括框体(a1)、附着面(a2)、滑动板(a3)、回弹条(a4),所述附着面(a2)与滑动板(a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板(a3)与框体(a1)间隙配合,所述回弹条(a4)安装于框体(a1)的内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面(a2)包括摆动块(a21)、阻挡机构(a22)、外壳(a23)、弹力片(a24),所述摆动块(a21)与外壳(a23)铰链连接,所述阻挡机构(a22)嵌固于相邻的两个摆动块(a21)之间,所述弹力片(a24)安装于摆动块(a21)与外壳(a2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一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