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线束塑壳上卡扣的安装装置,包括塑壳模块座和压装机构,所述塑壳模块座包括用于容置线束塑壳的塑壳仿形槽、与塑壳仿形槽相接的用于容置卡扣的安装导向槽、以及设置在塑壳仿形槽中的微动开关,所述塑壳仿形槽与线束塑壳外形相适配,当线束塑壳在塑壳仿形槽中安放到位时触动微动开关;所述压装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安装在驱动组件上的推动块,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推动块进入安装导向槽中、用于推动卡扣沿安装导向槽直线移动;所述微动开关与驱动组件相连、用于触发驱动组件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线束塑壳上卡扣的安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束塑壳上卡扣的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线束生产制造过程中,参见图7,需要在线束塑壳8的插接口81上插装卡扣9,目前常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安装,双手分别把持线束塑壳8和卡扣9,进行对准并沿直线插入。采用手工安装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难以保证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束塑壳上卡扣的安装装置,提高安装效率和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线束塑壳上卡扣的安装装置,包括塑壳模块座和压装机构,所述塑壳模块座包括用于容置线束塑壳的塑壳仿形槽、与塑壳仿形槽相接的用于容置卡扣的安装导向槽、以及设置在塑壳仿形槽中的微动开关,所述塑壳仿形槽与线束塑壳外形相适配,当线束塑壳在塑壳仿形槽中安放到位时触动微动开关;所述压装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安装在驱动组件上的推动块,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推动块进入安装导向槽中、用于推动卡扣沿安装导向槽直线移动;所述微动开关与驱动组件相连、用于触发驱动组件动作。进一步地,还包括时间继电器,所述微动开关通过时间继电器与驱动组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以及电磁阀,所述气缸通过电磁阀与气源相连,所述微动开关与电磁阀相连。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调节气缸运行速度的调速阀、以及用于调节气缸运行压力的调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推动块由柔性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压装机构还包括保护罩壳,所述保护罩壳罩装在驱动组件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定位开关、座板、安装在座板上的滑轨、以及安装在滑轨上的滑座,所述滑轨上具有多个安装工位,且每个安装工位处都设有对应的定位开关,所述塑壳模块座为多个、两两相对地布置在安装工位两侧;所述压装机构固定安装于滑座上,所述压装机构中的推动块为两个、且分别朝向滑轨两侧;所述定位开关、以及塑壳模块座中的微动开关都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驱动组件相连;当压装机构移动至位于安装工位时,该安装工位处的定位开关被触发,且两个推动块分别与该安装工位两侧塑壳模块座的安装导向槽对准。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反向布置的气缸,且两个气缸通过电磁阀与气源相连,两个推动块分别安装在两个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中两个气缸通过一个电磁阀与气源相连,且位于安装工位两侧塑壳模块座的微动开关的信号在控制器中互锁。进一步地,所述座板上在安装工位旁还设有定位孔,所述压紧机构中设有定位柱塞;当压装机构移动至位于安装工位时,所述定位柱塞与定位孔相对准。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安装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塑壳模块座和压装机构,塑壳模块座具有塑壳仿形槽、安装导向槽、以及微动开关,使用时,先将卡扣部分预接在线束塑壳的插接口中,然后一起安放在线束塑壳中,线束塑壳位于塑壳仿形槽中,不会发生移动,卡扣位于安装导向槽中,线束塑壳正确安放到位时微动开关被触动,从而触发驱动组件动作,驱动推动块朝着卡扣安装方向移动规定距离,推动块推动卡扣在安装导向槽中移动规定距离,在线束塑壳中安装到位。本专利技术的安装装置,通过塑壳仿形槽对线束塑壳的定位,通过微动开关的自动触发、推动块的稳定推动、以及安装导向槽的导向约束作用,实现卡扣的自动准确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图省略了部分结构。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线束塑壳和卡扣在本专利技术的安装装置中安装前的示意图。图4为线束塑壳和卡扣在本专利技术的安装装置中安装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图省略了部分结构。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线束塑壳和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塑壳模块座101塑壳仿形槽102安装导向槽2推动块3驱动组件301气缸302电磁阀303气管304气管接头305节流阀306调速阀4微动开关5时间继电器6底板7保护罩壳8线束塑壳81插接口9卡扣10座板11滑轨12滑座13定位孔14定位柱塞15限位柱16拖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参见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线束塑壳上卡扣的安装装置,用于将卡扣9沿着直线移动插入到线束塑壳8的插接口81中,参见图7。本专利技术的安装装置包括塑壳模块座1和压装机构,塑壳模块座1包括用于容置线束塑壳8的塑壳仿形槽101、与塑壳仿形槽101相接的用于容置卡扣9的安装导向槽102、以及设置在塑壳仿形槽101中的微动开关4,塑壳仿形槽101与线束塑壳8外形相适配,当线束塑壳8在塑壳仿形槽101中安装到位时触动微动开关4;压装机构包括驱动组件3、以及安装在驱动组件3上的推动块2,驱动组件3可驱动推动块2进入安装导向槽102中、用于推动卡扣9沿安装导向槽102直线移动;微动开关4与驱动组件3相连、用于触发驱动组件3动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安装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先将卡扣9部分预接在线束塑壳8的插接口81中,然后一起安放在线束塑壳8中,参见图2和图3,线束塑壳8位于塑壳仿形槽101中,卡扣9位于安装导向槽102中,其中塑壳模块座1的塑壳仿形槽101根据塑壳仿形槽101外形确定,使得线束塑壳8稳定安装(有防呆措施,方向不对无法放进),准确定位,不会发生移动,安装导向槽102根据卡扣9的外形以及安装方向确定,线束塑壳8在塑壳仿形槽101安装好时,安装导向槽102的延展方向沿着插接口81的延伸方向(图7中A所示方向),也即卡扣9的安装方向。当线束塑壳8和卡扣9分别在塑壳仿形槽101和安装导向槽102中都正确安放到位时,微动开关4被触动,从而触发驱动组件3动作,驱动推动块2朝着卡扣9安装方向移动规定距离,推动块2推动卡扣9在安装导向槽102中移动规定距离,在线束塑壳8中安装到位,参见图4,然后自动复位,将安装好的线束塑壳8取下即可进行下一个安装。本专利技术的安装装置,通过塑壳仿形槽101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线束塑壳上卡扣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壳模块座(1)和压装机构,所述塑壳模块座(1)包括用于容置线束塑壳(8)的塑壳仿形槽(101)、与塑壳仿形槽(101)相接的用于容置卡扣(9)的安装导向槽(102)、以及设置在塑壳仿形槽(101)中的微动开关(4),所述塑壳仿形槽(101)与线束塑壳(8)外形相适配,当线束塑壳(8)在塑壳仿形槽(101)中安放到位时触动微动开关(4);所述压装机构包括驱动组件(3)、以及安装在驱动组件(3)上的推动块(2),所述驱动组件(3)可驱动推动块(2)进入安装导向槽(102)中、用于推动卡扣(9)沿安装导向槽(102)直线移动;所述微动开关(4)与驱动组件(3)相连、用于触发驱动组件(3)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束塑壳上卡扣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壳模块座(1)和压装机构,所述塑壳模块座(1)包括用于容置线束塑壳(8)的塑壳仿形槽(101)、与塑壳仿形槽(101)相接的用于容置卡扣(9)的安装导向槽(102)、以及设置在塑壳仿形槽(101)中的微动开关(4),所述塑壳仿形槽(101)与线束塑壳(8)外形相适配,当线束塑壳(8)在塑壳仿形槽(101)中安放到位时触动微动开关(4);所述压装机构包括驱动组件(3)、以及安装在驱动组件(3)上的推动块(2),所述驱动组件(3)可驱动推动块(2)进入安装导向槽(102)中、用于推动卡扣(9)沿安装导向槽(102)直线移动;所述微动开关(4)与驱动组件(3)相连、用于触发驱动组件(3)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间继电器(5),所述微动开关(4)通过时间继电器(5)与驱动组件(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气缸(301)、以及电磁阀(302),所述气缸(301)通过电磁阀(302)与气源相连,所述微动开关(4)与电磁阀(30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气缸(301)运行速度的调速阀(306)、以及用于调节气缸(301)运行压力的调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2)由柔性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构还包括保护罩壳(7),所述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卫利,杨振蕊,许振威,陈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李尔实业交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