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器组件及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55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及消声器组件,消声器组件包括:壳体,其上开设相互连通的进气口及出气口;壳体内部形成有位于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容置腔及消音腔,容置腔与进气口连通,消音腔连通于容置腔与出气口之间,且位于气流由容置腔流出至出气口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消音板,其设于消音腔内并将消音腔分隔形成至少两条消音通道;每条消音通道内沿气流方向延伸的通道壁中至少部分为非平整面。容置腔用于装配电机,电机工作时带动气流由进气口通过容置腔及消音通道后,从出气口流出。同时,当气流流过容置腔进入消音通道内时,消音通道内的声波往复多次与非平整面碰撞及反射,使得声能得到耗散,最后排出消音腔的声能减小,减少电机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声器组件及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吸尘
,特别是涉及消声器组件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家用吸尘器等变得越来越普及,电机200作为吸尘器的重要部件之一,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迭代升级。近年来,转速更大、功率更大、吸力更强劲的电机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与之同时的却是电机的噪音问题难以解决,吸尘器高速电机的噪音给用户常常带来听觉上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低吸尘器电机噪音的消声器组件。一种消声器组件,包括:壳体,其上开设相互连通的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容置腔及消音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消音腔连通于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出气口之间,且位于气流由所述容置腔流出至所述出气口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消音板,其设于所述消音腔内并将所述消音腔分隔形成至少两条消音通道;每条所述消音通道内沿气流方向延伸的通道壁中至少部分为非平整面。上述消声器组件中,容置腔用于装配电机,电机工作时带动气流由进气口通过容置腔及消音通道后,从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其上开设相互连通的进气口(12)及出气口(14);所述壳体(10)内部形成有位于所述进气口(12)与所述出气口(14)之间的容置腔(11)及消音腔(13),所述容置腔(11)与所述进气口(12)连通,所述消音腔(13)连通于所述容置腔(11)与所述出气口(14)之间,且位于气流由所述容置腔(11)流出至所述出气口(14)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n消音板(30),其设于所述消音腔(13)内并将所述消音腔(13)分隔形成至少两条消音通道(131);每条所述消音通道(131)内沿气流方向延伸的通道壁中至少部分为非平整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其上开设相互连通的进气口(12)及出气口(14);所述壳体(10)内部形成有位于所述进气口(12)与所述出气口(14)之间的容置腔(11)及消音腔(13),所述容置腔(11)与所述进气口(12)连通,所述消音腔(13)连通于所述容置腔(11)与所述出气口(14)之间,且位于气流由所述容置腔(11)流出至所述出气口(14)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
消音板(30),其设于所述消音腔(13)内并将所述消音腔(13)分隔形成至少两条消音通道(131);每条所述消音通道(131)内沿气流方向延伸的通道壁中至少部分为非平整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消音板(30)包括面向相邻两条所述消音通道(1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中至少一者为非平整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板(30)包括至少两块,至少两块所述消音板(30)沿与气流方向相交的方向间隔设置,且全部所述消音板(30)朝同一方向弯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消音板(30)包括在所述进气口(12)指向所述出气口(14)方向上分布的第一板段(32)和第二板段(34),所述第一板段(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段(34)的一端呈钝角相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段(32)与所述第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敏陈闪毅李锦坤黄月林李吉王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