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555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其包括:主电机和升降气缸,毛刷安装在主电机的转轴的底部,升降气缸通过下拉活塞杆使主电机连同毛刷下降至毛刷工作位;设置毛刷的工作位补偿结构,包括:一齿轮传动机构,一螺纹配合结构,一补偿执行机构和一限位机构;在毛刷连续运转过程中,利用毛刷工作位补偿结构,根据毛刷磨损情况和磨损规律,实现实时连续补偿操作,无须停机,无须人工调节,可自动将毛刷向下连续推送,使毛刷时刻处在最佳工作状态,保证工件去毛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毛刺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是一种对于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品的表面进行去毛刺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产品表面进行去毛刺处理是一些产品成型过程中的必要程序,尤其是对于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品,如不锈钢管材等,在产品成型之前,或者是在表面镀膜等步骤之前,通常都需要对产品表面进行去毛刺处理。目前常用的去毛刺方法是使用砂纸或是毛刷,对产品逐个进行人工处理,这种人工处理的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性问题,同时还极易造成对构件的损伤。在公开号为CN106466800A、公开日为20170301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去毛刺装置,其通过改变调节环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的锁定位置来改变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收回时的末端位置,即改变毛刷的下降行程,以此补偿毛刷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延长毛刷使用寿命。但这种调节方式并不能应对毛刷连续磨损过程精确补偿的要求。在公开号为CN106695485A、公开日为20170524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其在与升降气缸同轴的位置上安装补偿气缸;将升降气缸与补偿气缸的活塞杆以杆端相对并固定连接,在毛刷出现磨损时,由补偿气缸带动毛刷向下运动,利用补偿气缸调整电机的初始位置,实现补偿。但这种调整初始位置的方式仍然不能应对毛刷连续磨损过程的精确补偿的要求。在公开号为CN106625093A、公开日为20170510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可精确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其是在基板上固定设置升降气缸,在升降导向座上通过补偿电机座固定安装补偿电机,内螺纹调整套筒的上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补偿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内螺纹调整套筒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外螺纹调节轴的上端,外螺纹调节轴下端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构成补偿升降机构。该结构用于实现精确补偿,但其结构复杂,存在工作可靠性问题,增加设备维护工作量,并由此增加了设备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化结构的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保证设备工作可靠性,降低设备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在主电机座上固定安装主电机,使主电机的主电机轴呈竖直向下,贯穿固定导向座的转轴在上端通过联轴器与主电机轴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底端安装毛刷,所述固定导向座安装在水平基板上;升降气缸的气缸座安装在水平基板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主电机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通过下拉活塞杆使主电机连同主电机轴下降,使毛刷下降至毛刷工作位;其特点是设置毛刷的工作位补偿结构,包括:一齿轮传动机构:为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一螺纹配合结构:所述固定导向座的上段设置为外螺纹段,所述被动齿轮的内部通孔设置为内螺纹段,被动齿轮以螺纹配合套装在固定导向座的外螺纹段上;一补偿执行机构:为补偿电机,补偿电机的机座固定设置在固定导向座的侧壁上,补偿电机的转轴竖直向上,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设置在补偿电机的转轴上,由所述补偿电机带动旋转;一限位机构:是与所述电机座固联的可调高度的限位器,利用所述限位器的限位端抵于被动齿轮的顶部端面限制主电机连同毛刷的下降高度。本专利技术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转轴与固定导向座之间设置中空导向轴,所述中空导向轴与电机安装座固定连接,转轴贯穿中空导向轴,并且能够在所述中空导向轴中旋转,所述中空导向轴贯穿固定导向座,并能够沿固定导向座上下运动;在所述中空导向轴的上端外圆周面上沿径向凸伸固定有卡环,所述限位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卡环中。本专利技术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固定导向座与中空导向轴之间设置直线轴承,两只直线轴承分处在固定导向座的两端;所述固定导向座的内孔设置台阶孔,且两端为凹台段、中部为凸台段;嵌装在凹台段中的直线轴承在外端由安装在固定导向座的端头的压紧端盖限位。本专利技术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中空导向轴的外圆面上设有一轴向布置的导向槽,在所述固定导向座上设有螺纹孔,一径向布置的止转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中,所述止转螺钉的前端凸伸在所述导向槽中,实现中空导向轴与固定导向座之间的止转。本专利技术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限位器为止动螺钉或油压缓冲器。本专利技术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螺纹配合结构中的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梯形螺纹配合结构。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中毛刷工作位补偿结构为一对相互啮合齿轮,其被动齿轮直接安装在固定导向座上,与固定导向座之间采用螺纹配合,在实施精确调整和精确补偿的同时,大大简化了结构,其结构简洁、动作稳定、有效增强了设备的整体强度,降低维护工作量,降设备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延长设置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中毛刷工作位补偿结构,在毛刷的连续运转过程中,能够根据毛刷磨损情况和磨损规律,实现实时连续补偿操作,中间无须停机,无须人工调节,可自动将毛刷向下连续推送,使毛刷时刻处在最佳工作状态,保证了工件去毛刺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去毛刺效率高,适合批量生产,可广泛应用在企业生产线上,以实现自动去除工件表面毛刺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补偿执行机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主电机,2主电机座,3转轴,4中空导向轴,5固定导向座,6水平基板,7毛刷,12调节环,14双耳环安装座,13升降气缸,15联轴器,16水平连接板,17卡环,18限位器,41导向槽,42止转螺钉,51被动齿轮,52主动齿轮,53补偿电机,54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在主电机座2上固定安装主电机1,使主电机1的主电机轴呈竖直向下,贯穿固定导向座5的转轴3在上端通过联轴器15与主电机轴连接,在转轴3的底端安装毛刷7,固定导向座5安装在水平基板6上;升降气缸13的气缸座安装在水平基板6上,升降气缸13的活塞杆与主电机座2固定连接;升降气缸13通过下拉活塞杆使主电机1连同主电机轴下降,使毛刷7下降至毛刷工作位。本实施例中设置毛刷7的工作位补偿结构,包括:如图3所示的齿轮传动机构:为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52和被动齿轮51。如图3所示的螺纹配合结构:固定导向座5的上段设置为外螺纹段,被动齿轮51的内部通孔设置为内螺纹段,被动齿轮51以螺纹配合套装在固定导向座5的外螺纹段上,在螺纹配合结构中的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梯形螺纹配合结构。如图3所示的补偿执行机构:为补偿电机53,补偿电机53的机座利用固定板54固定设置在固定导向座5的侧壁上,补偿电机53的转轴竖直向上,主动齿轮52固定设置在补偿电机53的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其包括:在主电机座(2)上固定安装主电机(1),使主电机(1)的主电机轴呈竖直向下,贯穿固定导向座(5)的转轴(3)在上端通过联轴器(15)与主电机轴连接,在所述转轴(3)的底端安装毛刷(7),所述固定导向座(5)安装在水平基板(6)上;升降气缸(13)的气缸座安装在水平基板(6)上,升降气缸(13)的活塞杆与主电机座(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13)通过下拉活塞杆使主电机(1)连同主电机轴下降,使毛刷(7)下降至毛刷工作位;其特征是,设置毛刷(7)的工作位补偿结构,包括:/n一齿轮传动机构:为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52)和被动齿轮(51);/n一螺纹配合结构:所述固定导向座(5)的上段设置为外螺纹段,所述被动齿轮(51)的内部通孔设置为内螺纹段,被动齿轮(51)以螺纹配合套装在固定导向座(5)的外螺纹段上;/n一补偿执行机构:为补偿电机(53),补偿电机(53)的机座固定设置在固定导向座(5)的侧壁上,补偿电机(53)的转轴竖直向上,所述主动齿轮(52)固定设置在补偿电机(53)的转轴上,由所述补偿电机(53)带动旋转;/n一限位机构:是与所述电机座(2)固联的可调高度的限位器(18),利用所述限位器(18)的限位端抵于被动齿轮(51)的顶部端面限制主电机(1)连同毛刷(7)的下降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其包括:在主电机座(2)上固定安装主电机(1),使主电机(1)的主电机轴呈竖直向下,贯穿固定导向座(5)的转轴(3)在上端通过联轴器(15)与主电机轴连接,在所述转轴(3)的底端安装毛刷(7),所述固定导向座(5)安装在水平基板(6)上;升降气缸(13)的气缸座安装在水平基板(6)上,升降气缸(13)的活塞杆与主电机座(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13)通过下拉活塞杆使主电机(1)连同主电机轴下降,使毛刷(7)下降至毛刷工作位;其特征是,设置毛刷(7)的工作位补偿结构,包括:
一齿轮传动机构:为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52)和被动齿轮(51);
一螺纹配合结构:所述固定导向座(5)的上段设置为外螺纹段,所述被动齿轮(51)的内部通孔设置为内螺纹段,被动齿轮(51)以螺纹配合套装在固定导向座(5)的外螺纹段上;
一补偿执行机构:为补偿电机(53),补偿电机(53)的机座固定设置在固定导向座(5)的侧壁上,补偿电机(53)的转轴竖直向上,所述主动齿轮(52)固定设置在补偿电机(53)的转轴上,由所述补偿电机(53)带动旋转;
一限位机构:是与所述电机座(2)固联的可调高度的限位器(18),利用所述限位器(18)的限位端抵于被动齿轮(51)的顶部端面限制主电机(1)连同毛刷(7)的下降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时连续补偿的自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转轴(3)与固定导向座(5)之间设置中空导向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兵冯宝林李露李涛崔云强付为国张亮孙鹏徐林森叶晓东孔令成王容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