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青专利>正文

吸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425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的吸热装置。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圆形热交换管,圆形管与方管相比,同样截面积情况下周长较小,因此表面积小,吸热效率较低。圆形管清洁起来也很不方便,难以达到理想的清洁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方管作为热交换管,且所有竖管在外壳内按行、列排列,当打开维修门时,至少有一行和一列排列在最外边的竖管外露,清洁时从两个方向操作就能把所有竖管的外表面清洁干净,清洁起来十分方便,清洁效率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热装置。
技术介绍
热交换技术层出不穷,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圆形热交换管,在相同容积情况下圆形管相对表面积较小,因此吸热面积小。许多热交换管制成螺旋式或回转式弯管,以提高热交换时间。但工作时间一长,圆形管的外壁附着大量的污物,降低了吸热效果,需要即时清理。圆形管清洁起来很不方便,难以达到理想的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吸热面积大,清洁起来更加方便的吸热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热交换管,所述的外壳由固定壳体和门组成,门与固定壳体铰接;所述的热交换管为方管,所有热交换管的横截面呈行列排列,门开启时,至少有一行和一列排列在最外面的热交换管露出;所有热交换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出水管和进水管固定在固定壳体上,并通向固定壳体外。由于本技术采用方管作为热交换管,与圆管相比在相同截面积情况下,方管周长大于圆周长,因此,方管的吸热表面积较大,效果更好。所有热交换管横截面呈行列排列,门开启时,至少有一行和一列排列在最外面的热交换管露出,因此,清洁时从两个方向进行就能把所有热交换管的外表面清洁干净,清洁起来十分方便,清洁效率高。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热交换管1,所述的外壳由固定壳体3和门5组成,门5与固定壳体3铰接。所述的热交换管1为方管,即可以是正方形管也可以是长方形管。所有热交换管1的横截面呈行列式排列,因此,当门5开启时,至少有一行和一列排列在最外面的热交换管1露出。所有热交换管1的一端与出水管2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4连通,出水管2和进水管4固定在固定壳体3上,并通向固定壳体3外。为保证门5开启时,至少有一行和一列排列在最外面的热交换管1露出,所述的门5可制成L形,也可制成U形。本技术可以装在烟筒上作为余热利用的热交换器使用,也可作为锅炉的热交换组件使用。工作过程如下将本技术装在锅炉烟筒上,出水管2和进水管4分别与外置水箱的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相连,烟气从固定壳体3和门5构成的通道内流动,置于其内的热交换管1与带有大量余热的烟气接触,进行热能交换。清洁过程如下当需要清洁时,打开门5,至少构成热交换管排列整体的两个面外露,由于是方管,只需从两个方向就能清洁到所有表面,因此,清洁效率较高,清洁效果好。作为锅炉使用时,只需将本技术装在炉堂上,进水管与锅炉水箱连通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吸热器,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热交换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固定壳体(3)和门(5)组成,门(5)与固定壳体(3)铰接;所述的热交换管(1)为方管,所有热交换管(1)的横截面呈行列排列,门(5)开启时,至少有一行和一列排列在最外面的热交换管(1)露出;所有热交换管(1)的一端与出水管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出水管(2)和进水管(4)固定在固定壳体(3)上,并通向固定壳体(3)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5)为L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5)为U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的吸热装置。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圆形热交换管,圆形管与方管相比,同样截面积情况下周长较小,因此表面积小,吸热效率较低。圆形管清洁起来也很不方便,难以达到理想的清洁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方管作为热交换管,且所有竖管在外壳内按行、列排列,当打开维修门时,至少有一行和一列排列在最外边的竖管外露,清洁时从两个方向操作就能把所有竖管的外表面清洁干净,清洁起来十分方便,清洁效率高。文档编号F28F1/04GK2935065SQ200620127390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程青 申请人:程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热器,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热交换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固定壳体(3)和门(5)组成,门(5)与固定壳体(3)铰接;所述的热交换管(1)为方管,所有热交换管(1)的横截面呈行列排列,门(5)开启时,至少有一行和一列排列在最外面的热交换管(1)露出;所有热交换管(1)的一端与出水管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出水管(2)和进水管(4)固定在固定壳体(3)上,并通向固定壳体(3)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青
申请(专利权)人:程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