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40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具体地,所述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的外壳为金属筒体,该金属筒体内包括:进口管(1)、下锥体段(2)、扩径管(3)、扰流体(4)、扰流体固定件(5)、流体均布通道(6)、下部进料器(7)、中部进料器(8)、上部进料器(9)、上锥体段(10)及出口管(11)。该反应器通过特殊的扰流结构、均布通道以及与进料器的巧妙配合,实现了多进料流体内物质的充分返混接触,提高了流体内物质的传质传热效率,提高了反应转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反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
技术介绍
化学反应过程是化下生产的核心和关键,对于以需要充分传质传热的快速反应过程而言,如何高效地强化快速反应过程的传质传热是反应器需要实现的目标。目前,在很多上流式反应器中,由于流体基本以半推流的形式通过反应区,返混效果差,导致反应器的传质传热效率低,最终影响到反应的效率。因此,本领域需要提供一种返混效果佳的上流式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强化返混效果以提高传质传热效率的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所述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的外壳为金属筒体,且该金属筒体内包括:进口管1、下锥体段2、扩径管3、扰流体4、扰流体固定件5、流体均布通道6、下部进料器7、中部进料器8、上部进料器9、上锥体段10及出口管11;其中,下锥体段2下端连接进口管1上端,下锥体段2上端连接扩径管3下端;上锥体段10下端连接扩径管3上端,上锥体段10上端连接出口管11下端;扩径管3中部和上部设有中部进料器8和上部进料器9;扰流体4的上部设有扰流体固定件5;扰流体固定件5将扰流体4固定于下锥体段2的中心位置;扰流体4上下由上部圆锥体和下部圆锥体两个圆锥体结构组合而成;其中,上部圆锥体为正圆锥体,下部圆锥体为倒网锥体;上下两个圆锥体的底面重合;上部圆锥体的上部为尖状的;下部圆锥体的下部为圆形凸起;所述进口管、下锥体段、扩径管、扰流体、扰流体固定件、流体均布通道、上锥体段及出口管均在金属筒体上衬有隔热耐磨衬里A;流体均布通道6由扰流体的下部圆锥体的衬里与下锥体段的衬里内设的凹槽贴合形成,流体均布通道沿反应器轴心均匀分布;下锥体段2上在流体均布通道6的出口处设有下部进料器7。优选地,所述下部圆锥体的外周面与下锥体段贴近,以便行程流体均布通道6。优选地,上部圆锥体的锥形结构的角度x为30~170度;和/或下部圆锥体的锥形结构的角度y为30~170度。优选地,所述扰流体固定件5的数量为2~20个。优选地,所述扰流体固定件5设置在扰流体4的上部圆锥体上。优选地,所述扰流体固定件5沿反应器轴心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隔热耐磨衬里的厚度为40~300mm。优选地,所述流体均布通道的数量为2~15个;且流体均布通道的总面积不大于进口管的面积。优选地,所述下部进料器的数量为2~15个;和/或所述下部进料器的喷射角度z为90~170度。优选地,所述中部进料器的数量为0~4个;和/或所述上部进料器的数量为0~4个。优选地,上锥体段与出口管连接形成的角度w为20~150度。优选地,所述下部进料器为液体雾化喷嘴;和/或所述中部进料器的出口采用倒V字型结构;和/或所述上部进料器的出口采用扇形液体分布结构。还提供了一种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系统,所述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系统包含串联的多个上述的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优选地,所述多个为1、2、3、4、5、6个或更多个。优选地,所述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系统中,前一反应器的出口管与后一反应器的进口管连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通过特殊的扰流结构、均布通道以及与进料器的巧妙配合,实现了多进料流体内物质的充分返混接触,提高了流体内物质的传质传热效率,提高了反应转化率。(2)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返混效果好但压降低,有利于降低运行能耗。(3)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没有动部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便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4)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可实现多个串联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流体内物质的传质传热效率,特别适用于串联反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扰流体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流体均布通道俯视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的外壳是金属筒体,且该金属筒体内包括:进口管1、下锥体段2、扩径管3、扰流体4、扰流体固定件5、流体均布通道6、下部进料器7、中部进料器8、上部进料器9、上锥体段10及出口管11。下锥体段2下端连接进口管1上端,下锥体段2上端连接扩径管3下端,扰流体4位于下锥体段中心位置,扰流体4上部设有扰流体固定件5,上锥体段10下端连接扩径管3上端,上锥体段10上端连接出口管11下端,扩径管3中部和上部设有中部进料器8和上部进料器9。进口管、下锥体段、扩径管、扰流体、扰流体固定件、流体均布通道、上锥体段及出口管均在金属筒体上衬有隔热耐磨衬里A,以减少反应器的散热及设备的磨损。该隔热耐磨衬里的厚度为40~300mm,优选80~150mm。扰流体上下由上部圆锥体和下部圆锥体两个圆锥体结构组合而成;其中,上下两个圆锥体的底面重合;上部圆锥体为正圆锥体;下部圆锥体为倒圆锥体;上部圆锥体的上部为尖状的;下部圆锥体的下部为圆形凸起。上部圆锥体的锥形结构的角度x为30~170度,优选80~120度。下部圆锥体的锥形结构的角度y为30~170度,优选60~110度。扰流体上部设置的扰流体固定件的数量为2~20个,优选4~12个。扰流体下部圆形凸起部位将来自进口管的上升流体进行打散后均匀分布至流体均布通道内,在圆形凸起部位附近,上升流体形成返混区域,从而提高了进口流体内部物质的传质传热。扰流体为金属材料表面衬耐磨衬里。扰流体固定件为金属材料表面衬耐磨衬里。流体均布通道由扰流体下部圆锥体的衬里与下锥体段衬里内设的凹槽贴合形成,流体均布通道沿反应器轴心均布,流体均布通道数量为2~15个。流体均布通道总面积不大于进口管面积。来自进口管的上升流体通过扰流体的折向作用均匀分配至流体均布通道中,由于通道呈现一定的垂直倾斜角度,流体在通道内得到加速的同时流体内部返混得到进一步加强。下锥体段上的流体均布通道出口处设有下部进料器。下部进料器的数量为2~15个。下部进料器的喷射角度z为90~170度,优选130~160度。来自下部进料器的流体与经过流体均布通道后的流体进行交叉,实现两股流体的强力接触混合,混合后的两股流体呈一定角度喷射进入扩径管的下层空间,由于扩径后流体流速降低,且由于扰流体的上部圆锥体结构,使得扩径管下层空间形成了流体的充分返混区域,流体内的物质接触更加均匀,提高了流体内物质的传质传热效率,有利于提高了反应转化率。扩径管中部设有中部进料器,中部进料器数量为0~4个。扩径管上部设有上部进料器,上部进料器数量为0~4个。中部进料器和上部进料器将外部的固体或液体进料通过进料器上设有的分布结构可实现进料与扩径管上升流体的逆流接触,从而达到中部或上部的进料与上升流体的充分混合,提高流体内物质的传质传热效率。上锥体段与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的外壳为金属筒体,该金属筒体内包括:进口管(1)、下锥体段(2)、扩径管(3)、扰流体(4)、扰流体固定件(5)、流体均布通道(6)、下部进料器(7)、中部进料器(8)、上部进料器(9)、上锥体段(10)及出口管(11);/n其中,下锥体段(2)下端连接进口管(1)上端,下锥体段(2)上端连接扩径管(3)下端;上锥体段(10)下端连接扩径管(3)上端,上锥体段(10)上端连接出口管(11)下端;扩径管(3)中部和上部设有中部进料器(8)和上部进料器(9);/n扰流体(4)的上部设有扰流体固定件(5);将扰流体(4)固定于下锥体段(2)的中心位置;扰流体(4)上下由上部圆锥体和下部圆锥体两个圆锥体结构组合而成;其中,上部圆锥体为正圆锥体,下部圆锥体为倒圆锥体;上下两个圆锥体的底面重合;上部圆锥体的上部为尖状的;下部圆锥体的下部为圆形凸起;/n所述进口管、下锥体段、扩径管、扰流体、扰流体固定件、流体均布通道、上锥体段及出口管均在金属筒体上衬有隔热耐磨衬里A;/n流体均布通道(6)由扰流体的下部网锥体的衬里与下锥体段的衬里内设的凹槽贴合形成,流体均布通道沿反应器轴心均匀分布;/n下锥体段(2)上的流体均布通道(6)的出口处设有下部进料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的外壳为金属筒体,该金属筒体内包括:进口管(1)、下锥体段(2)、扩径管(3)、扰流体(4)、扰流体固定件(5)、流体均布通道(6)、下部进料器(7)、中部进料器(8)、上部进料器(9)、上锥体段(10)及出口管(11);
其中,下锥体段(2)下端连接进口管(1)上端,下锥体段(2)上端连接扩径管(3)下端;上锥体段(10)下端连接扩径管(3)上端,上锥体段(10)上端连接出口管(11)下端;扩径管(3)中部和上部设有中部进料器(8)和上部进料器(9);
扰流体(4)的上部设有扰流体固定件(5);将扰流体(4)固定于下锥体段(2)的中心位置;扰流体(4)上下由上部圆锥体和下部圆锥体两个圆锥体结构组合而成;其中,上部圆锥体为正圆锥体,下部圆锥体为倒圆锥体;上下两个圆锥体的底面重合;上部圆锥体的上部为尖状的;下部圆锥体的下部为圆形凸起;
所述进口管、下锥体段、扩径管、扰流体、扰流体固定件、流体均布通道、上锥体段及出口管均在金属筒体上衬有隔热耐磨衬里A;
流体均布通道(6)由扰流体的下部网锥体的衬里与下锥体段的衬里内设的凹槽贴合形成,流体均布通道沿反应器轴心均匀分布;
下锥体段(2)上的流体均布通道(6)的出口处设有下部进料器(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进料上流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上部圆锥体的锥形结构的角度x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然马骏王重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