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31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白头翁10‑15质量份、黄柏12‑14质量份、苦参8‑10质量份、白芨18‑20质量份、丁香2‑4质量份、溶剂65‑70质量份、犁头草3‑9质量份、陈皮3‑5质量份、银柴胡6‑8质量份、木香3‑4质量份、乌药7‑9质量份、小茴香8‑10质量份、络石藤9‑13质量份、生地黄9‑15质量份、马齿苋16‑18质量份、辅料40‑50质量份、防腐剂3‑5质量份、助悬剂2‑4质量份,所述溶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且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的配比为10∶3∶2,本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中草药制剂,成分多样从多方面进行辅助治疗,保证对痢疾的抑制和治疗效果,同时减低对肠道的刺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肠剂
,具体为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
技术介绍
急性细菌性痢疾多发于夏秋季节,是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为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又名急性志贺菌病,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在我国,急性菌痢仍是常见病、多发病的一种,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典型急性菌痢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发热、头痛、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中药保留灌肠法系将中药药汁自肛门灌入,保留于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但现有的中药灌肠剂成分单一,效果不明显,同时容易对肠道产生刺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中草药制剂,成分多样从多方面进行辅助治疗,保证对痢疾的抑制和治疗效果,同时减低对肠道的刺激,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白头翁10-15质量份、黄柏12-14质量份、苦参8-10质量份、白芨18-20质量份、丁香2-4质量份、溶剂65-70质量份、犁头草3-9质量份、陈皮3-5质量份、银柴胡6-8质量份、木香3-4质量份、乌药7-9质量份、小茴香8-10质量份、络石藤9-13质量份、生地黄9-15质量份、马齿苋16-18质量份、辅料40-50质量份、防腐剂3-5质量份、助悬剂2-4质量份。进一步的,所述溶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且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的配比为10∶3∶2。进一步的,所述辅料包括植物提取物、粘稠剂、稀释剂和保湿剂,且保湿剂占辅料总质量的20-25%,通过添加辅料可保证制得的中药灌肠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植物提取物包括薰衣草精油、柑橘提取物、蜂胶和芦荟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植物提取物可有效降低药剂对肠道粘膜的刺激性。进一步的,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和对氨基苯甲酸脂中的一种。进一步的,上述组分加水通过煎煮的方式制备成重要灌肠剂,出渣后浓缩至20-23%的体积后可混入生蒜汁,搅拌均匀后,杀菌灌装。进一步的,助悬剂包括黄原胶和卡波姆粉末,助悬剂在使用时先与溶剂进行混合,助悬剂可有效降低所制得中药灌肠剂内溶质的沉降,增加分散溶质的粘度。进一步的,还包括调节剂,所述调节剂包括醋酸钾和醋酸钠,且调节剂与溶剂的质量份比为1.8∶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具有以下好处:本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所选组分大多为天然的中草药,材料易取,加工方式简单,降低治疗的成本,同时减少灌肠剂对肠道产生的刺激,白头翁对肠粘膜具有收敛效果,苦参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小茴香能够有效刺激肠胃神经,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丁香、乌药等具有温和的杀菌能力,对于细菌性痢疾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配合中药灌肠的方法,通过肠粘膜进行吸收,直接进行作用,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白头翁10质量份、黄柏12质量份、苦参8质量份、白芨18质量份、丁香2质量份、溶剂65质量份、犁头草3质量份、陈皮3质量份、银柴胡6质量份、木香3质量份、乌药7质量份、小茴香8质量份、络石藤9质量份、生地黄9质量份、马齿苋16质量份、辅料40质量份、防腐剂3质量份、助悬剂2质量份。溶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且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的配比为10∶3∶2;辅料包括植物提取物、粘稠剂、稀释剂和保湿剂,且保湿剂占辅料总质量的20%;植物提取物包括薰衣草精油、柑橘提取物、蜂胶和芦荟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防腐剂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和对氨基苯甲酸脂中的一种;上述组分加水通过煎煮的方式制备成重要灌肠剂,出渣后浓缩至20-23%的体积后可混入生蒜汁,搅拌均匀后,杀菌灌装;助悬剂包括黄原胶和卡波姆粉末,助悬剂在使用时先与溶剂进行混合;还包括调节剂,调节剂包括醋酸钾和醋酸钠,且调节剂与溶剂的质量份比为1.8∶13。实施例二: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白头翁11质量份、黄柏12.5质量份、苦参8.8质量份、白芨18.6质量份、丁香2.4质量份、溶剂66质量份、犁头草4质量份、陈皮3.5质量份、银柴胡6.5质量份、木香3.2质量份、乌药7.8质量份、小茴香8.6质量份、络石藤10质量份、生地黄10质量份、马齿苋16.6质量份、辅料42质量份、防腐剂3.2质量份、助悬剂2.8质量份。溶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且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的配比为10∶3∶2;辅料包括植物提取物、粘稠剂、稀释剂和保湿剂,且保湿剂占辅料总质量的22%;植物提取物包括薰衣草精油、柑橘提取物、蜂胶和芦荟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防腐剂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和对氨基苯甲酸脂中的一种;上述组分加水通过煎煮的方式制备成重要灌肠剂,出渣后浓缩至20-23%的体积后可混入生蒜汁,搅拌均匀后,杀菌灌装;助悬剂包括黄原胶和卡波姆粉末,助悬剂在使用时先与溶剂进行混合;还包括调节剂,调节剂包括醋酸钾和醋酸钠,且调节剂与溶剂的质量份比为1.8∶13。实施例三: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白头翁14质量份、黄柏13质量份、苦参9.3质量份、白芨19.2质量份、丁香3.2质量份、溶剂69质量份、犁头草7质量份、陈皮4.2质量份、银柴胡7.2质量份、木香3.8质量份、乌药8.2质量份、小茴香9质量份、络石藤12质量份、生地黄14质量份、马齿苋17.5质量份、辅料47质量份、防腐剂4.5质量份、助悬剂3.5质量份。溶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且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的配比为10∶3∶2;辅料包括植物提取物、粘稠剂、稀释剂和保湿剂,且保湿剂占辅料总质量的24%;植物提取物包括薰衣草精油、柑橘提取物、蜂胶和芦荟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防腐剂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和对氨基苯甲酸脂中的一种;上述组分加水通过煎煮的方式制备成重要灌肠剂,出渣后浓缩至20-23%的体积后可混入生蒜汁,搅拌均匀后,杀菌灌装;助悬剂包括黄原胶和卡波姆粉末,助悬剂在使用时先与溶剂进行混合;还包括调节剂,调节剂包括醋酸钾和醋酸钠,且调节剂与溶剂的质量份比为1.8∶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白头翁10-15质量份、黄柏12-14质量份、苦参8-10质量份、白芨18-20质量份、丁香2-4质量份、溶剂65-70质量份、犁头草3-9质量份、陈皮3-5质量份、银柴胡6-8质量份、木香3-4质量份、乌药7-9质量份、小茴香8-10质量份、络石藤9-13质量份、生地黄9-15质量份、马齿苋16-18质量份、辅料40-50质量份、防腐剂3-5质量份、助悬剂2-4质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白头翁10-15质量份、黄柏12-14质量份、苦参8-10质量份、白芨18-20质量份、丁香2-4质量份、溶剂65-70质量份、犁头草3-9质量份、陈皮3-5质量份、银柴胡6-8质量份、木香3-4质量份、乌药7-9质量份、小茴香8-10质量份、络石藤9-13质量份、生地黄9-15质量份、马齿苋16-18质量份、辅料40-50质量份、防腐剂3-5质量份、助悬剂2-4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且甘油、丙二醇和油酸乙酯的配比为10∶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灌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植物提取物、粘稠剂、稀释剂和保湿剂,且保湿剂占辅料总质量的20-25%。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茹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