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树干和景观盆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13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造树干,包括树干本体,所述树干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树干本体包括第一树干壳体和第二树干壳体,所述第一树干壳体和第二树干壳体相互连接,所述树干本体侧壁设有若干叉枝,所述叉枝上设有供活体枝条伸出的树枝孔,所述树枝孔与所述空腔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景观盆栽,包括所述人造树干和活体枝条所述活体枝条设置在人造树干内且顶部从所述人造树干上的树枝孔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人造树干和活体枝条复合形成景观盆栽,实现较为快捷的得到景观盆栽,有效缩短现有植物景观的培育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树干和景观盆栽
本技术涉及景观植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造树干和景观盆栽。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植物景观除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绿化功能要求,也能够提高生活品味,因此人们对植物景观造型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植物景观均通过慢慢培养的方式获得,然而植物从培育到成型整个周期过长,需要耗费大量培育养护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造树干,同时提供一种活体枝条与人造树干复合而成的景观盆栽,可较为快捷的得到相关的植物景观盆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植物景观培育周期过长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造树干,包括树干本体,所述树干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树干本体包括第一树干壳体和第二树干壳体,所述第一树干壳体和所述第二树干壳体相互连接,所述树干本体侧壁设有若干叉枝,所述叉枝上设有供活体枝条伸出的树枝孔,所述树枝孔与所述空腔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树干壳体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树干壳体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树干壳体设有卡扣,所述第一树干壳体和所述第二树干壳体相互卡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树干壳体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上均设有粘胶剂,所述第一树干壳体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粘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树干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为扩口结构。优选的,所述树干本体底部设有至少三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间隔设置,所述支撑脚之间的连接部位架空形成缺口。优选的,所述树干本体顶部设有树枝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树干壳体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均为3D打印成型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景观盆栽,包括项所述人造树干,所述景观盆栽还包括活体枝条所述活体枝条设置在所述人造树干内且顶部从所述人造树干上的树枝孔伸出。优选的,所述景观盆栽还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内设有供活体枝条生长的营养土。优选的,所述树干本体内的活体枝条套设有塑料管套。本技术的一种人造树干和景观盆栽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人造树干和活体枝条复合形成景观盆栽,能够较为快捷的得到景观盆栽,有效缩短现有植物景观的培育周期。2、本技术的树干本体包括第一树干壳体和第二树干壳体,第一树干壳体和第二树干壳体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树干本体的安装和拆卸,也便于活体枝条的装入和取出。3、本技术树干本体底部设有开口,该开口为扩口结构,能够提高底部稳固性,也便于活体枝条从空腔插入营养土中以维持活体枝条生长。4、本技术树干本体底部设有支撑脚,能够提高底部的稳固性,所述支撑脚间隔架空设置形成缺口,便于水分进入活体枝条根部,活体枝条根部也能够从内部延伸出来,以便生长。5、本技术树干本体内的活体枝条套设有塑料管套,能够有效防止活体枝条生长变粗把树干本体涨破。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的人造树干示意图;图2:实施例2的人造树干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景观盆栽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树干本体;11、第一树干壳体;111、卡槽;12、第二树干壳体;121、卡扣;13、支撑脚;131、缺口;2、叉枝;21、树枝孔;3、活体枝条;4、盆体;5、营养土。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中植物景观培育存在周期过长的问题。所以本技术提出新的方案,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人造树干,包括树干本体1,所述树干本体1内设有空腔,所述树干本体1包括第一树干壳体11和第二树干壳体12,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树干壳体11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12均为3D打印成型结构;所述第一树干壳体11和所述第二树干壳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树干本体1侧壁设有若干叉枝2,所述叉枝2上设有供活体枝条3伸出的树枝孔21,所述树枝孔21与所述空腔相互连通。所述树干本体1顶部也设有树枝孔21。所述树干本体1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景观盆栽定制,且所述叉枝2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设置,以使景观植物达到合适的茂密程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树干壳体11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12左右设置,所述第一树干壳体11一侧设有卡槽111,所述第二树干壳体12一侧设有卡扣121,所述第一树干壳体11和所述第二树干壳体12相互卡接连接。当然,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不仅限于卡接连接,也可通过其他便捷的可拆卸结构替代卡接连接。所述树干本体1底部设有开口(图中未标注),所述开口为扩口结构,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空腔,能够保证树干本体1内可容纳活体枝条3,且活体枝条3能够从树干本体1底部伸出。参见图3,所述树干本体1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脚13,所述支撑脚13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支撑脚13之间的连接部位架空形成缺口131;所述支撑脚13能够保证树干安装的稳固性,所述支撑脚13间隔架空设置形成缺口131,便于水分进入活体枝条3的根部,活体枝条3根部也能够从内部延伸出来,以便生长。参见图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景观盆栽,包括项所述人造树干(即图中树干本体1),所述景观盆栽还包括活体枝条3和盆体4,所述人造树干底部设置在所述盆体4底面,所述盆体4内设有供活体枝条3生长的营养土5,所述活体枝条3设置在所述人造树干内且顶部从所述人造树干侧壁的树枝孔21伸出;当然,也可将人造树干直接放置于土地内,无需设置盆体4。本实施例所述树干本体1内的活体枝条3套设有管套(图中未示出),所述套管为塑料材质,所述套管能够有效防止活体枝条3生长变粗把树干本体1涨破,当然套管并非一定设置,可根据实际活体枝条3的品种选择。本技术将树干本体1分别两部分,且两部分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树干本体1的安装和拆卸,也便于活体枝条3的装入和取出。本技术的简易安装过程如下:先将活体枝条3顶部分别穿过第一树干壳体11与第二树干壳体12上的树枝孔21,再将活体枝条3的底部插入营养土5中,最后将第一树干壳体11与第二树干壳体12连接固定即可形成复合型景观盆栽,相比传统培育方式,本技术能够较为快捷的得到景观盆栽,有效缩短现有植物景观的培育周期。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树干壳体11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12上下设置,所述第一树干壳体11底部设有卡槽111,所述第二树干壳体12顶部设有卡扣121,所述第一树干壳体11和所述第二树干壳体12相互卡接连接。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就不在此处赘述。实施例3:所述第一树干壳体11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12上均设有粘胶剂,活体枝条安装完成后,所述第一树干壳体11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12粘接连接即可。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就不在此处赘述。本技术通过人造树干和活体枝条3复合形成景观盆栽,能够较为快捷的得到景观盆栽,有效缩短现有植物景观的培育周期,解决现有技术中植物景观培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造树干,其特征在于:包括树干本体,所述树干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树干本体包括第一树干壳体和第二树干壳体,所述第一树干壳体和所述第二树干壳体相互连接,所述树干本体侧壁设有若干叉枝,所述叉枝上设有供活体枝条伸出的树枝孔,所述树枝孔与所述空腔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树干,其特征在于:包括树干本体,所述树干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树干本体包括第一树干壳体和第二树干壳体,所述第一树干壳体和所述第二树干壳体相互连接,所述树干本体侧壁设有若干叉枝,所述叉枝上设有供活体枝条伸出的树枝孔,所述树枝孔与所述空腔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树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干壳体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造树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干壳体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树干壳体设有卡扣,所述第一树干壳体和所述第二树干壳体相互卡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树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干壳体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上均设有粘胶剂,所述第一树干壳体与所述第二树干壳体粘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远太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