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抗稻瘿蚊的鉴定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98104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抗虫研究技术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水稻抗稻瘿蚊的鉴定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供试虫源培养室的准备:准备养虫笼,网罩和网套;2)供试虫源的繁育;3)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4)抗虫鉴定与评级;步骤3)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包括用于水稻苗期抗稻瘿蚊表型鉴定的托盘法和用于稻瘿蚊非选择性侵害鉴定的塑料杯法。其中托盘法是现行国际水稻所设定方法的数倍,提高鉴定效率和准确度。塑料杯法能避免稻瘿蚊选择性产卵,能强制幼虫侵害,满足特定实验的取样需要,比如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取样要求。将育苗托盘、育苗杯移入玻璃温室内,可以延长鉴定时期,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及重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抗稻瘿蚊的鉴定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抗虫研究

,特别涉及一种水稻抗稻瘿蚊的鉴定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亚洲稻瘿蚊(Orseoliaoryzae;Diptera:Ceci-domyiidae;GM)是一种毁灭性的水稻害虫。稻瘿蚊的雌虫把卵产在水稻的叶片上,卵孵化出的幼虫依靠露水沿着茎秆向下蠕动,在根茎节处侵入到水稻的生长点,并破坏生长原基,啃食中心茎和心叶。从水稻秧苗期至抽穗前皆可造成危害。秧苗期的水稻被稻瘿蚊幼虫侵染后,生长点逐渐被啃食,形成标葱不能继续生长成株;成株期的水稻被稻瘿蚊幼虫侵染后,心叶不能正常抽出,无法抽穗,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而且水稻植株自身很难弥补稻瘿蚊造成的产量损失。为了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实践证明,培育抗虫品种是虫害综合防治中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广泛收集、系统研究和合理利用抗虫种质资源,开发简便、准确、高效的抗性鉴定技术,进行种质资源评估和突变体筛选,通过多种途径聚合抗性基因,培育抗虫品种并加以利用,对防治稻瘿蚊爆发和危害具有重大意义;开发稻瘿蚊非选择性侵害实验,加深了对稻瘿蚊抗性机理的认识,从而在水稻安全生产上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水稻苗期抗稻瘿蚊的表型鉴定方法和抗性评级参考的是国际水稻所1978年制定评级标准,即托盘不划分区组,按宽边均匀划分12小区,选取中间2个小区播种实验抗、感对照品种,其余10个小区播种测试品种(系),每个小区播种20粒,每盘接入受孕稻瘿蚊12头。稻瘿蚊抗性国际分级标准进行评级:标葱率0为1级,1-5%为3级,6-15%为5级,15-50%为7级,50%以上为9级,1-3级为高抗(HR),5级为中抗(MR),7级为感(S),9级为高感(HS)。感性对照品种标葱率达60%时,认为实验有效。该方法的缺点是一次仅能鉴定10个水稻品种(系),当需要大批量鉴定水稻品种(系)对稻瘿蚊的抗性水平时,鉴定效率较低。而稻瘿蚊非选择性侵害实验的方法规范,目前未见有参考。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鉴定效率高、准确性及重复性好的水稻苗期抗稻瘿蚊鉴定实验方法和稻瘿蚊非选择性侵害实验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水稻苗期抗稻瘿蚊鉴定实验方法和稻瘿蚊非选择性侵害实验方法。在开展大批量水稻苗期抗稻瘿蚊鉴定时,该方法效率高、准确性及重复性好;在开展稻瘿蚊非选择性侵害实验时,稻瘿蚊出于生存目的,非选择性地在容器内的水稻产卵,所孵化出的稻瘿蚊幼虫侵害是强制性的,应用于特定实验的需要,比如分子生物学实验材料的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稻抗稻瘿蚊的鉴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供试虫源培养室的准备:准备养虫笼,网罩和网套;2)供试虫源的繁育;3)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4)抗虫鉴定与评级;所述步骤3)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包括用于水稻苗期抗稻瘿蚊表型鉴定的托盘法和用于稻瘿蚊非选择性侵害鉴定的塑料杯法。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采用托盘法进行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鉴定水稻品种数量在育苗托盘内选择2等份区组每小区播种16粒、3等份区组每小区播种10粒和4等份区组每小区播种10粒;根据可供实验用虫数,对2等份区组的每盘接入受孕稻瘿蚊24头;对3等份区组的每盘接入受孕稻瘿蚊24头或36头;对4等份区组的每盘接入受孕稻瘿蚊24头或36头或48头。上述托盘法在不同的播种和接虫实验方案中,筛选到6种实验方案,分别是2等份区组的每盘接入受孕稻瘿蚊24头;3等份区组的每盘接入受孕稻瘿蚊24头或36头;4等份区组的每盘接入受孕稻瘿蚊24头或36头或48头,这些方案与国际水稻所设定的实验方案相比,通量更大、鉴定效率更高、具有重复性验证。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采用塑料杯法进行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播种后保证光照和水分的需求,幼苗在生长到2叶期时,便可接虫,接虫方式为:把育苗杯放入网套中,网套下部与育苗杯上杯口用橡皮筋固定,再从养虫笼中收集稻瘿蚊,向网套中分别接入受孕稻瘿蚊1、2、3、4、5、6头,在离上端开口处10cm左右用橡皮筋扎紧网套,强制稻瘿蚊在杯内幼苗上产卵;以上操作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三次;接着将育苗杯移入水池或塑料盆,保持水池或塑料盆中的水刚好没过杯口,保持适宜的光、温、水条件,同时用绳子将每个网套向上拉直并固定在横拉的铁丝或钢管上,用喷壶浇水让幼苗保持湿润且叶片残留水珠,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两天之后即可拆除网套,继续在温室条件下培养幼苗。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抗虫鉴定与评级的方法如下:接虫后20-25天,按照以下公式统计标葱率:品种标葱率=Σ(每小区标葱数/每小区总苗数)/小区数;每盆中感虫种质材料的标葱率>60%,说明本盆实验有效,即其他待鉴定品种数据可靠;水稻对稻瘿蚊抗性评级如下:按照稻瘿蚊抗性国际分级标准进行评级;感虫种质材料“标葱率”达60%以上时,则认为实验有效。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播种育苗过程中种质材料包括试验对照品种9311或TN1(感虫品种)、抗蚊青占(抗性品种)及供试品种;所述供试品种为前一年收获的储存良好的饱满籽粒,种子活力高。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过程中受孕稻瘿蚊为体型基本一致的稻瘿蚊。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步骤中,包括在接虫前先对网罩或网套进行杀虫灭虫处理的操作,杀灭蜘蛛、蚂蚁以及寄生蜂等天敌。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过程中在接入受孕稻瘿蚊后,保持养虫笼温度为25-30℃、空气湿度大于80%。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供试虫源的繁育在开展前要将养虫笼彻底打扫干净并且杀灭天敌如蜘蛛、蚂蚁以及寄生蜂等,并且要保障好饲养虫源的受体即感性水稻材料已经准备就绪。上述一种水稻抗稻瘿蚊的鉴定方法应用于选育抗稻瘿蚊水稻中。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抗稻瘿蚊的鉴定方法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在育秧托盘(塑料或铝质均可)按设定的方式播种和接虫,可以高效鉴定水稻品种(系)苗期抗稻瘿蚊表型和抗稻瘿蚊突变株系筛选(也称托盘法);二是在塑料杯内按设定的方式播种和接虫,使稻瘿蚊非选择性地在固定幼苗上产卵,幼虫强制侵害植株,不仅可以评价水稻对稻瘿蚊抗性水平,最主要是可满足一些特定实验的取样需要,比如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取样要求(也称塑料杯法)。其中托盘法是现行国际水稻所设定方法的数倍,提高鉴定效率和准确度。塑料杯法能避免稻瘿蚊选择性产卵,使用网套强制稻瘿蚊在所处空间中水稻幼苗上产卵,孵化出的稻瘿蚊幼虫侵害所在水稻幼苗,满足稻瘿蚊对水稻非选择性侵害实验取样的要求,可用于某些特定实验需要,比如分子生物学实验。以上方法解决水稻苗期抗稻瘿蚊表型鉴定过程中效率低、重复少、适宜鉴定时期短和开展稻瘿蚊非选择侵害取样方法缺乏等问题,加快推进了抗虫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2.本专利技术采用大小固定的育苗容器和养虫笼,可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抗稻瘿蚊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供试虫源培养室的准备:准备养虫笼,网罩和网套;2)供试虫源的繁育;3)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4)抗虫鉴定与评级;/n所述步骤3)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包括用于水稻苗期抗稻瘿蚊表型鉴定的托盘法和用于稻瘿蚊非选择性侵害鉴定的塑料杯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抗稻瘿蚊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供试虫源培养室的准备:准备养虫笼,网罩和网套;2)供试虫源的繁育;3)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4)抗虫鉴定与评级;
所述步骤3)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包括用于水稻苗期抗稻瘿蚊表型鉴定的托盘法和用于稻瘿蚊非选择性侵害鉴定的塑料杯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抗稻瘿蚊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托盘法进行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鉴定水稻品种数量在育苗托盘内选择2等份区组每小区播种16粒、3等份区组每小区播种10粒和4等份区组每小区播种10粒;根据可供实验用虫数,对2等份区组的每盘接入受孕稻瘿蚊24头;对3等份区组的每盘接入受孕稻瘿蚊24头或36头;对4等份区组的每盘接入受孕稻瘿蚊24头或36头或48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抗稻瘿蚊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塑料杯法进行种质材料的育苗管理与接虫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播种后保证光照和水分的需求,幼苗在生长到2叶期时,便可接虫,接虫方式为:把育苗杯放入网套中,网套下部与育苗杯上杯口用橡皮筋固定,再从养虫笼中收集稻瘿蚊,向网套中分别接入受孕稻瘿蚊1、2、3、4、5、6头,在离上端开口处10cm左右用橡皮筋扎紧网套,强制稻瘿蚊在杯内幼苗上产卵;以上操作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三次;接着将育苗杯移入水池或塑料盆,保持水池或塑料盆中的水刚好没过杯口,保持适宜的光、温、水条件,同时用绳子将每个网套向上拉直并固定在横拉的铁丝或钢管上,用喷壶浇水让幼苗保持湿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福黄福钢莫怿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