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1896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病虫害防治领域,提供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按照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段防治,具体防治顺序及步骤如下:1.前期病虫害防治包括:在土壤未耕种前对猝倒病、立枯病、根线虫的防治及在植物种植前对蝗虫、粘虫、蛾类等移动性较强或需成虫产卵孵化的害虫防治;2.育苗及苗期病虫害防治包括选用抗病、健康种苗、对种子及基质消毒、苗期对白粉虱、跳甲、地老虎的防治;3.定植及定植后病虫害防治包括环境管理、水肥管理以及针对不同病虫害采用不同植物源杀菌剂及方法;除此之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披露了小白菜、番茄、草莓、哈密瓜具体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形成了病虫害防治体系,适用范围广、效果好、无农药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针对不同病虫害研发了不同的防治方法,例如专利号201610447671.1披露了一种害虫防治方法,其主要针对茶园的病虫害进行防治,采用的方法为在灯诱的基础上,采用人工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防治灯诱昆虫临时栖息地的害虫,因此其局限性较强,只适用于树木类植物的病虫害防治,不同的植物类型会产生不同的病虫害,其也没有具体披露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的具体防治方法是什么,因此其适用性窄;专利号201710339231.9披露了一种无公害无花果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但针对的是无花果的种植,适用性窄,在防治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学农药,例如福美胂、苯甲-丙环唑溶液、辛硫磷等,因此残留的农药会有害身体的同时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有效解决病虫害是保证农业种植稳产、高产的重要一环,但是病虫害种类较多,同一种植物会遭到多种病虫类的危害,而种植户普遍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并且盲目增加农药用量和频率,增强了病虫的抗药性,增加了成本,还会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绿色、安全、适用性广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为了改变上述现象,因此需使用一种新型的病虫害防治体系来解决农户遇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体系,来解决各种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病虫害问题。为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按照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段防治,具体防治顺序及步骤如下:1.前期病虫害防治(1)在土壤未耕种前,对猝倒病、立枯病、根线虫的防治:①土壤改良,整理环境卫生,中耕除草、清除土壤中残留的病根、老叶;②向每亩地均匀撒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3吨进行翻耕,深度达到耕作层,翻耕后淋水浸透耕作层;进一步,除了上述肥料之外还可以添加氯化钾10kg/亩;③向上述土壤中每亩喷施木醋液(10%水剂,300倍)80kg,或者结合高温闷棚,使温度达到55℃以上并持续15天,可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与根线虫;④上述喷施或/和闷棚后将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菌、淡紫紫胞杆菌复合菌剂中的1种或多种共500g溶于水中,混匀喷施至田中,然后浇足水使有益菌群快速扩繁并分布于耕作层,抑制杂菌繁殖;(2)在植物种植前,对蝗虫、粘虫、卷叶螟、蟋蟀、椿象、棉铃虫、菜青虫、蛾类等移动性较强或需成虫产卵孵化的害虫防治:①设置昆虫障碍;②在设施大棚内的风口处悬挂防虫网防治迁飞性害虫的侵入,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③对于果树可以通过套袋、树干涂胶、树干涂白、掘沟方法阻止害虫产卵、迁飞;上述方法可有效隔离此类害虫。2.育苗及苗期病虫害防治(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健康种苗;进一步,以母株进行繁育时选用脱毒苗作为母株进行繁育;(2)种子及基质消毒:①种子育苗前,将种子浸种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倍)中3-4小时;其中,上述溶液的温度控制在30℃-40℃之间;②当育苗方式采用穴盘育苗时,育苗前对基质进行高温消毒灭菌;③育苗后用遮阳网遮阴,促进发芽;(3)苗期白粉虱、跳甲、地老虎的防治:①在发芽前,喷施d-柠檬烯(5%乳油,500-1200倍)、烟碱(27.5%乳油,1000倍)等比例复配或所述d-柠檬烯(5%乳油,500-1200倍)、印楝素(0.5%乳油,800倍)等比例复配进行预防;喷施量为每亩40-60kg,d-柠檬烯(5%乳油,500-1200倍)与烟碱(27.5%乳油,1000倍)复配比例为1∶1,d-柠檬烯(5%乳油,500-1200倍)与印楝素(0.5%乳油,800倍)复配比例为1∶1;②发芽后定植前,上述溶液每3-5天喷施一次。3.定植及定植后病虫害防治(1)环境管理①在以不影响农事操作、植物生长空间充足、互不遮阴为标准,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有效抑制病害发生,有利于使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抗病能力;②在定植前可铺设地膜,抑制杂草生长,保水保肥;③保持园区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治农事操作传播病源;(2)水肥管理①定植后浇足定根水;②根据植株具体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施肥浓度和用量、控制水量;在营养生长期施平衡型水溶肥,花芽分化期施高磷型水溶肥,坐果和果实发育期交替施平衡型和高钾型水溶肥,将施肥浓度控制在0.1%-0.3%,水量控制在每亩2-10吨,施肥间隔为7-10天;间隔期,以土壤“一捏成团,一拍即散”为标准控制补水量。合理排灌,设置排水渠,使田间不积水,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性。(5)病害防治①细菌性角斑病防治: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是一种植物病害,其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常危害于瓜类作物,病症呈不规则多边形块状;在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容易染病,严重时叶片出现角斑、脓液,染病植株在结果时也会蔓延至果实;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的方法为:在植株生长前期应注意预防,若出现病情应立即喷施所述木醋液(10%水剂,500倍)、所述大蒜素(5%微乳剂,500倍)共每亩40-60Kg,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倍)灌根处理。叶片危害部位发黄变干,说明病害得到控制。进一步,木醋液与大蒜素复配喷施比例为1∶1;进一步,蔓藤类、瓜类等植物种植涉及农事操作(绕蔓、吊蔓,摘侧芽等)较多,病菌容易通过农事操作传播,因此在整个生长期注意规范农事操作,在进行农事操作前用酒精消毒双手,在对正常植株操作完后,在集中操作染病植株;②炭疽病、青枯病、根腐病防治:在发病初期会出现植株叶片萎蔫的情况,严重时植株维管束坏死,根系发黑。防治青枯病和根腐病的方法为:在植株定植缓苗之后,生长初期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500倍)灌根2次,每株苗50mL,可有效防治炭疽病、青枯病、根腐病的发生,同时可以促进根系发育。③炭疽病防治: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定植后一个月内,往往是基质土、土壤携带病菌或母株携带病菌,在定植后病菌由根系伤口入侵植株,具体表现为地上部分萎蔫失水,浇水后可暂时恢复正常,而根盘内部组织发黑。防治炭疽病的方法为:连续两天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倍)灌根,发病较严重的植物会一周内完全枯萎死亡,发病较轻的植株,其病害情况会减轻,逐渐恢复正常。④霜霉病、灰霉病、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白粉病防治:霜霉病、灰霉病、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白粉病均容易在20-30℃、多湿条件下爆发,病原菌容易通过雨水、空气中的水汽传播。霜霉病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容易并发角斑病,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灰霉病,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段防治,具体防治顺序及步骤如下:/n1).前期病虫害防治/n(1)在土壤未耕种前,对猝倒病、立枯病、根线虫的防治:/n①土壤改良,整理环境卫生,中耕除草、清除土壤中残留的病根、老叶;/n②向每亩地均匀撒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3吨进行翻耕,深度达到耕作层,翻耕后淋水浸透耕作层;/n③向上述土壤中喷施木醋液(10%水剂,300倍),或者结合高温闷棚,使棚内温度达到55℃以上并持续15天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与根线虫;/n④上述喷施或/和闷棚后将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菌、淡紫紫胞杆菌复合菌剂中的1种或多种共500g溶于水中,混匀喷施至田中,然后浇足水使有益菌群快速扩繁并分布于耕作层,抑制杂菌繁殖;/n(2)在植物种植前,对蝗虫、粘虫、卷叶螟、蟋蟀、椿象、棉铃虫、菜青虫、蛾类等移动性较强或需成虫产卵孵化的害虫防治:/n①设置昆虫障碍;/n②在设施大棚内的风口处悬挂防虫网防治迁飞性害虫的侵入,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n③对于果树可以通过套袋、树干涂胶、树干涂白、掘沟方法阻止害虫产卵、迁飞;/n2).育苗及苗期病虫害防治/n(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健康种苗;/n(2)种子及基质消毒:/n①种子育苗前,将种子浸种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倍)中3-4小时;/n②当育苗方式采用穴盘育苗时,育苗前对基质进行高温消毒灭菌;/n③育苗后用遮阳网遮阴,促进发芽;/n(3)苗期白粉虱、跳甲、地老虎的防治:/n①在发芽前,喷施d-柠檬烯(5%乳油,500-1200倍)、烟碱(27.5%乳油,1000倍)等比例复配或所述d-柠檬烯(5%乳油,500-1200倍)、印楝素(0.5%乳油,800倍)等比例复配进行预防;/n②发芽后定植前,上述溶液每3-5天喷施一次;/n3).定植及定植后病虫害防治/n(1)环境管理/n①在以不影响农事操作、植物生长空间充足、互不遮阴为标准,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有效抑制病害发生,有利于使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抗病能力;/n②在定植前可铺设地膜,抑制杂草生长,保水保肥;/n③保持园区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治农事操作传播病源;/n(2)水肥管理/n①定植后浇足定根水;/n②根据植株具体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施肥浓度和用量、控制水量;/n在营养生长期施平衡型水溶肥,花芽分化期施高磷型水溶肥,坐果和果实发育期交替施平衡型和高钾型水溶肥,将施肥浓度控制在0.1%-0.3%,水量控制在每亩2-10吨,施肥间隔为7-10天;/n间隔期,以土壤“一捏成团,一拍即散”为标准控制补水量;/n合理排灌,设置排水渠,使田间不积水,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性;/n(3)病害防治/n①细菌性角斑病防治:/n在植株生长前期应注意预防,若出现病情应立即喷施所述木醋液(10%水剂,500倍)、所述大蒜素(5%微乳剂,500倍),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倍)灌根处理;叶片危害部位发黄变干,说明病害得到控制;/n②青枯病、根腐病防治:/n防治青枯病和根腐病的方法为:在植株定植缓苗之后,生长初期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500倍)灌根2次,每株苗50mL,可有效防治青枯病、根腐病的发生,同时可以促进根系发育;/n③炭疽病防治:/n防治炭疽病的方法为:连续两天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倍)灌根,发病较严重的植物会一周内完全枯萎死亡,发病较轻的植株,其病害情况会减轻,逐渐恢复正常;/n④霜霉病、灰霉病、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白粉病防治:/n防治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的方法为: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剂,500-1000倍)、大蒜素(5%微乳剂,500-1000倍)等比例复配喷施;/n防治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的方法为:使用波尔多液(80%可湿性粉剂,500倍)单独使用或与所述大蒜素(5%微乳剂,500-1000倍))、木醋液(10%水剂,500倍)等比例复配喷施;按照5-7天一次进行保护,若出现病害,可适当调高浓度2-3天一次或连续喷施2-3次,待病情消失后,再按照5-7天的频率喷施进行预防;/n在设施大棚内,下雨后,需注意及时通风降低湿度,并预防此类病害;/n⑤锈病防治:/n防治锈病的方法为:使用石硫合剂(45%结晶,500倍)喷施防治锈病,5-7天一次;/n⑥病毒病防治:/n防治病毒病的方法为: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增强抗病力;发现病株应立即拔出销毁或用所述大蒜素(5%微乳剂,500倍)、氨基寡糖素(5%水剂,500倍)等比例复配灌根处理,进一步每株50mL,并注意防止田间农事操作造成人为传播;提前预防蚜虫和白粉虱;/n(4)虫害防治/n①白粉虱、蚜虫、蓟马防治:/n防治白粉虱和蚜虫的方法为:使用所述d-柠檬烯(5%,500-1500倍)、所述烟碱(27.5%乳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段防治,具体防治顺序及步骤如下:
1).前期病虫害防治
(1)在土壤未耕种前,对猝倒病、立枯病、根线虫的防治:
①土壤改良,整理环境卫生,中耕除草、清除土壤中残留的病根、老叶;
②向每亩地均匀撒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3吨进行翻耕,深度达到耕作层,翻耕后淋水浸透耕作层;
③向上述土壤中喷施木醋液(10%水剂,300倍),或者结合高温闷棚,使棚内温度达到55℃以上并持续15天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与根线虫;
④上述喷施或/和闷棚后将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菌、淡紫紫胞杆菌复合菌剂中的1种或多种共500g溶于水中,混匀喷施至田中,然后浇足水使有益菌群快速扩繁并分布于耕作层,抑制杂菌繁殖;
(2)在植物种植前,对蝗虫、粘虫、卷叶螟、蟋蟀、椿象、棉铃虫、菜青虫、蛾类等移动性较强或需成虫产卵孵化的害虫防治:
①设置昆虫障碍;
②在设施大棚内的风口处悬挂防虫网防治迁飞性害虫的侵入,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
③对于果树可以通过套袋、树干涂胶、树干涂白、掘沟方法阻止害虫产卵、迁飞;
2).育苗及苗期病虫害防治
(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健康种苗;
(2)种子及基质消毒:
①种子育苗前,将种子浸种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倍)中3-4小时;
②当育苗方式采用穴盘育苗时,育苗前对基质进行高温消毒灭菌;
③育苗后用遮阳网遮阴,促进发芽;
(3)苗期白粉虱、跳甲、地老虎的防治:
①在发芽前,喷施d-柠檬烯(5%乳油,500-1200倍)、烟碱(27.5%乳油,1000倍)等比例复配或所述d-柠檬烯(5%乳油,500-1200倍)、印楝素(0.5%乳油,800倍)等比例复配进行预防;
②发芽后定植前,上述溶液每3-5天喷施一次;
3).定植及定植后病虫害防治
(1)环境管理
①在以不影响农事操作、植物生长空间充足、互不遮阴为标准,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有效抑制病害发生,有利于使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抗病能力;
②在定植前可铺设地膜,抑制杂草生长,保水保肥;
③保持园区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治农事操作传播病源;
(2)水肥管理
①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②根据植株具体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施肥浓度和用量、控制水量;
在营养生长期施平衡型水溶肥,花芽分化期施高磷型水溶肥,坐果和果实发育期交替施平衡型和高钾型水溶肥,将施肥浓度控制在0.1%-0.3%,水量控制在每亩2-10吨,施肥间隔为7-10天;
间隔期,以土壤“一捏成团,一拍即散”为标准控制补水量;
合理排灌,设置排水渠,使田间不积水,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性;
(3)病害防治
①细菌性角斑病防治:
在植株生长前期应注意预防,若出现病情应立即喷施所述木醋液(10%水剂,500倍)、所述大蒜素(5%微乳剂,500倍),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倍)灌根处理;叶片危害部位发黄变干,说明病害得到控制;
②青枯病、根腐病防治:
防治青枯病和根腐病的方法为:在植株定植缓苗之后,生长初期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500倍)灌根2次,每株苗50mL,可有效防治青枯病、根腐病的发生,同时可以促进根系发育;
③炭疽病防治:
防治炭疽病的方法为:连续两天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剂,300倍)灌根,发病较严重的植物会一周内完全枯萎死亡,发病较轻的植株,其病害情况会减轻,逐渐恢复正常;
④霜霉病、灰霉病、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白粉病防治:
防治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的方法为: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剂,500-1000倍)、大蒜素(5%微乳剂,500-1000倍)等比例复配喷施;
防治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的方法为:使用波尔多液(80%可湿性粉剂,500倍)单独使用或与所述大蒜素(5%微乳剂,500-1000倍))、木醋液(10%水剂,500倍)等比例复配喷施;按照5-7天一次进行保护,若出现病害,可适当调高浓度2-3天一次或连续喷施2-3次,待病情消失后,再按照5-7天的频率喷施进行预防;
在设施大棚内,下雨后,需注意及时通风降低湿度,并预防此类病害;
⑤锈病防治:
防治锈病的方法为:使用石硫合剂(45%结晶,500倍)喷施防治锈病,5-7天一次;
⑥病毒病防治:
防治病毒病的方法为: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增强抗病力;发现病株应立即拔出销毁或用所述大蒜素(5%微乳剂,500倍)、氨基寡糖素(5%水剂,500倍)等比例复配灌根处理,进一步每株50mL,并注意防止田间农事操作造成人为传播;提前预防蚜虫和白粉虱;
(4)虫害防治
①白粉虱、蚜虫、蓟马防治:
防治白粉虱和蚜虫的方法为:使用所述d-柠檬烯(5%,500-1500倍)、所述烟碱(27.5%乳油,500-1000倍)或使用所述d-柠檬烯(5%,500-1500倍)、所述印楝素(0.5%乳油,600倍)等比例复配喷施,并提前释放草蛉、七星瓢虫,每亩放2-3盒,每盒200-300卵,适当喷水增加湿度加快虫卵孵化;
防治蓟马的方法为:喷施阿维菌素(5%乳油,800-1000倍)或使用所述d-柠檬烯(5%乳油,1000倍)、所述阿维菌素(5%乳油,800倍)、苦参碱(0.38%乳油,500倍)按1∶1∶1复配进行防治,若虫口密度大,可适当增加浓度和水量;
②潜叶蝇防治:
防治潜叶蝇的方法为:使用所述d-柠檬烯(5%乳油,500-1000倍)与所述阿维菌素(5%乳油,800-1000倍)等比例复配喷施,释放寄生蜂,每亩释放500只;
③红蜘蛛防治:
防治红蜘蛛的方法为:通过清理环境,同时喷施所述d-柠檬烯(5%乳油,500-1000倍)或所述印楝素(0.5%乳油、800倍)或所述烟碱(27.5%乳油,800倍)防治,可等比例复配喷施;木本果树还可以按生石灰10份,水30份,食盐1份,粘着剂1份,所述石硫合剂原液1份配置涂白材料对树干涂白进行防治;
④棉铃虫、菜青虫、蛾类防治:
防治棉铃虫、菜青虫、蛾类的方法为:通过防虫网有效隔绝,若田内仍有此类害虫,需检查防虫网是否有破损,修补之后用所述印楝素(0.5%乳油、600-800倍)、所述d-柠檬烯(5%乳油,500-1000倍)等比例复配喷施,或喷施所述烟碱·楝素(5%水剂,500-800倍)或使用所述阿维菌素(5%乳油,800倍)、所述苦参碱(0.38%乳油,500倍)等比例复配进行防治(番茄),连续喷施2次;
⑤小菜蛾幼虫防治:
应提前安装防虫网阻断来源,若发现虫害应连续两天喷施所述印楝素(0.5%乳油、800倍)、所述苦参碱(0.38%乳油,800倍)、所述d-柠檬烯(5%乳油,800倍)按1∶1∶1复配,喷施时应注意叶背面的幼虫,使药剂能够接触到幼虫,喷后第二天幼虫会发黑死亡,虫害若无扩展,即可恢复正常预防时的用药;
⑥吊丝虫
使用所述苦参碱(0.38%乳油,800倍)进行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植物果实,在坐果之后进行套袋防止病原菌或害虫侵染果实;
防治病害、虫害可以同时进行,但是不同药剂之间复配,需注意酸性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而含有铜的药剂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
前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土壤改良后可增加添加氯化钾10kg/亩进行翻耕;
育苗及苗期品种为母株型进行繁育时选用脱毒苗作为母株进行繁育;种子及基质消毒的溶液温度控制在30℃-4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过程中,整个生长期注意规范农事操作,在进行农事操作前用酒精消毒双手,在对正常植株操作完后,在集中操作染病植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在小白菜上的具体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前期病虫害防治
(1)在播种之前,对土地和环境进行整理,去除周边杂草;
(2)在植物种植前,悬挂防虫网;若在前期无虫卵或幼虫,在生长初期喷施1-2次所述d-柠檬烯(5%乳油,1200倍)、所述印楝素(0.5%乳油,600倍)、所述苦参碱(0.38%乳油,800倍)等比例复配进行保护即可;
2).苗期病虫害防治
在小白菜出苗以后,使用植物源提取的天然生物农药:所述d-柠檬烯(5%乳油,1200倍)、所述印楝素(0.5%乳油,600倍)、所述苦参碱(0.38%乳油,800倍)等比例复配进行防治;
若在大田中种植,需在整个生长期进行防治,尤其以前期最为关键,期间根据幼虫和虫卵数量,每2-3天喷施所述d-柠檬烯(5%乳油,1200倍)、所述印楝素(0.5%乳油,600倍)、所述苦参碱(0.38%乳油,800倍)等比例复配一次进行防治。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在番茄上的具体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前期病虫害防治
(1)在土壤未耕种前,对猝倒病、立枯病、根线虫的防治:
①在定植前对土壤进行处理,彻底清除土壤中病残根;
②向每亩地均匀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吨,同时混入500g复合菌剂进行翻耕,增加有机质含量;
其中,复合菌剂包括20份枯草芽孢杆菌、60份纳豆菌、20份淡紫紫孢杆菌;
③高温闷棚,杀死各种病原菌和线虫;
(2)在植物种植前,对蚜虫害虫防治:
定植前悬挂防虫网并悬挂黄色防虫板,铺银灰色地膜,防治蚜虫;
2).育苗及苗期病虫害防治
(1)种子及基质消毒
①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使用所述木醋液(10%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凯谢灏阳杨天为
申请(专利权)人:中振中汇天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