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天翊专利>正文

一种入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058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外壳以及插座,所述插座安装在外壳的端面上,所述插座与插头线相配合,所述外壳设有声道,所述声道内设有声音导管与排气导管,且声道出口设有金属过滤网,所述插座通过双导线以焊接的方式与动铁单元相连通,所述动铁单元的另一端通过声音导管与声道连通,所述声音导管内安装有娄氏绿色阻尼,所述外壳侧面上安装有对外阻尼,所述对外阻尼将耳机内部空腔与外部空气联通,所述排气导管将声道与外壳内空腔连通,所述排气导管内设有娄氏红色阻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耳式耳机
本技术属于电子产品,具体为一种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耳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类型多种多样,为了便于携带,人们一般会选用入耳式耳机,当密闭耳道内塞入一个密封的微型扬声器时,耳道里面的空气会被困住,此时当扬声器运动发出声音时,除了传输声音的振动波以外,还会移动空气柱,使耳鼓膜承受变化的气压,当持续地在耳鼓上施加变动的压力时会引起耳朵疲劳,并且现有技术中,高端入耳式耳机采用多动铁单元设计,但是存在不同动铁单元工作时的衔接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入耳式耳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外壳以及插座,所述插座安装在外壳的端面上,所述插座与插头线相配合,所述外壳设有声道,所述声道内设有声音导管与排气导管,且声道出口设有金属过滤网,所述插座通过双导线以焊接的方式与动铁单元相连通,所述动铁单元的另一端通过声音导管与声道连通,所述声音导管内安装有娄氏绿色阻尼,所述外壳侧面上安装有对外阻尼,所述对外阻尼将耳机内部空腔与外部空气联通,所述排气导管将声道与外壳内空腔连通,所述排气导管内设有娄氏红色阻尼。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铁单元与声音导管采用紫外胶水固化连接,所述声音导管与排气导管平行放置,且采用紫外胶水固化连接,连接部位设有感光树脂覆盖加固,所述动铁单元的规格为knowlesRAB-3225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设有内部树脂填充固定声音导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外阻尼采用娄氏黄色阻尼,且其外径为2mm,所述排气导管的长度为18mm,内径为1.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了空腔+双层滤波的设计,既满足了32257动铁单元需要泄压阀的要求,又实现了保持耳道内外气压平衡的气压交换设计,解决了监听疲劳的问题;2、本技术设计了适用于娄氏32257动铁单元的声音导管结构,提供了更好的声音还原;3、本装置采用单动铁单元设计,电路简单,稳定性更好;4、本装置采用可换线设计,使耳机实际寿命更长,扩展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佩戴方式的示意图;图中:1、插头线;2、外壳;3、插座;4、金属过滤网;5、排气导管;6、娄氏红色阻尼;7、动铁单元;8、对外阻尼;9、娄氏绿色阻尼;10、声道;11、双导线;12、声音导管。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3、4、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外壳2以及插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3安装在外壳2的端面上,所述插座3与插头线1相配合,所述外壳2设有声道10,所述声道10内设有声音导管12与排气导管5,且声道10出口设有金属过滤网4,所述插座3通过双导线11以焊接的方式与动铁单元7相连通,所述动铁单元7的另一端通过声音导管12与声道10连通,所述声音导管12内安装有娄氏绿色阻尼9,所述外壳2侧面上安装有对外阻尼8,所述对外阻尼8将耳机内部空腔与外部空气联通,所述排气导管5将声道10与外壳2内空腔连通,所述排气导管5内设有娄氏红色阻尼6,空腔使动铁单元7的气压口实现泄压,保证低音效果,提供更好的音质,通过对外阻尼8与排气导管5内设有的娄氏红色阻尼6对外界声音进行滤波处理,实现滤去大部分噪音。本实施例中,所述动铁单元7与声音导管12采用紫外胶水固化连接,所述声音导管12与排气导管5平行放置,且采用紫外胶水固化连接,连接部位设有感光树脂覆盖加固,所述动铁单元7的规格为knowlesRAB-32257,通过对连接部位加以保护,防止耳机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本实施例中,每一副耳机均可根据客户自己的耳道形状设计外壳2形状与外观,所述外壳2设有内部树脂填充固定声音导管,防止内部零件松动,提高产品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对外阻尼8采用娄氏黄色阻尼,且其外径为2mm,所述排气导管5的长度为18mm,内径为1.5mm,通过声音导管5与娄氏绿色阻尼9实现对动铁单元7发出的声音进行调音滤波,提供较好的声音还原,通过红色阻尼6与对外黄色阻尼8使空腔内的噪音几乎被过滤掉。以上所述,仅为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外壳(2)以及插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3)安装在外壳(2)的端面上,所述插座(3)与插头线(1)相配合,所述外壳(2)设有声道(10),所述声道(10)内设有声音导管(12)与排气导管(5),且声道(10)出口设有金属过滤网(4),所述插座(3)通过双导线(11)以焊接的方式与动铁单元(7)相连通,所述动铁单元(7)的另一端通过声音导管(12)与声道(10)连通,所述声音导管(12)内安装有娄氏绿色阻尼(9),所述外壳(2)侧面上安装有对外阻尼(8),所述对外阻尼(8)将耳机内部空腔与外部空气联通,所述排气导管(5)将声道(10)与外壳(2)内空腔连通,所述排气导管(5)内设有娄氏红色阻尼(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外壳(2)以及插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3)安装在外壳(2)的端面上,所述插座(3)与插头线(1)相配合,所述外壳(2)设有声道(10),所述声道(10)内设有声音导管(12)与排气导管(5),且声道(10)出口设有金属过滤网(4),所述插座(3)通过双导线(11)以焊接的方式与动铁单元(7)相连通,所述动铁单元(7)的另一端通过声音导管(12)与声道(10)连通,所述声音导管(12)内安装有娄氏绿色阻尼(9),所述外壳(2)侧面上安装有对外阻尼(8),所述对外阻尼(8)将耳机内部空腔与外部空气联通,所述排气导管(5)将声道(10)与外壳(2)内空腔连通,所述排气导管(5)内设有娄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翊
申请(专利权)人:张天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