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共振的无线充电装置及充电自动断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024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磁共振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供能电路和负载电路,供能电路和负载电路之间通过谐振体连接,谐振体为谐振电路,负载电路对负载进行供电;谐振体包括首端谐振体、末端谐振体和中间谐振体,中间谐振体的线圈利用自身的分布电容使自身谐振频率达到整个无线充电装置的谐振频率,实现增大能量的传输距离。在负载电路与负载之间设有USB接口的充电自动断电系统,充电自动断电系统包括取样电路、开关电路与单片机以及自动唤醒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充电自动断电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充电自动断电,设备没有充电时处于休眠状态,对设备起到了保护作用,对于负载来说,也减少时间过充现象,利于其使用寿命的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磁共振的无线充电装置及充电自动断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共振的无线充电装置及充电自动断电系统的技术。
技术介绍
一般目前,市场出售的无线充是电磁感应型,充电距离受到很大限制,和充电板的距离基本都不能离的很远,同时充电的功率也不是很大。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①电磁感应耦合技术:通过相对很直接的接触来进行能量传输,尤如把机器放在一个垫子上就能进行充电。电磁感应是基于主线圈产生主磁场,二次线圈要处于这一磁场之中,所以使得传输距离非常有限。在较大距离下,这种非共振、非辐射耦合传输效率非常低,能量损耗严重。②磁场共振技术:当两个物体在同一频率实现共振时,将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③基于微波或光波的辐射技术:通过某种独特的接收器接收空气中尚未散失的辐射能量,并将其转换成电能,储存在电池中,目前,除了太阳能辐射的热能之外,由于损耗大、效率低制约了其应用。这三种基于不同原理的技术在传输距离上分别对应近、中和远距离。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108221.9,该专利没有涉及充电自动断电系统,因此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保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磁共振的无线充电装置及充电自动断电系统,能够实现充电自动断电功能。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基于磁共振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供能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供能电路和所述负载电路之间通过谐振体连接,所述谐振体为谐振电路,所述负载电路对所述负载进行供电;所述谐振体包括首端谐振体、末端谐振体和中间谐振体,所述首端谐振体将所述供能电路传来的电能转变成磁场能,并将磁场能传递给所述中间谐振体,所述中间谐振体通过谐振方式以高频磁场为媒介实现电能的中距离无线传输,且以电磁感应方式将能量传递给所述末端谐振体,所述末端谐振体将系统的磁场能转变成电能;所述中间谐振体的线圈利用自身的分布电容使自身谐振频率达到整个无线充电装置的谐振频率;所述负载电路与负载之间设有USB接口的充电自动断电系统,所述充电自动断电系统包括USB接口电路、取样电路、开关电路与单片机以及自动唤醒电路,取样电路包括第四取样电阻、第二取样电阻,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自动唤醒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USB接口电路包括USB接口,USB接口的第1脚为负极脚,USB接口的第4脚为正极接VDD5V电源,USB接口的第2脚与第3脚连接,单片机的第1脚为电源正极脚,单片机的第2脚为IO输出口,单片机的第3脚为IO输入口,单片机的第14脚为电源负极脚,单片机的第13脚为AD模数功能脚;第四取样电阻与第二取样电阻并联连接,单片机的第2脚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单片机的第13脚通过电阻第六电阻与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单片机由VDD5V电源供电,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USB接口的第1脚,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第四取样电阻与第二取样电阻后接地,单片机的第3脚连接第三三极管集电极,第三三极管基极与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USB接口的第1脚,第三三极管基极还通过第一三电阻接地,第三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一二电阻接地,所述负载接入USB接口时,第三三极管导通,把单片机的第三脚电平拉低,单片机检测到第三脚低电平,表示有所述负载接入;单片机第2脚给高电平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导通,给所述负载充电,单片机的第2脚提供给低电平,控制第一开关三极管关闭,停止给所述负载充电。所述谐振体包括第一谐振体、第二谐振体、第三谐振体和第四谐振体,所述首端谐振体为第一谐振体,末端谐振体为第四谐振体,中间谐振体由第二谐振体与第三谐振体构成,所述第一谐振体采用小尺寸线圈将所述供能电路传来的电能转变成磁场能,第一谐振体将磁场能传递给所述第二谐振体;所述第三谐振体以电磁感应方式将能量传递给所述第四谐振体,所述第二谐振体与所述第三谐振体均为两个大尺寸线圈,两者通过谐振以高频磁场为媒介实现电能的中距离无线传输;所述第四谐振体为一个小尺寸线圈与所述负载电路相连,小尺寸线圈与大尺寸线圈表示的是所述第一谐振体、第四谐振体与所述第二谐振体、第三谐振体的线圈大小的相对比较。所述第二谐振体通过第二反射阻抗、第一分布电容、第二等效串联电阻和第二等效电感串联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三谐振体通过第三反射阻抗、第二分布电容、第三等效串联电阻和第三等效电感串联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一谐振体包括第一补偿电容和第一等效电感,在所述第一补偿电容与第一等效电感之间依次串联有所述第一谐振体的第一等效串联电阻和第一反射阻抗,所述供能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谐振体的第一补偿电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谐振体的第一等效电感;所述第四谐振体包括第二补偿电容和第四等效串联电阻,在所述第二补偿电容和第四等效串联电阻之间还串联有第四谐振体的第四等效电感,所述负载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谐振体的第二补偿电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谐振体的第四等效串联电阻;所述第一反射阻抗为所述第二谐振体对所述供能电路的反射阻抗;所述第二反射阻抗为所述第三谐振体对所述第二谐振体的反射阻抗;所述第三反射阻抗为所述负载电路对所述第三谐振体的反射阻抗。进一步来说,本技术充电自动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自动断电系统包括USB接口电路、取样电路、开关电路与单片机以及自动唤醒电路,取样电路包括第四取样电阻、第二取样电阻,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自动唤醒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USB接口电路包括USB接口,USB接口的第1脚为负极脚,USB接口的第4脚为正极接VDD5V电源,USB接口的第2脚与第3脚连接,单片机的第1脚为电源正极脚,单片机的第2脚为IO输出口,单片机的第3脚为IO输入口,单片机的第14脚为电源负极脚,单片机的第13脚为AD模数功能脚;第四取样电阻与第二取样电阻并联连接,单片机的第2脚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单片机的第13脚通过电阻第六电阻与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单片机由VDD5V电源供电,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USB接口的第1脚,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第四取样电阻与第二取样电阻后接地,单片机的第3脚连接第三三极管集电极,第三三极管基极与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USB接口的第1脚,第三三极管基极还通过第一三电阻接地,第三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一二电阻接地,被充电设备接入USB接口时,第三三极管导通,把单片机的第三脚电平拉低,单片机检测到第三脚低电平,表示有被充电设备接入;单片机第2脚给高电平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导通,给被充电设备充电,单片机的第2脚提供给低电平,控制第一开关三极管关闭,停止给负载充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无线充电装置基于磁场共振耦合传能,可以克服电磁感应耦合和基于微波或光波辐射技术的无线能量传输的缺点,磁场会通过类似“隧道”的传能形式到达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接收线圈。本技术无线充电系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磁共振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供能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供能电路和所述负载电路之间通过谐振体连接,所述谐振体为谐振电路,所述负载电路对所述负载进行供电;所述谐振体包括首端谐振体、末端谐振体和中间谐振体,所述首端谐振体将所述供能电路传来的电能转变成磁场能,并将磁场能传递给所述中间谐振体,所述中间谐振体通过谐振方式以高频磁场为媒介实现电能的中距离无线传输,且以电磁感应方式将能量传递给所述末端谐振体,所述末端谐振体将系统的磁场能转变成电能;所述中间谐振体的线圈利用自身的分布电容使自身谐振频率达到整个无线充电装置的谐振频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路与负载之间设有USB接口的充电自动断电系统,/n所述充电自动断电系统包括USB接口电路、取样电路、开关电路与单片机以及自动唤醒电路,取样电路包括第四取样电阻、第二取样电阻,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自动唤醒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USB接口电路包括USB接口,USB接口的第1脚为负极脚,USB接口的第4脚为正极接VDD5V电源,USB接口的第2脚与第3脚连接,单片机的第1脚为电源正极脚,单片机的第2脚为IO输出口,单片机的第3脚为IO输入口,单片机的第14脚为电源负极脚,单片机的第13脚为AD模数功能脚;/n第四取样电阻与第二取样电阻并联连接,/n单片机的第2脚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单片机的第13脚通过电阻第六电阻与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单片机由VDD5V电源供电,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USB接口的第1脚,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第四取样电阻与第二取样电阻后接地,/n单片机的第3脚连接第三三极管集电极,第三三极管基极与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USB接口的第1脚,第三三极管基极还通过第一三电阻接地,第三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一二电阻接地,/n所述负载接入USB接口时,第三三极管导通,把单片机的第三脚电平拉低,单片机检测到第三脚低电平,表示有所述负载接入;单片机第2脚给高电平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导通,给所述负载充电,单片机的第2脚提供给低电平,控制第一开关三极管关闭,停止给所述负载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共振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供能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供能电路和所述负载电路之间通过谐振体连接,所述谐振体为谐振电路,所述负载电路对所述负载进行供电;所述谐振体包括首端谐振体、末端谐振体和中间谐振体,所述首端谐振体将所述供能电路传来的电能转变成磁场能,并将磁场能传递给所述中间谐振体,所述中间谐振体通过谐振方式以高频磁场为媒介实现电能的中距离无线传输,且以电磁感应方式将能量传递给所述末端谐振体,所述末端谐振体将系统的磁场能转变成电能;所述中间谐振体的线圈利用自身的分布电容使自身谐振频率达到整个无线充电装置的谐振频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路与负载之间设有USB接口的充电自动断电系统,
所述充电自动断电系统包括USB接口电路、取样电路、开关电路与单片机以及自动唤醒电路,取样电路包括第四取样电阻、第二取样电阻,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自动唤醒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USB接口电路包括USB接口,USB接口的第1脚为负极脚,USB接口的第4脚为正极接VDD5V电源,USB接口的第2脚与第3脚连接,单片机的第1脚为电源正极脚,单片机的第2脚为IO输出口,单片机的第3脚为IO输入口,单片机的第14脚为电源负极脚,单片机的第13脚为AD模数功能脚;
第四取样电阻与第二取样电阻并联连接,
单片机的第2脚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单片机的第13脚通过电阻第六电阻与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单片机由VDD5V电源供电,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USB接口的第1脚,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还通过并联连接的第四取样电阻与第二取样电阻后接地,
单片机的第3脚连接第三三极管集电极,第三三极管基极与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USB接口的第1脚,第三三极管基极还通过第一三电阻接地,第三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一二电阻接地,
所述负载接入USB接口时,第三三极管导通,把单片机的第三脚电平拉低,单片机检测到第三脚低电平,表示有所述负载接入;单片机第2脚给高电平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导通,给所述负载充电,单片机的第2脚提供给低电平,控制第一开关三极管关闭,停止给所述负载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共振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体包括第一谐振体、第二谐振体、第三谐振体和第四谐振体,所述首端谐振体为第一谐振体,末端谐振体为第四谐振体,中间谐振体由第二谐振体与第三谐振体构成,
所述第一谐振体采用小尺寸线圈将所述供能电路传来的电能转变成磁场能,第一谐振体将磁场能传递给所述第二谐振体;所述第三谐振体以电磁感应方式将能量传递给所述第四谐振体,所述第二谐振体与所述第三谐振体均为两个大尺寸线圈,两者通过谐振以高频磁场为媒介实现电能的中距离无线传输;所述第四谐振体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章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奇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