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子拉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003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子拉紧装置,包括有用于卡设于待更换绝缘子串两端的左卡体和右卡体,还包括有电缸组件,左卡体、右卡体的相对应的两端分别与一组电缸组件相铰接,电缸组件包括有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和电缸,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分别与左卡体、右卡体的相对应的两端相铰接,电缸铰接在所述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中的其中一个的中部上,电缸的电缸主杆的外侧端部与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中的另一个的中部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绝缘子拉紧装置,通过电缸组件进行驱动,驱动方向几乎等于拉紧方向,因此不会对拉紧装置的安装固定以及绝缘子串的稳固带来太大的影响,能够实现更为便捷稳固的拉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绝缘子拉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检修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绝缘子拉紧装置。
技术介绍
绝缘子作为一种绝缘隔离设备,用来支持和固定载流导体,并使载流导体的相与相之间和对地绝缘,因此要同时满足电气性能和化械性能两方面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集中,大部分地区的空气污染逐年恶化,高压绝缘子长期暴露于大气中并处于强电场、强机械应力、温差变化大、风吹雨打等恶劣环境中,绝缘子的老化及表面污染物的聚集都有可能导致绝缘子阻值下降,进而导致绝缘子劣化和击穿,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绝缘子劣化后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并需要用到绝缘子拉紧装置。目前,现有的绝缘子拉紧装置都是依据绝缘子损坏片数特定设计的,单片绝缘子更换和多片绝缘子更换需不同的绝缘子拉紧装置,绝缘子拉紧装置种类繁多。同时目前的绝缘子拉紧装置的安装方式普遍采用螺栓连接,安装复杂工序繁多,拉紧装置的安装时间往往大于绝缘子更换时间,工作效率低。因此,申请人的在先申请CN209029809U提出了一种绝缘子拉紧机构,也即为一种绝缘子拉紧装置,它能够克服绝缘子拉紧装置安装复杂工序繁多的缺陷。但是在使用中发现,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在于:该绝缘子拉紧机构通过棘轮手柄驱动丝杠组件完成驱动,但是在工作人员摆动棘轮手柄时,使得绝缘子拉紧机构及固定的绝缘子受到一个摆动的力,给绝缘子拉紧机构的固定以及绝缘子串的稳固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绝缘子拉紧装置,能够实现更为便捷稳固的拉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绝缘子拉紧装置,包括有用于卡设于待更换绝缘子串两端的左卡体和右卡体,还包括有电缸组件,左卡体、右卡体的相对应的两端分别与一组电缸组件相铰接,所述电缸组件包括有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和电缸,所述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卡体、右卡体的相对应的两端相铰接,所述电缸铰接在所述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中的其中一个的中部上,所述电缸的电缸主杆的外侧端部与所述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中的另一个的中部相铰接。优选的,所述左卡体和右卡体的结构一致,分别包括有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中部的相向侧具有弧形槽,且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一端相互铰连,当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合起时形成与绝缘子钢帽外表面相适应的卡口。优选的,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凸轮卡扣锁紧装置相固定,凸轮卡扣锁紧装置包括有T形杆和转动连接在T形杆上的凸轮卡扣。优选的,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中部的相向侧的弧形槽上设有滚花或防滑橡胶。优选的,所述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为圆杆或方形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绝缘子拉紧装置,通过电缸组件进行驱动,驱动方向几乎等于拉紧方向,因此不会对拉紧装置的安装固定以及绝缘子串的稳固带来太大的影响,能够实现更为便捷稳固的拉紧;2、本技术中电缸提供的直线运动改变前连接杆、后连接杆之间的夹角驱动的方式完成预紧力的施加和卸载,通过控制两个电缸的运动,电缸驱动的拉紧方式,整个过程平稳、可控,能够保证在整个绝缘子更换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左卡体和右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左卡体和右卡体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至图3,本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绝缘子拉紧装置,包括有用于卡设于待更换绝缘子串两端的左卡体1、右卡体3以及安装在左卡体1、右卡体3之间的电缸组件2。左卡体1和右卡体3的结构一致,分别包括有上夹板4和下夹板5。上夹板4和下夹板5的中部的相向侧具有弧形槽,且上夹板4和下夹板5的一端相互铰连,当上夹板4和下夹板5合起时形成与绝缘子钢帽外表面相适应的卡口8。上夹板4和下夹板5通过凸轮卡扣锁紧装置相固定,凸轮卡扣锁紧装置包括有T形杆6和转动连接在T形杆上的凸轮卡扣7。T形杆6穿过上夹板4后旋转90°与上夹板4的圆弧形槽配合,再由凸轮卡扣7旋转夹紧以达到固定作用,上夹板4和下夹板5相互固定后形成与绝缘子钢帽外表面相适应的卡口8,此时,卡口8可以卡设住绝缘子的钢帽,也即将左卡体1和右卡体3固定在绝缘子钢帽上。T形杆6的下方设有弧形槽垫片11和U形口垫片12,以实现更为紧固的压紧。上夹板4和下夹板5的中部的相向侧的弧形槽上设有滚花或防滑橡胶,以实现稳固的安装固定。电缸组件2为两组,分别与左卡体1、右卡体3的相对应的两端相铰接。电缸组件2包括有前连接杆21、后连接杆22和电缸23,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分别与左卡体1、右卡体3的相对应的两端相铰接,也即前连接杆21的另一端与左卡体1的上夹板4相铰接,后连接杆22的另一端与右卡体3的上夹板4相铰接。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为方形杆。电缸23铰接在后连接杆22的中部上,电缸23的电缸主杆24的外侧端部与前连接杆21的中部相铰接。电缸23运转驱动电缸主杆24直线运动,电缸主杆24可以做伸出电缸23的运动,也可以做缩回电缸23的运动,以使得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的夹角变大或缩小,当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的夹角变大或缩小时,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的相互远离的一端的距离相应地变大或缩小,此时与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相连接的左卡体1和右卡体3之间的距离也相应地改变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左卡体1和右卡体3之间的距离的调节。两组电缸组件2中的电缸23协同作用,同时驱使其上的电缸主杆24伸出或缩回。实施时,左卡体1和右卡体3卡设在待更换的绝缘子的两端的钢帽上,并与钢帽固定,同时启动两个电缸23分别同时驱动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以实现左卡体1和右卡体3的拉紧来克服绝缘子串受到的张力,然后利用绝缘子拆卸工具将两端左卡体1和右卡体3之间所需更换的绝缘子拆除,并更换上一个或者多个新的绝缘子,以实现绝缘子的更换。本绝缘子拉紧装置的左卡体1和右卡体3都可以固定在绝缘子的钢帽上,从而利用本拉紧装置来更换绝缘子串中任意位置需要更换的绝缘子节段。本技术提供的绝缘子拉紧装置,通过电缸组件2进行驱动,驱动方向几乎等于拉紧方向,因此不会对拉紧装置的安装固定以及绝缘子串的稳固带来太大的影响,能够实现更为便捷稳固的拉紧。本技术中电缸23提供的直线运动改变前连接杆21、后连接杆22之间的夹角驱动的方式完成预紧力的施加和卸载,通过控制两个电缸23的运动,电缸23驱动的拉紧方式,整个过程平稳、可控,能够保证在整个绝缘子更换过程中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子拉紧装置,包括有用于卡设于待更换绝缘子串两端的左卡体(1)和右卡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缸组件(2),左卡体(1)、右卡体(3)的相对应的两端分别与一组电缸组件(2)相铰接,所述电缸组件(2)包括有前连接杆(21)、后连接杆(22)和电缸(23),所述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卡体(1)、右卡体(3)的相对应的两端相铰接,所述电缸(23)铰接在所述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中的其中一个的中部上,所述电缸(23)的电缸主杆(24)的外侧端部与所述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中的另一个的中部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子拉紧装置,包括有用于卡设于待更换绝缘子串两端的左卡体(1)和右卡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缸组件(2),左卡体(1)、右卡体(3)的相对应的两端分别与一组电缸组件(2)相铰接,所述电缸组件(2)包括有前连接杆(21)、后连接杆(22)和电缸(23),所述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卡体(1)、右卡体(3)的相对应的两端相铰接,所述电缸(23)铰接在所述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中的其中一个的中部上,所述电缸(23)的电缸主杆(24)的外侧端部与所述前连接杆(21)和后连接杆(22)中的另一个的中部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拉紧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锋郭丽娟蒋圣超谢植飚于荣华刘辉杨兴华唐捷郭金明罗传胜陈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