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98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分体而成的公端及母端,所述公端包括第一连接底座,所述母端包括第二连接底座,在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二者之一上开设有定位槽,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卡入定位槽中以防止公端与母端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可有效防止公端与母端在外力作用下轻易错位影响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市面上大多数的两电连接组件在电性连接时会因为没设置有卡住结构,经常容易发生位置相错,影响电性连接的同时,降低了使用者的体验感,且未给使用者的产品及时充电、传输数据,耽误使用者的工作进程。因此,如何克服市面上大多数的电连接组件在电性连接时容易出现位置相错影响电性连接的问题,便成了所要解决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分体而成的公端及母端,所述公端包括第一连接底座,所述母端包括第二连接底座,在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二者之一上开设有定位槽,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卡入定位槽中以防止公端与母端相对滑动。优选地,所述定位槽为环形槽。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包括至少一条形槽。优选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至少两条弹性探针及与弹性探针数目相匹配的金属导电柱,在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另一者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弹性探针部分从第一通孔中伸出,所述金属导电柱部分显露于第二通孔。优选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设置在第一连接底座上,所述第二磁吸部设置在第二连接底座上,所述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在公端与母端连接时磁吸连接。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相对的一侧上均设置有一个N极和一个S极;或相对的一侧上交错设置有多个N极和S极。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部为一整体或包括多个分体设置的磁体,所述第二磁吸部为一整体或包括多个分体设置的磁体。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为磁铁或磁石。优选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两连接臂,两所述连接臂连接在第一连接底座的两端或第二连接底座的两端,在每一所述连接臂上开设有定位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优点:公端与母端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凸起的配合避免了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位置相错、相对滑动进而影响电性连接效果的情形,保证了电性连接,增加了使用者的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接器组件的公端、连接臂及弹性探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连接器组件的母端与金属导电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连接器组件的公端、连接臂及第一磁吸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连接器组件的母端与第二磁吸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磁吸部一变形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公端;12、母端;111、第一连接底座;121、第二连接底座;112、定位凸起;122、定位槽;113、第一通孔;123、第二通孔;13、弹性探针;14、金属导电柱;15、第一磁吸部;16、第二磁吸部;17、连接臂;171、定位孔;124、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分体设计的公端11与母端12,公端11包括第一连接底座111,母端12包括第二连接底座121,在第一连接底座11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12,在第二连接底座121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112配合的定位槽122,通过定位凸起112卡入定位槽122中可以防止公端11、母端12出现相对滑动的情形,可以防止外力作用时公端11与母端12出现位置相错进而导致公端11与母端12电性连接失效,进而影响使用者的产品如手机、智能手表等的充电及数据传输,有利于增加使用者的体验性。可以理解,定位凸起112也可设置在第二连接底座121,定位槽122也可设置在第一连接底座111上,只要满足第一连接底座111与第二连接底座121通过定位槽122与定位凸起112相配合进而防止其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滑动即可。优选地,定位槽122为环形槽,具体地,定位槽122为未闭合的环形槽,在本技术中定位槽122为呈C字母形状的环形槽,由于定位槽122为未闭合的环形槽,当定位凸起112卡入定位槽122中时,定位凸起112与定位槽122的相对位置具有唯一性,因此即便有一定的外力作用在连接器组件上时也不会产生相对滑动,有利于保证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可以理解,定位槽122也可为闭合的环形槽,只要满足定位凸起112卡入定位槽122中时不会相对滑动有利于电性连接即可。作为一种变形,定位槽122也可包括至少一条形槽,此时的定位槽122不为环形槽,但当与之相配合的定位凸起112卡入定位槽122中时,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公端11与母端12也不会产生相对滑动,有利于增加电性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定位凸起11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13,在定位槽12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23,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至少两条弹性探针13及与弹性探针13数目相匹配的金属导电柱14,其中弹性探针13的数目与第一通孔113的数目一致,第二通孔123的数目与金属导电柱14的数目一致,弹性探针13部分从第一通孔113中伸出,金属导电柱14部分显露与第二通孔123,公端11、母端12通过弹性探针13与金属导电柱14对应连接实现电性连接。可以理解,弹性探针13与金属导电柱14还可分别与外界电路电性连接,以进一步完善电路结构,进而实现充电、数据传输。可以理解,第一通孔113也可开设在定位槽122的中间位置,第二通孔123也可开设在定位凸起112的中间位置,只要满足公端11、母端12在连接时通过弹性探针13与金属导电柱14实现电性连接即可。进一步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第一磁吸部15与第二磁吸部16,第一磁吸部15设置在第一连接底座111上,第二磁吸部16设置在第二连接底座121上,具体地,第一磁吸部15设置在第一连接底座111远离定位槽122开设的一面上,第二磁吸部16设置在第二连接底座121远离定位凸起112开设的一面上,当公端11与母端12的定位槽122与定位凸起112配合连接时,第一磁吸部15与第二磁吸部16磁性吸附连接。通过第一磁吸部15与第二磁吸部16的磁性吸附连接,使得公端11与母端12之间的连接力度更大,公端11与母端12不易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分离,有利于保持电性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一磁吸部15与第二磁吸部16为磁铁或磁石,具有较强的磁性。进一步地,在第一磁吸部15与第二磁吸部16相对的一侧上均设置有一个N极和一个S极,或在第一磁吸部15与第二磁吸部16相对的一侧上交错设置有多个N极和S极。在本技术中,在第一磁吸部15与第二磁吸部16相对的一侧上交错设置有两个N极和两个S极,其也可设置3个、4个或更多,当公端11与母端12靠近时,第一磁吸部15会与第二磁吸部16出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分体而成的公端及母端,所述公端包括第一连接底座,所述母端包括第二连接底座,在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二者之一上开设有定位槽,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卡入定位槽中以防止公端与母端相对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分体而成的公端及母端,所述公端包括第一连接底座,所述母端包括第二连接底座,在所述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二者之一上开设有定位槽,在另一者上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卡入定位槽中以防止公端与母端相对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环形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包括至少一条形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至少两条弹性探针及与弹性探针数目相匹配的金属导电柱,在第一连接底座与第二连接底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另一者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弹性探针部分从第一通孔中伸出,所述金属导电柱部分显露于第二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优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