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97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压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承压面和非承压面,在壳体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两个插针组件,插针组件的一端与非承压面的内侧相对,另一端延伸至承压面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承压盘至少提供一组插针组件,其可以连接至少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仪器的信号传输装置。且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非承压面一端插针组件不外露,在进行非承压面安装时为内接,既外部仪器的接头旋钮在第一螺纹孔内,对非承压面一端的插针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压盘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电连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井下电连接承压盘。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中,石油井下仪器是必不可缺少的仪器,随着石油的开采难度不断增加,仪器工作的外部环境温度、压力等指标不断升高,也就需要井下仪器及工具能在在更加复杂、更加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在井下工作时,若仪器漏压,都将造成整个仪器串发生泄漏,现有的技术是在仪器串安装一个承压电连接装置,以达到防止仪器串中任一只仪器发生泄漏而损坏整串仪器的情况发生。在已经公开的文献中,例如公开号为:“CN20416371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石油井下仪器用双向承压电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包括电连接件、绝缘套I、挡圈、密封圈、挡环和绝缘套II的针芯组件,其作用是在保证上下仪器之间正常通讯工作的同时,可以有效的保护仪器串在发生泄漏时大部分仪器不会发生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井下仪器的工作安全性。再如,公开号为:“CN20258589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测井仪器中使用的承压连接器,包括承压接头、端盖和铁管,其中所述端盖连接于所述承压接头的一端,所述铁管穿过所述端盖安装在所述承压接头中。上述中,其仅公开了一个针芯组件或者铁管的情况,因此,只能完成一个仪器的信号传输,仪器设备上具有多个需要传输信号的装置,因此每一个都需要设置一个上述的连接器件,且上述的连接器件两端的插针(铁管)都是外接,对于大多数非承压面来讲,外接对插针(铁管)需要在安装时进行保护,否则在地下复杂的环境中发生插针(铁管)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承压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承压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承压面和非承压面,在壳体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两个插针组件,插针组件的一端与非承压面的内侧相对,另一端延伸至承压面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槽一,在壳体密封槽一内设置有密封圈一。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插针通孔组,所述插针通孔组包括设置在承压面一端的第二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同轴设置的通孔以及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在非承压面一端,且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直径比通孔的直径大1~5mm。优选的,所述插针组件包括插针,设置在插针外侧的密封塞组件,且插针在密封塞组件两端均设置有余量段。优选的,所述密封塞组件包括塞体,在塞体上设置有承压凸块一和承压凸块二,承压凸块一和承压凸块二之间设置有密封槽二,在密封槽二内设置有密封圈二。优选的,所述承压面的一端设置有装载螺纹孔,所述装载螺纹孔设置在两个插针通孔组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承压盘至少提供一组插针组件,其可以连接至少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仪器的信号传输装置。且在本技术中非承压面一端插针组件不外露,在进行非承压面安装时为内接,既外部仪器的接头旋钮在第一螺纹孔内,对非承压面一端的插针进行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插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压盘,包括壳体100,壳体包括承压面102和非承压面101,在壳体100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两个插针组件,插针组件的一端与非承压面的内侧相对,即所述插针组件在壳体非承压面101一端不外露。另一端延伸至承压面的外侧。在本技术中,参照图1,插针组件设置有两个,为插针组件一104和插针组件二105,特别地,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在附图1公开的实施之外,还应包还更多个插针组件的设置,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上述中,所述壳体100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槽一106,在壳体密封槽一106内设置有密封圈一102。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密封槽一106,在每一壳体密封槽一106内设置有密封圈一102。在上述中,所述插针组件包括插针111,设置在插针外侧的密封塞组件115,且插针111在密封塞组件115两端均设置有余量段,两端的余量段用于与外部信号接头的连接。所述密封塞组件115包括塞体,塞体上设置有承压凸块一113和承压凸块二112,承压凸块一113和承压凸块二112之间设置有密封槽二114,在密封槽二114内设置有密封圈二103。为了匹配插针通孔组的安装,在所述壳体100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组插针通孔组,所述插针通孔组包括设置在承压面102一端的第二螺纹孔108,与第二螺纹孔108同轴设置的通孔107以及第一螺纹孔109,所述第二螺纹孔108的直径比通孔107的直径大1~5mm,通孔107的直径与第一螺纹孔109相同,所述第一螺纹孔109设置在非承压面101一端,且所述通孔107设置在第一螺纹孔108和第二螺纹孔之间109。在安装时,插针组件由近承压凸块二112一端从非承压面一端穿入,所述承压凸块二112在承压面102一端被第二螺纹孔108挡在了内侧,并由密封槽二114内的密封圈二103进行密封,使得承压面102一端的安装形成良好的密封。为了便于承压盘的安装和拆卸,在本技术中,所述承压面102的一端设置有装载螺纹孔110,所述装载螺纹孔110设置在一组插针通孔组之间。本技术提供的承压盘至少提供一组插针组件,其可以连接至少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仪器的信号传输装置。且在本技术中非承压面101一端插针组件不外露,在进行非承压面安装时为内接,既外部仪器的接头旋钮在第一螺纹孔109内,对非承压面101一端的插针进行保护。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压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承压面和非承压面,在壳体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两个插针组件,插针组件的一端与非承压面的内侧相对,另一端延伸至承压面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承压面和非承压面,在壳体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两个插针组件,插针组件的一端与非承压面的内侧相对,另一端延伸至承压面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槽一,在壳体密封槽一内设置有密封圈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插针通孔组,所述插针通孔组包括设置在承压面一端的第二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同轴设置的通孔以及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在非承压面一端,且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芮意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