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器及插头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97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享充电器及插头封装结构,包括插头、密码器、连接线、输出接头。一种插头封装结构,包括插脚、上盖、下盖,PCBA板固定于所述封装结构内部,所述插头下盖内侧底部设有安装导柱,沿内侧壁对称设置有竖支撑筋,横限位筋,所述PCBA板穿过所述安装导柱放置于竖支撑筋上,PCBA板的上端面限位于竖支撑筋的下端面;所述插头上盖设有顶杆、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磁铁,所述顶杆与所述PCBA板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可防止电路板晃动脱落,保证电路板固定在底板上位置的一致性和产品通用性,避免电路板在腔体内随意晃动,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享充电器及插头封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充电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共享充电器及插头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的功能日益丰富,在生活工作中也日益重要,为了增加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通常配备充电器接通电源即可为电子设备充电。但传统的充电器通用性不强,商业运作存在局限,现有的共享充电器结构松散,不利于安装运输,因此,设计一种生产一种保证电路板固定在封装结构,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产品通用性,避免电路板在腔体内随意晃动,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封装结构,其目的在于可防止电路板晃动脱落,保证电路板固定在底板上位置的一致性和产品通用性,避免电路板在腔体内随意晃动,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插头封装结构,包括插脚、上盖、下盖,第一PCBA板固定于所述封装结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下盖内侧底部设有安装导柱,沿内侧壁对称设置有竖支撑筋,横限位筋,所述第一PCBA板穿过所述安装导柱放置于竖支撑筋上,PCBA板的上端面限位于竖支撑筋的下端面;所述插头上盖设有顶杆、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磁铁,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一PCBA板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插头上盖开口方向边沿设置的安装凹槽;所述插头下盖开口方向边沿设有安装凸起筋;所述插头上盖与所述插头下盖卡接合围成第一容纳腔。进一步地,所述竖支撑筋对称设有多个,数量优选为4。一种共享充电器,包括密码器、连接线、输出接头以及如上所述的插头,包括所述插头内电性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密码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插头连接,所述密码器远离第一连接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远离密码器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多个输出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密码器包括上壳、下壳,所述上壳与下壳卡合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部装有第二PCBA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接头包括但不限于Lightning接头,Type-C接头,MicroUSB接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接头、所述第二输出接头、所述第三输出接头通过分线器与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一接线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二接线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密码器上盖上设有二维码。进一步地,所述密码器下盖与所述插头上盖通过所述内置磁铁吸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共享充电器通过将插头上盖安装凸起和下盖安装凹槽卡合的方式紧固,通过在下盖设置限位导柱及凸台的方式,上盖设置顶杆的方式将电路板限位在插头容纳腔内,能够有效稳定电路板,而且由于设有第一输出接头,第二输出接头和第三输出接头,从而可以提供多种输出接头,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电子产品使用,有效增加了共享充电器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共享充电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共享充电器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共享充电器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头封装结构上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头封装结构下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码器下盖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码器上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插头10.插脚11.下盖111.安装凸起筋112.限位筋113.插脚座114.限位导柱115.卡口116.横限位筋117.竖支撑筋12.绝缘片13.第一PCBA板14.上盖141.安装凹槽142.磁铁安置槽143.顶杆144.卡口2.第一连接线3.密码器31.密码器下盖310.螺栓套筒311.磁性元件安装槽312.蜂鸣器扩音孔313.安装导柱314双臂卡口32.第二PCBA板33-按键板34.密码器上盖340.螺柱341.安装凸起342.安装卡槽343.led灯槽344按键框345.卡口筋346.安装凸台4.第二连接线5.分线器6.输出接头61.Lightning接头62.Type-C接头63.MicroUSB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2,其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共享充电器;该共享充电器包括插头1、第一连接线2、密码器3、第二连接线4、分线器5、输出接头6,其中,插头1由插脚10、下盖11、绝缘片12、第一PCBA板13、上盖14组成,上盖14和下盖11组合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PCBA板13设于第一容纳腔内部,插脚10位于第一容纳腔内部部分与第一PCBA板13电性连接,第一输出线2的一端与第一PCBA板13电性连接,远离插头1的第一输出线2的一端与第二PCBA板32电连接,第二PCBA板32设于第二容纳腔内,第二容纳腔由下壳31与上壳34围合组成。第二输出线4一端与第二PCBA板32电连接,第二输出线4远离密码器3的一端设有分线器5,第二输出线4通过分线器5分别与第一输出接头61、第二输出接头62、第三输出接头63电性连接。具体地,第一输出接头61为Lightning输出接头,第二输出接头62为Type-C输出接头,第三输出接头63为MicroUSB输出接头,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电子产品的充电。这样有效实现了多个输出接头的布置,适应于现在多元化的设计需求。参阅图3,其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共享充电器立体图,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封装结构,包括插脚、上盖、下盖,第一PCBA板固定于所述封装结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内侧底部设有安装导柱,沿内侧壁对称设置有竖支撑筋,横限位筋,所述第一PCBA板穿过所述安装导柱放置于竖支撑筋上,第一PCBA板的上端面限位于竖支撑筋的下端面;所述上盖设有顶杆、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磁铁,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一PCBA板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封装结构,包括插脚、上盖、下盖,第一PCBA板固定于所述封装结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内侧底部设有安装导柱,沿内侧壁对称设置有竖支撑筋,横限位筋,所述第一PCBA板穿过所述安装导柱放置于竖支撑筋上,第一PCBA板的上端面限位于竖支撑筋的下端面;所述上盖设有顶杆、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磁铁,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一PCBA板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开口方向边沿设置的安装凹槽;所述下盖开口方向边沿设有安装凸起筋;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卡接合围成第一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撑筋对称设有多个,数量优选为4。


4.一种共享充电器,包括密码器、连接线、输出接头以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插头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封装结构内电性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密码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插头连接,所述密码器远离第一连接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远离密码器的一端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良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倍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