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其光路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85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8
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其光路显示器,该光纤适配器包括光路显示器,该光路显示器安装在光纤适配器的壳体上,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座和取光口,所述取光口对应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耦合点设置,所述光路显示器包括:导光座,包括座体和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连接部和安装臂,所述导光座通过所述连接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臂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导光柱,包括柱体和设置在所述柱体两端的收光端和显示端,所述柱体安装在所述安装臂上,所述收光端对应设置在所述取光口内,所述显示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该光路显示器的结构可有效节省空间,特别适合于密集安装的光纤适配器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其光路显示器
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系统的维护技术,特别是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其用于光路取光的光路显示器。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信息传播要求的提高,光纤作为高速信息载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对光纤接续点的监控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尤其进入5G时代,光纤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广,光纤接续点的数量也以几何级数级快速增长,光纤接续点的路由管理和接续质量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感光元件在光纤接续点处检测溢出光的方法应运而生。而光纤适配器大多安装在ODF(光纤配线架)上的托盘中,安装方式多种多样,安装空间有限,如何便捷、紧凑、可靠地把导光元件安装进光纤适配器中,把连接点漏出的检测光导出,帮助施工人员找到光纤线路路由信息,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其光路显示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路显示器,安装在光纤适配器上,其中,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座和取光口,所述取光口对应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耦合点设置,所述光路显示器包括:导光座,包括座体和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连接部和安装臂,所述导光座通过所述连接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臂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导光柱,包括柱体和设置在所述柱体两端的收光端和显示端,所述柱体安装在所述安装臂上,所述收光端对应设置在所述取光口内,所述显示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上述的光路显示器,其中,所述安装臂设置有透光槽孔,所述透光槽孔沿所述安装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柱体安装在所述透光槽孔内。上述的光路显示器,其中,所述安装臂上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定位槽设置有定位腔,所述柱体上对应于所述定位槽和定位腔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卡合在所述定位槽和定位腔中。上述的光路显示器,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导光槽,所述柱体位于所述导光槽上,所述显示端的端面与所述壳体的一端平齐。上述的光路显示器,其中,所述安装臂的末端还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中心线与所述透光槽孔的中心线重合,且所述固定槽的宽度与所述透光槽孔的宽度相等,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导光槽孔与所述固定槽之间。上述的光路显示器,其中,所述导光柱为高透光材料件,所述柱体胶接、镶嵌或二次注塑在所述固定槽和/或所述透光槽孔中。上述的光路显示器,其中,所述安装座为分别靠近所述壳体的两面边缘设置的一对立柱,所述立柱内侧相对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部为对应于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座体两侧的滑板,所述导光座通过所述滑板与滑槽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上述的光路显示器,其中,所述座体上还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安装臂对应于所述固定孔一侧还设置有工艺凹槽。上述的光路显示器,其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凸台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侧。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适配器,其中,包括上述的光路显示器。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技术通过导光座中胶接、镶嵌或二次注塑导光柱,利用导光座上的滑板与光纤适配器上的滑槽推合,把导光柱卡入光纤适配器上的导光槽中,实现了在光纤适配器上对取光部件的定位封装;通过高透光率的导光柱把泄漏光导出显示,并且通过在收光表面设置类凸透镜,聚焦泄漏光进入导光柱内部,增加光路显示效果。该连接方式通过固定导光座的座体上的固定孔中安装的螺钉,配合设置在适配器壳体上另一个固定孔的固定,把导光座及导光柱扣紧在壳体上,无需螺钉、铆钉等固定件和安装工具即可快捷方便地安装,生产效率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路显示器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柱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壳体11安装座12取光口13导光槽14滑槽15定位腔16安装凸台2导光座21连接部22透光槽孔23固定槽24座体25固定孔26定位槽27安装臂28工艺凹槽3导光柱31柱体32收光端33显示端34弧形杆35定位座4螺钉5内套6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参见图1及图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爆炸图。本技术的光纤适配器,包括光路显示器。该光路显示器安装在光纤适配器的壳体1上。参见图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该光纤适配器的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凸台16,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座11和取光口12,所述取光口12对应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耦合点设置。该光纤适配器还包括内套5及套管6,分别安装在壳体1内,该光纤适配器可以通过壳体1的安装凸台16上的安装孔用螺钉4固定在工作面板上,也可以用卡簧直接插入工作面板进行固定。该光纤适配器其他部分的组成、结构、相互位置关系及连接关系等均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下面仅对本技术的光路显示器予以详细说明。参见图4,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路显示器爆炸图。本实施例的光路显示器,安装在光纤适配器上,所述光路显示器包括:导光座2,包括座体24和设置在所述座体24上的连接部21和安装臂27,所述导光座2通过所述连接部2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1上,所述安装臂27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导光柱3,包括柱体31和设置在所述柱体31两端的收光端32和显示端33,所述柱体31安装在所述安装臂27上,所述收光端32对应设置在所述取光口12内,所述显示端33位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其中,所述安装座11优选为分别靠近所述壳体1的两面边缘设置的一对立柱,所述立柱内侧相对设置有滑槽14,所述连接部21为对应于所述滑槽14设置在所述座体24两侧的滑板,所述导光座2通过所述滑板与滑槽14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1上。参见图5及图6,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底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臂27上设置有透光槽孔22,所述透光槽孔22沿所述安装臂27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柱体31安装在所述透光槽孔22内。所述安装臂27上还可设置有定位槽26,所述壳体1上对应所述定位槽26设置有定位腔15,所述柱体31上对应于所述定位槽26和定位腔15设置有定位座35,所述定位座35卡合在所述定位槽26和定位腔15形成的容置空间中。所述安装臂27的末端还可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路显示器,安装在光纤适配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座和取光口,所述取光口对应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耦合点设置,所述光路显示器包括:/n导光座,包括座体和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连接部和安装臂,所述导光座通过所述连接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臂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n导光柱,包括柱体和设置在所述柱体两端的收光端和显示端,所述柱体安装在所述安装臂上,所述收光端对应设置在所述取光口内,所述显示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路显示器,安装在光纤适配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座和取光口,所述取光口对应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耦合点设置,所述光路显示器包括:
导光座,包括座体和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连接部和安装臂,所述导光座通过所述连接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臂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
导光柱,包括柱体和设置在所述柱体两端的收光端和显示端,所述柱体安装在所述安装臂上,所述收光端对应设置在所述取光口内,所述显示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设置有透光槽孔,所述透光槽孔沿所述安装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柱体安装在所述透光槽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上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定位槽设置有定位腔,所述柱体上对应于所述定位槽和定位腔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卡合在所述定位槽和定位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路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导光槽,所述柱体位于所述导光槽上,所述显示端的端面与所述壳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根良李垚孟远郁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