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水汽凝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75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6
一种超声波水汽凝结装置,水汽收集罩一端部装于循环水冷却塔塔顶,另一端部装于超声波凝结装置本体顶部;超声波凝结装置本体由外壳体、内壳体组成的双层壳体结构,外壳体、内壳体之间形成有储水腔,储水腔下端为封闭结构,内壳体上装有多组超声波换能器组,各超声波换能器组并排排列在内壳体上,各超声波换能器组由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组成,各超声波换能器发射面正对内壳体中心处;内壳体下端设置有接水装置,接水装置下端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到循环水冷却塔的热水进水管;超声波换能器轴向中心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通液长孔,超声波换能器发射面上开有两个以上与通液长孔连通的喷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声波水汽凝结装置水汽凝结效率可高达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水汽凝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汽凝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水汽凝结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水冷却塔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石油化工、发电等行业。当换热设备热交换后的热水被送入循环水冷却塔后,循环水冷却塔将热水冷却后再次送入热交换设备中进行热交换,如此循环使用。冷却塔的冷却方法是将热水喷洒至填料表面与通过之移动空气相接触。当水滴和空气接触时,一方面由于空气与水的直接传热,另一方面由于水蒸气表面和空气之间存在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蒸发现象,带到为走蒸发潜热,将水中的热量带走即蒸发传热,从而达到降温之目的,然后经冷却后的水落入水池内,在此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从循环水冷却塔顶排出到空气中。以一台每小时循环水量为2000吨、设计温差为10℃的冷却塔为例,每小时的蒸发量约为33.4吨,再加上其它损耗,每小时水的损耗会超过33.4吨,每小时至少需要向冷却塔中补充33.4吨以上的新水,才能保证换热设备的正常运行,水的蒸发损耗极大,如果能将从循环水冷却塔顶排出的水汽回收利用,将会大大减少循环水的损耗。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水汽凝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冷却塔、水汽收集罩(10)、超声波凝结装置本体(8);/n所述水汽收集罩(10)一端部装于循环水冷却塔塔顶,水汽收集罩(10)另一端部装于超声波凝结装置本体(8)顶部;/n所述超声波凝结装置本体(8)为由外壳体和内壳体组成的双层壳体结构,外壳体、内壳体之间形成有储水腔(82),储水腔(82)下端为封闭结构,外壳体外壁上设有一进水口,进水口上连接有一供水管(9),内壳体上装有多组超声波换能器组(81),各超声波换能器组(81)并排排列在内壳体上,各超声波换能器组(81)由多个超声波换能器(810)组成,各超声波换能器(810)通过电缆线(11)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水汽凝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冷却塔、水汽收集罩(10)、超声波凝结装置本体(8);
所述水汽收集罩(10)一端部装于循环水冷却塔塔顶,水汽收集罩(10)另一端部装于超声波凝结装置本体(8)顶部;
所述超声波凝结装置本体(8)为由外壳体和内壳体组成的双层壳体结构,外壳体、内壳体之间形成有储水腔(82),储水腔(82)下端为封闭结构,外壳体外壁上设有一进水口,进水口上连接有一供水管(9),内壳体上装有多组超声波换能器组(81),各超声波换能器组(81)并排排列在内壳体上,各超声波换能器组(81)由多个超声波换能器(810)组成,各超声波换能器(810)通过电缆线(11)连接到超声波发生器(12)上,各超声波换能器(810)发射面正对内壳体中心处;内壳体下端设置有接水装置,接水装置下端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到循环水冷却塔的热水进水管(1);
所述超声波换能器(810)轴向中心设有与储水腔(82)连通的通液长孔,超声波换能器(810)发射面上开有两个以上与通液长孔连通的喷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水汽凝结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澄之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